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服务能力现代化研究

2018-02-08张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视域现代化互联网+

张岚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1)

1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要想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现代化,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首先就要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与优势,以此来促进图书馆进一步实现均等化服务目标。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其思维变革力量已经对当前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牢牢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转型与升级。

2 “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服务能力现代化价值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图书馆在“互联网+”视域下,其服务能力现代化应该具备如下几点特征,同时也是其具体价值的表现,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服务能力现代化能够促进图书馆的开放融合,与外界的有效衔接。这一服务理念虽然是政府与企业提出的,但是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十分适用于图书馆构建新的服务生态体系,并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需求为工作导向的服务目标,从而通过开放互动以及共同发展的逻辑来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并构建包容性较大,且协作性较强的生态圈。

第二,充分提高图书馆的跨界协同能力与资源共享能力。跨界协同主要来源于互联网思维中的部分核心要素,例如,资源、服务以及跨界融合等各大平台。同时,增强广大用户与图书馆管理员以及部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合作,不仅有利于构建多元化协作体系,同时也能够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与认可度。

第三,“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服务能力现代化价值能够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流程,提供线上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通过应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模式,不仅可以对组织结构进行重建,对相关流程以及业务进行优化,并通过便携式途径来提升图书馆线上服务水平,例如,移动平台与掌上终端,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便捷普惠的现代化服务目标。

3 “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服务能力现代化优化途径

3.1 开展需求调研,深度理解用户

在“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不仅是服务的决策者与实施者,同时也是服务的制定者与宣传者。在制定服务方案时,图书馆要对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与调研,并深层次地掌握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为服务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来说,要依据其所属社区用户的人口学特征来合理制定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模式与供给计划[1]。例如,对于外来人口数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就要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如文化的融合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社区,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服务项目,以此来掌握广大用户的隐性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3.2 实施营销推广,增强用户体验

科学高效的营销手段与推广活动,不仅能够拉近图书管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与服务距离,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改善用户的综合体验。总的来说,在营销推广方案的制定方面,要针对不同的用户实施分类差异化策略,并通过微博以及微信平台来对用户的信息轨迹进行分析与采集,并进一步掌握用户真实的动态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嵌入式营销服务,营造上下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体验环境[2]。例如,有声读物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用户的视觉疲劳,增强用户的真实体验。

3.3 引导用户参与,优化考评机制

在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不仅可以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建设的过程当中,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及时处理用户提出的反馈意见,汲取更多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求广大读者在参与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充分体现出先进理念,如“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同时也能够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并在部分地区尝试实行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3]。

其次,图书馆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广大用户的人性化与个性化需求,并通过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为了有效拓展沟通渠道,就要积极搭建移动互联平台,例如,开通微博与微信账号,对网站页面设计进行优化,并设置专门供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互动板块。

最后,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并做好如下几点工作:第一,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用户座谈会,对图书馆当前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要在网络上公开考评指标[4],积极主动地接受来自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第三,要对现有的激励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并积极鼓励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以此来增强其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水平,并设置合理的荣誉制度,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3.4 构建开放生态,促进协同发展

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思维模式不仅对各个行业的读物服务模式进行了重建,同时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找到各个行业之间的结合点。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来说,其服务生态主要是依据不同行政区划来开展辅助性服务工作。因此,其服务的内容、层次以及服务的途径等一系列要素都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为此,图书馆要想构建多元化的开放式生态环境,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帮助图书馆在提升服务能力的过程中打破来自时间与空间的限制[5]。

其主要涵盖如下三点:第一,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对外开放馆藏资源,以此来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流动性,提升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资源信息的共建与共享,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第二,对服务时间的分配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6]。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错峰政策,遵循广大用户的工作学习规律,并尝试图书馆在夜间开放,提供夜间服务;第三,增强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沟通,合理构建相关利益者之间协调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7]。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大图书馆与新媒体以及电商企业等组织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合作意向与潜力,因此可以实现各组织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也是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治理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持续活跃,我国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意识,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图书馆作为广大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有效渠道之一,在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把广大用户的需求作为一切行动的切入点与出发点,并从多个角度来挖掘与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与行为,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现代化互联网+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