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

2018-02-08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16期
关键词:腔镜胸腔镜开腹

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对照研究

黄江龙,胡宝光,卫洪波,等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35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66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组)69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男女比分别为1.5∶1.0和1.3∶1.0,年龄分别为(55.8±9.2)岁和(56.4±10.6)岁。腹腔镜组ⅠA期5例,ⅠB期13例,Ⅱ期21例,ⅢA期17例,ⅢB期9例,Ⅳ期1例;开腹组ⅠA期3例,ⅠB期13例,Ⅱ期21例,ⅢA期17例,ⅢB期13例,Ⅳ期2例。两组性别、年龄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所有患者近、远端切缘均为阴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66.1±55.1)min比(223.8±26.8)min,P=0.000];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31.9±88.7)ml比(342.3±178.7)mL,P=0.000],使用镇痛药时间更短[(1.3±0.6)mL比(3.5±1.0)mL,P=0.000],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更快[(3.2±1.2)d比(4.5±1.6)d,P=0.000],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2±3.4)d比(11.4±4.6)d,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5.81±12.53)枚和(27.47±10.28)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4/66),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4%(1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术后随访1~19个月,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方法。

来源出版物: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6): 615-617

入选年份:2015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116例结直肠癌手术

王刚,江志伟,鲍扬,等

摘要:目的: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关于加速康复外科的随机对照研究,均证实该理念的优势性,即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康复。但将FTS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是否安全有效,国内外还少有这方面的报道。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6年6月始,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常规应用于结直肠手术。本研究通过对这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常规应用于结直肠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16例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指导下进行的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包括:术前不常规放置鼻胃管,禁食6 h、禁饮2 h、不常规行机械性肠道准备,术前10 h、2 h分别口服碳水化合物;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控制补液,尽量减小切口,不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饮水进食,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1天拔除导尿管,硬膜外镇痛者术后第2天拔除,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所有患者均计划在术后第3天出院,出院标准包括:患者可经口进食、无须静脉补液、可自由行走、口服镇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患者同意出院。全组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57.4岁,其中51例患者超过60岁。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Ⅳ级分别有37、62、16及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7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26例,同时合并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患者20例。TNM分期Ⅰ—Ⅱ期者51例,Ⅲ—Ⅳ期者65例。手术方式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3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28例,结肠次全切除术5例,以及经腹前切除术30例。分析这部分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完成结直肠手术,其中27例患者(23.3%)在术后第3天出院,79例患者(68.1%)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54(5.6±5.4)d,所有患者均符合出院标准后出院。ASA评分Ⅰ级的3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7±3.4)d]短于62例Ⅱ级者[(5.5±5.2)d],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有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超过10 d,其中有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发生切口裂开,2例因吻合口瘘再次行Hartmann手术,1例术后腹腔脓肿在B超引导下穿剌引流,1例因直肠癌侵犯子宫行联合脏器切除术。14例患者(12.1%)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7%(2/116)和2.6%(3/116),再手术率2.6%(3/116),30 d再住院率1.7%(2/116),30 d死亡1例(0.9%)。结论:加速康复外科作为常规应用于结直肠手术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安全有效。

