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未来

2018-02-08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馆长医学学科

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9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17中美医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20日-11月23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图书馆馆长Rikke Ogawa、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Nandita Mani、密歇根大学医学图书馆副馆长Nancy Allee、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医学信息学专家Whitney Townsend、华盛顿大学贝克尔医学图书馆馆长Paul Schoening、英国爱丁堡大学资深医学馆员Marshall Dozier、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大庆、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馆长陈锐、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芳、台北医学大学图书馆馆长邱子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仇晓春等众多来自中美及其它知名医学图书馆的馆长及同仁进行学术探讨。会议主题为“医学图书馆发展趋势和未来”,分4个主题展开讨论:医学图书馆发展新趋势,医学图书馆在科研、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医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医学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1 医学图书馆发展新趋势

集教学、科研于一体,跨学科、跨区域合作将是医学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医学图书馆馆长Rikke Ogawa[1]分享了来自UCLA的经验,UCLA是一所集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UCLA以前有10个不同学科图书馆,其在2014-2015年认识到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遂决定将这10个图书馆整合成为一个中心10个单元。在整合的背景下,整个图书馆更有能力去帮助各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充分利用跨学科资源,既保留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同时也更多地拓展了图书馆的新功能,主要表现在成立科研服务小组,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助力科研产出。

成立区域性医学图书馆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全球图书馆论坛、实现图书馆的功能转换,台北医科大学(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TMU)图书馆邱子恒馆长[2]带来了台湾地区医学图书馆的经验。TMU设有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及口腔医学等10个学院及1个通识教育中心,拥有5家附属医院,设有3个医学图书馆,这3个医学图书馆分别是位于TMU的总馆和位于万方、双和附属医院的2个分馆,设有读者服务组、技术服务组、图书知识管理组。TMU图书馆自2006年开始加强与内地合作,邀请CALIS医学中心赴台参加研讨会并陆续与内地多个医学图书馆成为姊妹馆;同时通过参加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MLA)年会等,加强与全球图书馆间的合作。

台湾地区共设有两个医学图书馆专业组织。第一个组织为1978年成立的图书馆学会医学图书馆委员会,编制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图书分类法医学分类表、制定医院图书馆标准及评价草案,在医学图书馆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组织与内地医学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并于2012年与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签订互助合作协议。第二个组织是2015年成立的台湾医学图书馆协会(Taiwan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TMLA),以促进医学图书馆发展与交流、推动医学图书馆馆员认证与继续教育为宗旨,并于2017年举办了第一次“医学图书馆管理师认证考试”。台湾地区高校医学图书馆最近的发展趋势包括:逐步实现从机构知识库(Information Repository,IR)向机构知识门户(Academic Hub)转变、从研究竞争力分析系统(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PRIS)向大学排名相关计量评价转变,多家图书馆开始创新性应用智慧预约书柜。

2 医学图书馆在科研、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在复杂的学术研究环境中与各方建立伙伴关系,并积极开展各项创新计划。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UNC)医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参与公众健康服务系统建设的历史。馆长Nandita Mani[3]介绍,图书馆除服务本州各个社区、保障社区学院与校园学院拥有相同的资源访问权外,还围绕加州布局了9个图书馆,提供学科指南,为实践支持小组提供知识管理服务,为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整理服务。同时服务全球卫生和传染病研究所,与全球多个国家展开合作,提供教学、技术、信息资源和研究支持。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图书馆视创新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石,目前正在积极开展3项创新计划,即北卡罗莱纳州健康信息计划、数字健康计划和研究表现指标计划。健康信息计划组织开设了临床和公共卫生信息学等专项课程,并增加到学校研究生课程中;数字健康计划包括与数字健康专家展开合作、采集数码健康设备,推进这些数码产品在临床、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表现指标计划通过匹配研究者论文、研究合作网络和研究主题,构建UNC医疗研究者合作网络。

