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评价的BDE微课评价模式探析*
2018-02-08郑运权
郑运权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1世纪是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时代,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的各种类型的“微”教学实践在国内外正如火如荼地铺开,其中又以“微课”的发展最为突出。怎样对微课进行合理开发与应用?如何界定微课的设计是否合理?如何判定微课的开发是否达到了最初设计的预期目的?微课是否真正满足了受益人的需求?这就有必要引入对微课的评价模式。因此,在课程评价模式的启发下,本文试图从课程评价模式的角度引入对微课评价模式的探讨。
一、微课与课程的共性
在讨论评价模式之前,必须明确:“微课”不等于“课程”。“课程”与“微课”两者概念之间既有区别,也有一定的共性。笔者因打算从课程评价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微课的评价模式,所以这里主要探讨“课程”与“微课”两者之间的共性。对于课程的概念,张华教授将课程定义大致归为三类: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施良方教授认为课程为六种类型:课程是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经验、课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和社会改造。但武刚教授将课程划分为四个子项:即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或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对于微课的概念,杨黎明教授认为:微课是由“多媒体教学资源组合”而成的“引导型课程”,“围绕着知识点或技能点展开”,“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着眼于重点、难点的解决”。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苏小兵、管珏琪等将微课定义归为:对应“课”的概念,突出微课“教学活动”,有“课程计划”,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有“课程资源”,有“在线教学视频、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从以上“课程”与“微课”的概念中,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一些共性:①“课程”与“微课”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实施、建设过程中,都具有各自具体的目标,都对具体的目标有一定的预期设定。②“课程”与“微课”两者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实施过程都是一个相对具体的过程,都有“教学活动”过程。③在“课程”与“微课”建设或实施的过程中,都依托于一定的“计划”或“资源”为背景基础,所以在分析两者的共性时,背景因素是不能忽略的。④“微课”突出的是一种有计划、短小的“教学活动”,而“课程”不仅包括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还包含更广的范围,比如教材等体系。所以,“微课”属于“课”,是“课程”范畴内的一部分。找出“课程”与“微课”的共性,其目的就是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对微课做出评价,因为某些课程评价模式同样适用于对微课的评价。因此,笔者在某些课程评价模式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对微课的评价模式。
二、关于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冯生尧教授认为方案评价“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者结果等,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的评价模式较多,主要有泰勒提出的目标(objective)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提出的目的游离(goal-free)评价模式;斯塔克提出的外观(countenance)评价模式;普罗佛斯提出的差距(discrepancy)评价模式等。这些模式对课程建设从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起到一定积极指导作用,但也存在不全面或较笼统的问题。而比较系统的评价模式是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
CIPP课程评价包含四个方面:即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课程评价应该聚焦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因此他强调要为课程决策提供评价材料。CIPP模式指的是收集材料的四个步骤:第一,关于背景评价,即首先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评价对象及其需要。第二,关于输入评价,主要目的是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从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第三,关于过程评价,主要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或者通过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并需要对计划实施情况不断加以检验、核实。第四,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他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
三、BDE微课评价模式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正确、科学、合理的微课评价方案,不仅可以针对微课程的改革方案,包括目标、内容、教法、学业等作出是否合理的分析与评价,更对以后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上述课程评价理论和微课的特点,作者在自己的微课建设中,提出了BDE微课程评价模式。BDE微课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 (Background Evaluation)、设计方案评价(Design Evaluation )、效果评价(Efficiency Evaluation)这三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略缩词。任何一项微课的开发与设计,都具有一定的背景,如该门课程的专业背景,行业背景、课程资源背景(含微课开发技术、经费等)以及课程受益人需求背景等。所以,微课背景评价的提出,旨在对这方面的内容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一种“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因此,对微课的评价,也是一种设计方案评价。设计方案应包括设计方案的目的,微课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输入方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正确性,以及微课在实际教学的使用情况、使用过程等。所以,设计方案评价相应地应该包括目的评价、输入评价、内容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苏小兵、管珏琪等专家认为:①设计开发微课的目的,与微课应用的教学阶段有关;②微课应用效果,应该是学生使用微课后能够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所以,微课的开发使用效果也应该作为微课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1.背景评价
微课背景评价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微课开发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需求,对微课建设的资源及存在的问题的评价。评价者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应该包括下列评价活动:理论基础依据评价,收集微课方案的背景信息、微课方案受益人需求信息和微课建设的资源信息,收集微课受益人需求的各种看法和观点。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微课规划方案和微课建设方案目标。
(1)理论基础依据评价