来源出版物: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5): 342-345

入选年份:2015

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的比较研究

茅腾,方文涛,谷志涛,等

摘要:目的:比较早期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手术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完成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腔镜组),38例接受开放食管癌切除术(开放组)。腔镜组中16例行单纯胸腔镜加开腹手术,11例行单纯腹腔镜加开胸手术11例,7例行胸腹全腔镜联合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术后并发症分为功能性并发症[包括术后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胃擁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肝功能不全]和技术性并发症(定义为术后出血、乳糜胸、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研究腔镜手术学习曲线时,将腔镜组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前期组(17例)和后期组(17例)。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腔镜组早期病例(T1~2期)的比例高于开放组[79.4%(27/34)比55.3%(21/38),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14/34)和42.1%(1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功能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2.9%(1/34)比28.9%(11/38),P<0.01],腔镜组1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房颤,开放组的11例功能性并发症包括房颤5例、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ARDS2例,房颤合并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例,胃瘫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急性肝功能不全1例。腔镜组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开放组[38.2%(13/34)比10.5%(4/38),P<0.05];腔镜组的13例技术性并发症包括喉返神经损伤5例,吻合口瘘8例,1例合并胸骨后出血;开放组喉返神经损伤3例,胸内吻合口瘘1例。腔镜组喉返神经损伤率[14.7%(5/34)]略高于开放组[7.9%(3/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6%(7/34),则明显高于开放组[2.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分别为(9.1±2.7)组/例和(11.2±2.1)组/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枚数[(13.5±5.9)枚/例]却明显少于开放组[(17.8±5.2)枚/例,P<0.05]。按手术时间,腔镜组前期17例与后期17例患者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5/17)和47.1%(8/17),P>0.05],但后期患者胸腔淋巴结淋扫组数[(10.4±1.6)组/例比(7.9±3.2)组/例]、枚数[(15.2±6.0)枚/例比(12.6±6.3)枚/例]及阳性检出率[29.4%(5/17)比11.8%(2/17)]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腔镜辅助微创食管癌手术可降低功能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早期技术不熟练时易增加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等技术性并发症的发生。腔镜下清扫淋巴结可以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水平。在开展腔镜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预防技术性并发症的发生、循序渐进地增加清扫淋巴结的彻底性,以充分发挥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优势。

来源出版物: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9): 922-925

入选年份:2015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评价

汪灏,谭黎杰,李京沛,等

摘要:目的:近年来,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应用,并且初步显示出了微创的优点,但由于其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胸腔镜组病例选择标准为:(1)术前胃镜检查明确病理诊断;(2)既往无胸部手术史;(3)经胸腹部增强CT和颈部彩超(部分患者行食管腔内超声检查)排除远处转移者,分期在T3N1M0以上的患者先行新辅助化疗;(4)手术方式采取经右胸(胸腔镜)、腹(腹腔镜或正中切口)、左颈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胃代食管、胃食管颈部吻合,未中转开放手术。同时选取数据库中符合上述前3项的同期行经右胸(开放)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最终,胸腔镜组有260例、开胸组有322例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再手术和再入ICU情况及其转归。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胸组相比,胸腔镜组患者胸部手术时间更短[(105±30)min比(112±41)min,P=0.000],胸部出血量更少[(95±48)ml比(107±44)ml,P=0.002],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4.3±7.5)d比(16.9±9.5)d,P=0.000],胸部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13.5±5.0)d比(11.6±4.7)d,P=0.0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4.6%(90/260)比45.0%(145/322),P=0.011],围手术期病死率更低[0.8%(2/260)比3.4%(11/3M),P=0.032]。相比开胸组,胸腔镜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炎、咳痰无力、胸腔积液及气胸)更少[8.5%(22/260)比14.0%(45/322),P=0.038],但两组循环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外科技术相关并发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有4例患者因病情需再次手术,包括:术后出血1例,乳糜胸2例,气管食管瘘1例;开胸组有8例患者需再次手术,包括:术后出血2例,乳糜胸2例,气管食管瘘1例,严重切口感染3例;两组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比例相当[1.5%(4/260)比2.5%(8/322),P=0.425],但胸腔镜组术后需要再入ICU者明显更少[5.4%(14/260)比10.6%(34/322),P=0.024],其中因呼吸系统并发症(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以及严重痰阻需气管插管)再入ICU的患者胸腔镜组明显更少[1.9%(5/260)比5.3%(17/322),P=0.035],而因循环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外科技术相关并发症再次入ICU患者的比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相比开放手术具有微创的优势,同时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严重程度更轻,所需要的干预措施也更少,初步验证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安全性和长期的效果仍待于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来源出版物: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9): 926-929

入选年份:2015

猜你喜欢

腔镜胸腔镜开腹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