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开放科学报告
2018-02-08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科技战略情报团队
2018年7月1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发布题为《开放科学设计:实现21世纪科研愿景》的报告,提出“开放科学设计”理念和框架,并针对如何促进开放科学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开放科学设计框架是一套贯穿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的原则和具体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激情:探索或挖掘开放研究资源,使用开放工具与同事联系及合作。研究人员可以即刻访问最新的出版物并免费顺畅地搜索论文档案,并使用最新的数据库和文本挖掘工具来研究这些资源,从中发现新的理念,确定是否可以做出新贡献。他们还可以使用强大的协作工具与同事建立联系。
(2)构思:制定和修订科研计划并准备在FAIR原则下分享科研成果与工具。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制定和修订他们的科研计划,从公开数据库中收集初步数据,开展试验研究以在现有数据上测试他们的新方法。申请科研经费时,研究人员制定数据管理计划,说明可供其他研究人员基于FAIR原则使用的数据、工作流和软件代码。
(3)知识生成:收集数据,使用与开放共享兼容的工具开展研究,使用自动化工作流工具确保研究成果的可达性。研究人员使用能自动执行格式化和管理任务的工具搜集数据,确保数字数据集的互操作性并被记录在案。研究人员可使用开放软件记录数据清洗与准备方案,以便在电子科研笔记本中进行分析。
(4)验证:针对可重复性和再利用性准备数据与工具,并参与实验结果再现研究。研究人员使用开放数据技术来分析、解释和验证结果,他们根据学科标准准备标准格式的数据,并以最佳方式描述数据与分析代码以便再利用和再重复。
(5)传播:使用合适的许可来共享科研成果并汇报所有成果与支撑信息(数据、代码、文章等)。研究人员选择最佳渠道公开发表其工作,在某些情况下根据同行评审的意见修订并大幅改进其工作,在工作成果获得接受并最终提交前,选择公共版权许可。
(6)保存:在FAIR档案中存储研究成果,确保其可被长期访问。应研究资助机构要求,研究人员需要将其最终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存入可公开访问的档案。他们将其研究数据与软件存入一个或多个数据档案,并提供清晰且持久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