从教学、科研、临床和管理全方位多角度为大学提供各种基础和创新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仇晓春[4]的主题报告题目为“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职能与展望”。《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定位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明确了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图书馆以此作为行动纲领,结合自身的优势,在教学、科研、临床和管理4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功能拓展。在教学方面,不断加强馆藏资源建设,配合e-learning平台提供资源,为医学生创造第二课堂;举办Nature封面故事展和演讲比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借助语言沙龙、读书月活动以培养人文素养建设文化高地。在科研方面,努力提升生物医学类期刊文献的保障率,并引进实验指南、海外专业讲座等新型科研资源,每周编译、推送生物医学快讯提供前沿信息;构建学科馆员制度,与课题组紧密合作,开展规范学术诚信、防范学术不端教育活动。在临床方面,加强附属医院联盟建设、延伸临床资源服务范围,构建本校机构文献库;支持开放资源获取;甄选循证资源助力临床决策。在管理方面密切跟踪学科动态,通过SCI收录和引证参与人才评估,构建学院科研人员个人学术门户,并辅助科研决策。

强调研究工作在医学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密歇根大学Taubman医学图书馆Nancy Allee[5]分享了40年来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发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管理、技术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书和印本资源重视度下降而对信息和数字资源重视度上升,对有证据支持相关资源的偏爱,对健康而不仅仅是医学的重视,对图书馆关注度减少,对图书馆员以及图书馆之外用户在自身环境与图书馆员互动的关注度提升,新焦点集中于对临床医生、消费者、患者的延伸服务,在教学和评估信息中更多的参与度,更多地像商业运作一样运营图书馆,对新技术表现极大的兴趣,研究性论文不断增加。图书馆利用人力、资源、服务等各方面优势,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并充分融入到大学日常工作中,并在教学、研究、病患管理和社区拓展等方面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成为医学图书馆职能转变的目标。密歇根大学医学图书馆除了满足日常的服务需求外,近年来鼓励和促进馆员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各种研究培训课程,开展期刊俱乐部、午餐会议、协作小组等活动,为各种研究讨论创造机会,鼓励馆员申请各项基金,从而提升馆员对研究工作的兴趣。培养馆员开展研究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熟悉本领域和分枝学科的研究方向,应用统计方法和高级数据分析,进行数据采集和调查等。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前提下,馆员们积极开展了研究工作。Nancy分享了5项密歇根大学医学图书馆馆员们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研究成果。图书馆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向外界展示馆员研究成果,提升图书馆研究的认知度,在图书馆网站上重点突出研究项目,在图书馆和馆员介绍中增加研究部分的内容,参与相关领域学术研究会议而不仅限于医学图书馆学会议,开展方法学严谨的真实的研究,加入密歇根专家名录,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与密歇根医学公共关系部门合作突出研究目标,创建Taubman医学图书馆出版物网页,与出版商合作创办开放获取、同行评议期刊关注图书馆创新研究。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专业学科服务,开展学科计量评价和学科前沿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芳[6]认为在建设“双一流”的战略决策背景下,努力提升学科研究水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在参与高校智库建设和服务中具有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和学科服务优势。学科计量评价是学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计量评价指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评价,多以科研产出(主要为论文与专利)为基础,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研究绩效,其中学术影响力是研究绩效的核心部分;学术影响力评价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是把机构发表的论文按照相应的学科分类体系划分,二是选择相应的学术影响力指标实现计量评价。黄芳馆长分享了“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学科分析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学科竞争力散点图”“首都医科大学潜力学科分析报告”3个学术影响力评价案例。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结合文献计量指标可以完成学科评价和学科潜力分析等。学科前沿指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制约该学科当前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难题及相应的学说。研究和解决前沿领域的问题,既可以带动学科内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又可将学科向前推进并取得更大的发展。学科前沿的客观判识准则包括具有重要基础文献集合、存在主要研究问题共识、在国际前沿有进展活力。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前沿问题研究,我国很多机构也开始进行学科前沿分析,如中科院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年度研究前沿报告,连续4年报道全球热点和新型研究前沿。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跟踪研究-脑科学”研究项目跟踪全球脑科学领域研究前沿的新技术、新发现、新趋势,形成脑科学前沿跟踪报告,提出我国脑科学领域科技研究发展方向建议,提出中国脑计划组织实施和战略布局的建议。医学图书馆应适应用户需求的新变化,抓住机遇,发挥自身的资源特色和服务优势,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聚集大批有识之士,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积极参与高校的智库建设和服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3 医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进一步推进电子资源和在线教育的普及和利用。英国爱丁堡大学资深医学图书馆员Marshall Dozier[7]认为,高校选择在线学习和使用电子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图书馆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以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爱丁堡大学将“电子资源优先”作为准则列入馆藏发展策略,图书馆提供了在线学习平台,包含了大量电子书、电子期刊、联机书目数据库、电子百科全书和辞典、特定主题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及通用在线工具,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通过各种工具与服务支持在线学习,单点登录简化校园内外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流程,改进系统帮助馆员为学生提供帮助。将来,还会进一步改善并提供更便捷的资源获得途径,加强与学生沟通,并且鼓励馆员也加入在线继续教育平台。

