Media
2018-02-08
1.《时代》美国版 2018.01.29
美国女性竞选公职人数达到空前之高
近来在美国政界,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女性参政的热潮,其中大多数是民主党。她们参与各层级岗位的角逐,上到参议院、州立法机构,下到社区学校的职位。据统计至少有79位女性准备参加2018年的中期选举,如果她们全数参选,人数将是1994年的两倍。自特朗普参加竞选以来,超过2.6万女性启动了自己的竞选活动。
风起云涌的女性参政热潮背后,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不受她们欢迎,一方面则是因为美政府一味迎合金主,对普通民众的疾苦不闻不问,令人寒心,而这恰是特朗普得以当选的原因。
当然,这波浪潮的意义远超中期选举:当更多女性进入政坛,美国政府关注点能否转变。
201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女性更倾向于支持与女性和家庭有关的法案,这点可以从冰岛、瑞典、芬兰等女性积极参政的国家得到佐证,而在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性别平等的排名中,美国居49位,落后于尼加拉瓜、古巴和白俄罗斯。
但在美国政坛,女性仅占有国会20%的席位、州立法会25%的席位,50位州长中只有6位是女性。尽管今年女性候选人增多了,但美国女性要实现政界的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经济学人》2018.01.20
如何有效管住技术巨头
几年前,Google、Facebook、亚马逊等技术巨头还是名利双收,如今它们却遭到诟病:体量庞大,压制竞争,诱人致瘾,妨碍民主。人们的确担忧技术巨头影响到公平竞争。一是技术巨头受益于合法的税收优惠。二是它们形成了市场,提供数据经济的基础设施或者“平台”,用户在使用的同时也泄露了自己的信息。人们担心它们可能极力捍卫并拓展自己的疆域,侵害用户的利益,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为遏制技术巨头的为所欲为,反托拉斯机构可以采取措施。一方面要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竞争法规,严格审核并购案,并保证技术巨头的平台不过分关照自己旗下的产品。另一方面,反托拉斯机构也要刷新对技术领域的认知。个人数据可以看作用户为购买服务所支付的费用。技术巨头能用产品交换到用户行为模式、人脉关系、消费习惯等有宝贵价值的信息。
3.《彭博商业周刊》2018.01.22
卡兰尼克辞去Uber CEO的背后
Uber 2017年的厄运从特朗普颁布的旅行禁令开始,纽约出租车行业发起罢工,但Uber并未配合,网上随即掀起删除Uber应用的热潮。2017年2月,Uber女工程师在个人博客上揭发,称曾在公司遭遇性骚扰;网上曝出行车记录仪拍下的卡兰尼克跟顾客吵架的不光彩片段;《纽约时报》也曝光了Uber使用秘密技术拒载执法人员的内幕。卡拉尼克不当的处理方式把很多朋友推向对立面,公司高管由于理念和领导方式不同纷纷离职,且对他简单粗暴、刚愎自用的管理风格颇有微词。卡兰尼克同时搞砸了跟不少合作方的关系,其中包括因Uber涉嫌窃取技术机密而对其发起起诉的Google。6月,Uber公司高管发函让他辞职。然而卡兰尼克虽然人不在公司,时不时还插手公司事務。直到今天,这场大反派卡兰尼克终获果报的大戏似乎还未落幕。
4.《明镜》2017.01.13
白色疯人院
新书《火与怒:特朗普白宫内幕》火了,也点燃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熊熊怒火:不仅因为作者迈克尔·沃尔夫描述他“愚蠢、老态、精神失常”,爆料白宫内部“一片混乱”,更因为白宫前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的“背叛”。对此,特朗普连发数条推文予以反击。比起正常人,他那些话更像出自疯子之口,并且是全球权力最大的疯子。任职一年间,特朗普让对朝核战成为可能,并葬送了一批国际合作。美国相继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巴黎协定》、削减在联合国的经费、导致伊核协议前景不明。他让西方模式和自由民主陷入危险。尽管此次闹剧是绊倒特朗普的绝佳机会,民主党却表现得异常克制。“不掺和特朗普的每日剧场,才是最好的策略。”曾任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顾的雷斯特雷波如是说。毕竟,大家早知道特朗普不是一个正常的总统。
5.《财富》2018.01
比特币价格在2018年何去何从?
比特币的价格在2013年一度上涨了85倍,但直到2017年它才成为主流趋势。截至2017年11月,美国一家比特币交易所注册用户约为1200万。数字货币集团(DCG)发展总监说:“我们所面对的是本世纪最大的财富机遇,每个人都想参与。”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也助推了比特币的火爆。自2009年问世以来,由于经济危机让人们质疑投资机构,比特币得以被接受,而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蔓延,让人们更喜欢不受政府和银行掌控的去中心化货币。英国公投脱欧和特朗普胜选之后,比特币的市值都曾出现飞涨。然而,也有人怀疑在一夜致富梦想的背后,可能是灾难性的结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著作中提醒:“感觉比特币要重蹈互联网、房地产泡沫的覆辙。”
—编译 金丹、周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