基于一定教学或学习理论的微课开发建设,正如建筑高楼大厦,理论基础越扎实,其建设的高楼越稳固。所以,在对微课方案的评价过程中,探讨该微课的理论基础是否与该微课主题、目标、教学思路和微课的具体设计模式等相一致,是十分必要的。肖凤艳总结了微课研究的一些理论:如混合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问题求解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归纳总结出了一些微课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策略。根据理论和设计模式,对微课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了讲授型微课和演示型微课的具体设计模式。谢云以问题求解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充分支持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由此可见,在对微课进行评价时,从微课的教学内容、微课开发设计的具体模式等方面研究入手,评价分析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对未来的微课建设与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微课的开发建设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反过来,优秀的微课一定是受到某种教学理论方法指导的。所以在评价微课时,对其理论基础做出一定的评价,是必要的。
(2)客观环境评价
微课开发研究所处的客观环境实际上是起着推动或促进、延缓或阻碍微课发展的外部客观环境。这里的外部客观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区域环境、相关课程环境、人文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等等。在对微课评价的过程中,客观环境评价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政策背景。政策背景评价应该包括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与微课等信息化教学的政策、文件、竞赛、奖励等。第二,专业背景。专业背景评价应该包括微课相关行业背景、行业就业情况、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等。当然,还应该包括教材体系、课程的前后衔接度,难易程度等。第三,授课主体和授课对象背景。 授课主体即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一定的微课制作技术,更要有良好的实践操作经验。授课对象主要指学生,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专业背景、兴趣、期望值及心理动机等都应该作为微课背景进行评价。第四,区域背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有一定的不均衡性。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对信息化教育比较重视。因此,在作区域背景评价时,应包括所在经济区域分析、行业发展程度、相应政府职能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经费支持力度、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完善与否等。
2.课程设计评价
微课课程设计评价应该包括微课设计目的评价、微课的输入评价和微课实施过程性评价。
(1)设计目标评价
针对微课设计的目标评价,可以采用泰勒关于课程目标模式的观点来进行评价。泰勒认为一个有效课程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应当帮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习到什么知识?根据前面列举的微课定义可以看出,微课主要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因此,对微课设计目标评价,应当是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之后,是否能帮助学生学习某个新知;是否能帮助学生解决某个知识难点、重点。第二,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到预期的教学内容?在微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预期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在设计时,从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知学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剖析,重点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和对某个操作流程和步骤的解释说明等。微课的教学表现形式表现方式较多,包括课堂实录、视频录制,录屏录制、PPT展示、动画、音频录制、文档、视屏引用,手写板等。因此,对微课教学内容评价时,应当考虑教学内容新知与学生的原有知识衔接是否顺利、自然,知识跨度是否过大;教学内容组织前后的逻辑性是否连贯一致,是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对微课教学形式评价时,主要评价教学形式是否与教学内容内在逻辑相一致;教学形式是否充分的为教学内容服务,更好地展示了教学内容的精髓。其次,要看教学表现形式是否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通过视频、PPT、音频、画面、文字等表现形式,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某知识点的立体感和画面感,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三,怎样组织学习经验以使这些经验的累计效果最大?这就要求在组织学生微课学习中,发挥微课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尽可能地利用微课学习,不断加深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广泛传播,多次重复、不间断、随时随地学习。所以,在此层面上,对微课目标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微课设计使用的软件和格式是否具有兼容性,是否有利于在学生间广泛传播,并能在互联网、手机、个人电脑等学习工具上进行下载、播放,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
(2)输入评价
微课的输入评价主要指对可供选择的微课设计方案、微课视频、微课的经费财务预算方案等进行评价。微课的输入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部分:第一,对现有的微课设计方案作出鉴别。主要与现有的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进行对照,这里的现有的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一般指获得广泛认同的优秀微课作品,比如“浙江省高校外语微课大赛”、“中国微课网”等优秀获奖作品。第二,对现有的微课设计方案与方案背景进行比较。对现有的微课设计方案与背景需求的吻合程度进行对照。评价设计方案是否与背景需求相符,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微课的方案设计与微课设计预期目的相一致。同时,该阶段的评价也是在检验微课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否,并随时做好修改,保证微课建设沿着预期目的进行。第三,对现有的各项有关微课的政策和各种层次的微课参赛方案进行分析,从而对现有的微课方案进行评价。有关微课的政策和各种层次的微课参赛方案对微课的建设方案起到方向指引的作用,也是微课评价的标准之一。第四,结合现有的视频、音频录入技术,对微课的拍摄技术进行评价。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与设备较多,可根据不同的制作要求,采用不同的设备,比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现在常用的微课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要求“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3)实施过程评价
