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创新 在融合中发展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创新
2018-02-08□
□
(张掖日报社,甘肃 张掖 734000)
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产品的内容和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和功能、受众的心理和习惯,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年轻一代更是将新媒体特别是移动终端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面临着市场被压缩、影响力下降,舆论引导和主导能力越来越脆弱的问题,在传媒形态多元发展的新形势下,纸质媒体的新闻如何在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绕不开的话题。下面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2014年第11期《中国记者》杂志刊发的《“新闻+创意”:构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一文为参考,就甘肃张掖日报社融合发展中如何进行新闻创新方面的一些浅陋想法与大家交流,希望同行老师多多指导。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应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强化互联网思维。慎海雄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在2013年前100大热点事件的传播中,由网络“大V”等首发或主导的占了近一半,传统平面媒体首发或主导的不足三成。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信息发布方面的表现更为抢眼。目前,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首发率已经不到三成,七成左右为新媒体首发。新兴媒体的裂变式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引导和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更加复杂,对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传统媒体被边缘化,主流媒体难以真正掌控主流舆论,主流舆论难以有效传播主流声音的问题已经出现。”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作为一家地市级报社,如果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就能拓展发展新空间、赢得发展新优势。新媒体有着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时效优势,尤其是手机等互联终端设备,以其强大的传输功能,能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在网上迅速传播,真可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因此,强化互联网思维,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话语体系等规律中汲取养分,反哺传统媒体并推动其改革创新,才能巩固和壮大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否则,我们的新闻将会变成旧闻,新闻舆论引导力和水平将会大大削弱。
以报为主,以新媒体为辅,在融合发展中浴火重生
在媒体的转型发展中,如何做好新闻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实现分众化传播,让各层面读者各取所需,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纵观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从原始的口口传播新闻到纸质传播、音像传播一路走来,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都是把有用的信息传播给需要的受众。在新旧媒体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张掖日报社坚持发挥好报纸舆论引导的主流作用,强化新技术的学习应用,保证报纸精心编采,大胆创新编采方式,努力做到让读者可读、可亲、可信。与此同时,着力拓展传播渠道,适时开通上线网站、微信,科学设置新媒体栏目,细化读者群体,将不同信息有效传输,初步走上了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子,形成了报纸、网站、微信优势互补、信息传播互动的融合发展雏形。在做好报纸新闻编发的同时,将地方时政新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新闻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将时政新闻、百姓喜闻乐见的信息优先通过网站、微信传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报纸新闻的宣传侧重点放在时政新闻和深度报道上,合理设置版面,在同一版面将同题材新闻信息精心加工,集中编发,放大新闻效应。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上下功夫,做精做活做实每一条标题,牢牢抓住读者“眼球”。在报道选题策划上,着力打造关注度高、有分量、有深度的重头稿件,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并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性强的时政新闻稿件通过网站、微信,先于报纸呈现给机关领导干部。把突发事件、民众关注度高的新闻在报纸刊发稿件的基础上精细化加工后,在网上第一时间发布,有效提高了传播时效性、可读性、权威性。
总之,在初步的实践尝试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如果简单地将纸媒与新媒体技术嫁接,就以为融合大功告成,显然是幼稚的,在实践中也是难以为继的。只有在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借新媒体之力,做强做精报纸,发挥新旧媒体“多兵种”轮番上阵的作战优势,才能真正掌握舆论主动权,才能夯实主流媒体的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