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及施工质量控制
2018-02-08叶凯
叶凯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合肥 230601)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为了有效缓解我国人口红利逆转、资源日益紧缺、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不良现象,大幅降低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高事故等一系列问题[1],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上装配而成的建筑,以装配式建筑逐步取代传统现场浇筑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 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2.1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2.1.1 美国
装配式建筑在美国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的主要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装配式钢结构,美国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不仅质量安全可靠,更多注入了个性、舒适的发展需求。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上也相对较完善,包括装配式设计标准、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等。美国国内约6.25%的居民居住在装配式住宅中。
2.1.2 德国
德国通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建筑耗能降低最快的国家,主要采用的装配式结构形式有: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等,具有装配率高、耐久性能好、标准化程度高、节能保温等优势。
2.1.3 瑞典
瑞典的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较广泛,瑞典装配式建筑住宅占整个市场的约80%,也是世界上住宅装配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瑞典在装配式建筑构建生产上,标准化程度较高,形成了装配式建筑模数的法制化,从而规范市场,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建设水平。
2.1.4 日本
日本于1968年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住宅的需求,结合国内密集人口对住房的需要,日本着重发展装配式高层住宅的建筑,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部品、部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提高了日本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速度,截至目前,日本国内装配式建筑占有市场总份额的约50%。
2.2 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的是装配式大板结构,但由于经济技术相对落后,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且技术较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装配式建筑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企业的大规模投入,以及科研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
2.3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钢筋连接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该项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装配式建筑部品在工厂施工预制前安装预留套筒,在预制完成并养护合格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吊装到施工指定位置,与上一工序预留的钢筋对接安装,利用支撑对拼装构件进行固定处理,然后在结合面处用浆料封边后,再利用压力灌浆机浇筑连接件。该过程的生产工业化、运输吊装机械化、注浆专业化等都很好地满足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高效、作业环保的发展要求。
3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国家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工作者等都把装配式建筑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不断制定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装配式建筑市场,确保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中墙板之间连接主要采用的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与插入式钢筋浆锚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但是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均属于隐蔽工程,对于该种隐蔽工程的质量技术的控制,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简述了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质量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
3.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自身的客观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是装配式结构竖向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灌浆套筒的尺寸较小,且壁厚较大,内部空间有限,相比传统的预应力管道的壁厚更大,管道内的空间较小,所以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法判断套筒内部灌浆料的密实程度。
3.2 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装配式建筑前期部品、部件生产的过程中,构件生产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对图纸和工况进行精准全面的把握,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做到有效控制,如套筒或钢筋在墙体内的型号错误、布置位置偏差、与钢筋的连接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应该做到有效的前期控制,防止部品、部件在装配式施工现场无法精准拼接安装,影响整个建筑质量的同时,也拖延了工期。
3.3 产业工人专业素质欠缺
在装配式建筑的整个生产、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产业工人的参与,目前市场上的产业工人缺乏专业的岗前培训和业务考核,对装配式建筑在整个生产、安装、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缺乏了解,没有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3.4 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装配式建筑市场环境下的施工单位、生产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监管能力,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比较匮乏,使得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标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施工质量问题。
4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内建筑行业的专家、学者等都把装配式建筑中重要的竖向连接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质量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质量控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4.1 加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质量控制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势在必行,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浇筑建筑,具有巨大的经济、技术、工期和环保等优势。据国内装配式建筑公司初步统计得出,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控制木材消耗量、施工垃圾的产出、水量的消耗以及劳动力的投入等[1]。目前,需要尽快出台有关装配式建筑竖向连接件的标准规范,规范设计、施工、生产、安装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装配式建筑在竖向连接的关键技术上得到保障。
4.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单位在明确每个环节的施工标准规范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充分发挥监管部门自身的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做到统一施工质量标准,把握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和节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而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
4.3 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生产单位、安装单位等都应对参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业务考核,重点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施工质量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与示范,同时还要加强全体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5 结论
通过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论述,进一步说明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部分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管理能力不足、施工标准规范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生产单位、安装单位等应加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管体系。另外,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施工单位、生产单位、安装单位等还应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责任心,为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事业的发展,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