实施过程评价旨在通过记录微课的实际教学与应用过程,用具体的描述来确定或预测在微课程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对计划实施情况加以检查并完善。微课程的过程评价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微课方案实施状况描述。状况描述主要是对微视频的制作与播放过程进行描述,包括微课制作过程描述、微课视频播放的时间、地点、频次、播放的媒介等情况的具体描述。第二,记录微课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事件、产生的问题、发生的费用等。分析事件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属于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有助于微课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推动微课的发展,可以积累经验;负面影响阻碍了方案的实施,对其加以分析总结,可以为以后的微课建设总结教训。第三,定期或不定期微课访问微课方案相关实施者和受益人。对方案实施者的访问,旨在获取实施方面相关材料,包括实施方式、实施步骤、实施方法、途径等。对受益人的访问,旨在获取实施取得的效果,包括受益人对方案的评价、感受、对方案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方案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等等。微课使用过程性分析,是通过实际应用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该微课的实施情况不断加以检查,加以反馈和修订。过程评价需考虑从哪些要素入手进行过程评价,如对教学内容是否能满足学习需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习评价方式是否合理等等,在微课使用过程中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等。
3.效果评价
从前面引述的微课定义中可以看出,微课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而围绕这些“知识点”、“教学环节”进行的微课设计,其最主要目的是突出微课的实际教学应用。所以,探讨对微课效果的评价,主要就是探讨对微课的教学应用效果的评价。苏小兵等认为微课教学应用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学习新知”,“难点处理”和“巩固拓展”。因此,进一步提出了“翻转教学应用模式”、“课内差异化教学应用模式”、和“课外辅导答疑应用模式”。何晓萍等在谈到微课教材的应用时认为微课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延展了服务对象的范围”,“提高了传统教材的活性”。宋娇妍在《探索“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高职院校“微课”建设原则,即“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原则”、“符合企业需求原则”。通过上述各种针对微课的观点加以总结分析,对微课效果进行评价时,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1)通过微课学习,是否达到学生对事物认知水平提高的效果。这既是对微课效果最基本的评价,也是最核心的评价。微课的实质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现代教学手段,旨在解决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认知提升问题。因此就有了在这个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评价基础上延伸出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微课内容是否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过程;微课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阶段等微课设计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的观点和思想。
(2)通过微课学习,是否达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效果。针对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来说,微课的开发建设起到了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又迎合了“互联网+”的时代需求。学生不仅可以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时时刻刻学习,而且还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工具和途径进行处处学习;不仅可以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而且还可以做到课后的查漏补缺学习,反复性的学习。进而学习资源的丰富又进一步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所以,评价微课的效果,要考量是否满足了上述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要求,是否切实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环境。
(3)通过微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的效果。郑小军认为微课“是‘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由此可见,微课的设计与开发,首先应该符合当代学生对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其次微课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心理上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需求,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在此层面上,对微课效果的评价应该考量微课的教学应用是否符能满足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生需求,微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层次是否吻合,学生的内在学习动能是否能被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增强。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微课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微课的设计开发、教学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与理解。所以,针对微课开发与应用,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既是对微课设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对今后的微课设计开发起到一定的检验和指导作用。所以,探讨微课的评价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微课与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某些方面,微课和课程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具有一定的重叠性。所以,作者借用了课程的评价标准,从课程评价模式角度出发,提出了微课的BDE评价模式。这种微课评价模式的提出,是源自于笔者本人在微课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经过资料查阅、经验借鉴并亲自实践,精心设计好微课的每一个过程,并实实在在地将开发设计好的微课用于实践教学,反过来再进行仔细的总结,进行理论提升,就得出了微课的BDE评价模式。当然,笔者得出的BDE微课评价模式是十分基础的,也是一种粗放型的评价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模式会应用到微课上来。因此,对微课的评价模式也会随之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通知[EB/OL].[2012-09-0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4):27-32.
[5]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6]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7]宋利伟,梁林梅.微课研究综述[J].理论探索,2015(5):23-29.
[8]张一春.小“微课”,大世界——揭秘“微课”建设内核的十个问题[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shz2.html,2014-4-25.
[9]肖风艳.我国微课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J].教育技术,2015(11):66-68.
[10]谢云,陈芳芳,钟志贤.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8-54.
[11]何晓萍,蒋鑫.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3-46.
[12]宋娇妍.探索“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5(3):72-74.
[13]中国微课网[EB/OL].http://dasai.cnweike.cn,2015-07-23.
[14]郑小军.我对微课的界定[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