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卫工之殇:倒在“吃人的桥”

2018-02-08郭路瑶

杂文选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环卫工肇事哈尔滨

郭路瑶

在哈尔滨二环桥上,飞驰的轿车两次撞倒了这个环卫工家庭。事发都是凌晨,张洪文和老伴孙贵芳的扫帚划过路面,沙沙声起伏。突如其来的撞击声,刺破夜空,紧接着是哭喊声、警笛声。张洪文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场景,是五年前。一辆面包车从他背后飞快驶来,他只记得自己砰然倒地。这一次,倒下的是孙贵芳,她再也没有醒来。

2017年12月22日,孙贵芳和四名同事在清雪作业时被一辆轿车撞倒,事故中有四人当场死亡,一人经抢救无效身亡。新闻很快就会成为旧闻。正如哈尔滨2017年发生的另几起交通事故:1月1日,两名环卫工在二环桥上被撞身亡,拖拽几十米;11月中旬,初雪降临后数日,两名环卫工在道里区清雪时被撞死;12月10日,哈尔滨遭遇今冬最大降雪,公路大桥上三名环卫工被撞,一死两伤。

肇事司机醉酒驾驶

张洪文接到电话,是22日凌晨5时许。他冲到二环桥康安路段上,一辆黑色尼桑轿车撞烂了车头,挡风玻璃破碎。几名穿着工作服的环卫工,一动不动地躺在事故车道对侧,路面散落着被撞碎的扫帚条。五十九岁的孙贵芳就在其中。

22日6时许,马明华赶到桥上时,死亡的老伴齐连义已被送走。为了寻找爱人,这名左脚没有脚趾的女人,先一瘸一拐赶到医院,扑了个空,她又穿过康安路大发市场,逆行走上车流不息的二环桥。事故大约发生在4时40分,当时十一名环卫工正在清扫桥面,肇事车辆从后方驶来,绕过打着双闪的环卫车,冲向正在作业的环卫工人。四人当场死亡,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两人受伤。经警方初步调查,现场没有看到刹车痕迹,肇事司机为醉酒驾驶,血液乙醇检测值为146.19mg/100ml。

“这就是故意杀人。”张洪文喃喃地对记者说。老伴走后第三天,他依然吃不下东西。他不是第一次见识“吃人的桥”。2012年9月的一天,大约5时,他在二环桥一个下引桥处作业,突然被撞得不省人事。他昏迷了半个月,腿也被撞折了,动了两次手术。因为一年多没上班,肇事司机垫了医药费,赔了三万元误工费。伤养好后,张洪文继续做环卫工,“找不到别的活计”。只不过,从此换到桥下。

老伴儿孙贵芳仍在桥上干活。因为扫地干净,她成了小组组长,手下管着四五名工人,并且每月能多领一百元“操心费”。

环卫工又被撞死的消息,很快在哈尔滨道里区新学街传开。因为房租便宜,居住在此的大多是环卫工、清洁工。同在这场车祸中丧生的齐连义,也住在新學街。他今年五十五岁,来自佳木斯,街坊邻居都叫他“齐老三”。离婚后,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来自辽宁本溪的马明华,俩人没登记,但感情很好,出门常手挽着手。据马明华回忆,一贯沉默寡言的齐连义曾提过一次,“桥上太危险,不想干了。”他们商量,再凑合着对付几个月,然后回农村种地,或者给人开插秧车。

“谁有高招?”

张洪文的侄女和侄女婿,也是环卫工,住得很近。出事后,他们请了两天假,第三天早上,俩人又和平常一样扫街去了。侄女说,“这工作就是和车赛跑”。她在桥下工作,每天盯着车辆,车少时,她赶紧冲到马路上,把过路车辆和路人丢弃的垃圾扒到一边。它们可能是任何东西:烟头、纸屑、易拉罐、饮料瓶、呕吐物,有时甚至是粪便。有些“素质高点”的车主,瞅到她会主动停车,摇下窗,将垃圾扔进她的塑料兜里。不过,“素质高的还是少”。

桥上的工作更危险,车撞过来的时候,躲都没地方躲。每天清晨,除非起雾或下雨,环卫工都要对桥面进行清扫。在新学街,人们并非不知晓这份工作的危险性。车祸次日,交接班的间隙里,身穿环卫服的人们短暂地停留在食杂店门口,神色凝重。

频发的事故,让环卫工人人自危。安全措施在一步步升级,从荧光服、反光条到爆闪灯、反光锥,警示标志越来越多。然而,在不守规矩的车辆面前,它们形同虚设。一名环卫工告诉记者,单位领导也很重视安全问题,但也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领导甚至召集大家开会问:“谁有高招?”

新学街的环卫工几乎都是外地人、临时工,年纪在五六十岁上下,没社保。“干这份工作,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谁都心知肚明,但谁也离不开。好歹,一个月能挣两千元,比扫楼挣得多。在桥上工作,每月还能再多一百元,逢年过节单位给发大米和面条。

张洪文和孙贵芳从庆安县来到这里,是为了还债。给儿子娶媳妇时,他们卖了老家的房地,还欠下十七八万元。老两口在新学街租了一间每月一百二十元租金的棚屋。十多年过去,债务总算只剩几万元。

“前一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一个人”

出事后,张洪文把自己关在家里。亲人们从老家赶来,挤在六七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光线从糊着纸的天窗上漏下来,大伙儿故作轻松地磕着瓜子,张洪文发着呆,拿剃须刀一遍一遍地刮下巴上的胡渣。他告诉记者,脑袋里面都是那些事,和老伴的点点滴滴,“前一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一个人”。

亲属去了殡仪馆,张洪文想去,大家拦住他。挑寿衣时,有八百元一套的,有一千三百元一套的,儿子打电话问买哪种。张洪文说,“买最贵的”。张洪文说,干环卫工的十多年里,老伴儿每天都穿工作服。冬天,更是裹得严严实实,戴着雷锋帽,站在寒风中,只露出一双眼。

【原载《湖南工人报》】

猜你喜欢

环卫工肇事哈尔滨
无限追踪
可敬的环卫工阿姨
静听花开
我出高考数学题(十八)
环卫工何以如履薄冰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倘若,爱在哈尔滨
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