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
2018-02-08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樊杰
摘要:目的: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提出了地域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法,分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特征,校验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合理性。方法:研制了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聚集度和交通优势度等9类可定量指标及战略选择为1项定性指标构成的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开发并运用地域功能适宜程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了各省区保护类区域下限、开发类区域上限以及开发强度等关键参数;以地域功能理论为基础,研讨了以规划为应用指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形成中国首部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提出国家和省区尺度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功能区域类型为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区域等4类,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4类主体功能区;通过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与各省区开发类区域面积比重上限、保护类区域面积比重下限两个重要参数阈值进行比较,以及与对陆域国土空间的地域功能适宜性评价进行比较,检验全国主体功能区进行评估和检验。结果:(1)全国主体功能区的结构特征:按照开发方式计算,中国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48%、13.60%、84.92%;人口比重分别为15.73%、39.23%、45.04%。按照地域类型计算,中国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5.08%、26.11%、58.81%;人口比重分别为 54.96%、29.53%、15.51%;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2020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将从3.48%增加到3.91%。(2)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关系特征:进一步结合“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中国区域发展差距评估和调控”两个研究项目的成果与主体功能区划方案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递减的基本特征;人口从非城市化区域向城市化区域的流动缩小了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民生质量的区域差距具有完全一致的分布格局,但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幅度远没有经济水平差距显著,说明居民收入水平为核心指征的民生质量差距小于区域经济水平的差距,如果采用衡量综合民生质量的中科指数进行衡量,该差距趋于缩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的分布特征,很好地佐证了主体功能区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合理性:通过检验,国家和省区分两级采用笔者主持制定的《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互动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同预判的吻合程度多为80%以上。结论: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和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制度设计,展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蓝图,是地理学者和地理学科在支撑中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学术贡献,通过主体功能区实施过程中的规划、战略和制度不断完善,无疑对优化中国国土空间保护和利用格局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是塑造中国美好家园的根本保障和关键举措。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 2015, 70(2): 186-201
入选年份:2016
中国新愿景下的文化与空间有机融合的地理途径与机遇
蔡建明,林静
摘要:目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竞争力日益依赖于以科技为支撑的硬实力、以人才为源泉的智创力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以及能吸引并承载这些关键要素的多尺度创新空间。因此,论文试图探讨如何将文化作为一个关键要素有效根植于空间,进而打造出具有文化品位且能生产新文化的人本化地方。同时为学界梳理出为实现这一过程,哪些核心研究议题和科学命题需要进一步予以特别关注。方法:论文基于对各类创新空间的理解,即创新空间不仅是指有利于产生和激发创新的地方或场所,还包括叠加交织在这些场所中能促发各种思想交流碰撞、各类社会关系构建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系统,首先对中国新愿景和文化本质进行了系统解读和辨析,呼唤中国迫切需要形成一种与其大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新文化;之后,基于技术、文化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透视,论述了如何通过文化根植打造各类创新型空间/地方,以提升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最后,强调了地理学人应高度关注有关文化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新研究命题,以在这个以人本化为导向,追求舒适宜人性、城市性、流动性、通达性、人文性和安全性的时代,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基于技术、文化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论文提出了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及人本化地方交融关系的花盆模型;并进一步从历史视角,宏观论述了不同时代文化与技术及空间关系的演化过程及机理;进而从城市的空间尺度,探讨了不同圈层结构下的典型空间功能类型及核心城区的主要地方创新空间,即核心城区的多功能乐活空间、科技型创新空间、文化性创意空间、人本化养老空间和生态型居住社区,以及半城市化区的高新技术生产空间、都市农业空间和生态保育空间等;最后总结归纳出文化七层级倒金字塔模型,以用来从文化视角为创新空间/地方打造提供新的规划设计范式。结论:通过进一步对文化与地方化空间螺旋式交替演进规律的讨论,论文强调地理学需要扩展其研究视角,在继续关注宏观区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视角出发,着眼于微观空间/地方打造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如下几大命题(1)对人本化需求的精准化研究,即首先需要对目标人群的现有需求及其未来需求趋势。(2)对文化自身的系统研究,包括文明的演进过程、不同文明下各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及发展机理、以及将文化多元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嵌入到地方化空间促成文化的革新以推动地方文明的形成与进步。(3)对地方化空间的综合研究,即需要进一步从文化视角来探讨,空间在多大范围内能形成地方性文化?文化各层级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进行组合配置?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文化层级要素组合是否存在嵌套关系?如果存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从规划设计层面上,则特别要求对地方化空间内第三空间的等级、层次、数量、布局和互动体系,以及通达性、道路宽度、容积率、建设密度的人本化导向进行综合研究。(4)对人、文化、地方化空间各维度的集成研究,即从人本化要求出发,系统性探讨文化对地方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地方创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影响?这种影响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种影响是否存在阶段性差异?在每个阶段其表现特征如何?这种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地方空间是否存在差异?等等。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 2016, 35(11): 2001-2014
入选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