保障“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医学大健康信息需求。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馆长陈锐[8]展示了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背景下,保障大健康理念的具体实践。医学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支撑“一带一路”顶级战略,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满足沿线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健康信息需求,提升医学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带动图书馆业务转型等。“一带一路”涉及18个国内省市及65个国家,受众人群达44亿,信息需求量大,但现有保障不足,缺乏医学信息服务网站、研究和智库等基础。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以下应对策略:资源内容紧贴需求,专业团队密切沟通,服务形式以网络为主,积极发展公众教育。具体健康信息服务要求有:疾病谱以传染病、地方病为主,需要增强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计划性;科研团队需要同时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和受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优势,帮助构建专题知识服务平台等。医学图书馆应该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进一步创新和适应“一带一路”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机制,加速推进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满足时代背景下医学大健康信息需求,促进医学图书馆的发展和转型。

4 医学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超越文献成为连接知识和需求的桥梁。华盛顿大学贝克尔医学图书馆馆长Paul Schoening[9]认为,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数字馆藏使图书馆的定位发生了改变,信息无处不在,图书馆员的作用已经超越了自身馆藏的限制,能够帮助有需求的人群搜集和使用全世界各地的资源和数据库。因此贝克尔图书馆制定特别方案,将人与超越文献和数据库的资源连接起来,从而促进医学院内部更多的合作以及图书馆知名度的提升。贝克尔图书馆自2011年起便与医学、遗传学和儿科学各部门展开合作,每周开展针对临床医生、研究员和博士后的专题讲座,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背景、基因组研究和基因组技术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临床;而馆内资深馆员则与各个学科的教师专家达成合作共识,提供涉及24个专题的咨询服务。该项目已成为华盛顿大学临床与转化科学一项持久的培训项目。在知识获取方面,计算工具已经与书本或期刊同等重要,于是贝克尔图书馆构建了一系列常用组学和统计工具的软件包,并与实验室、供应商合作,以合理的价格选择和购买各种工具,针对实验室的需求提供服务,并围绕核心工具组建用户社区进行协作;同时实验室也能够获得供应商提供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前沿计算工具。在与高性能计算中心(Center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HPC)合作中,贝克尔图书馆作为研究者和该组织的沟通桥梁,负责组织、宣传和选取研究者需要的内容,由CHPC专业人员向研究者提供计算机研究导论课程,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欢迎。此外,还招聘健康信息专家开设系列课程,传授研究者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将研究成果以科普或引人入胜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贝克尔图书馆还集聚医学、人文、历史、艺术等各学科人员举办针对馆藏珍本的研讨会,促进保持华盛顿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地位。总之,图书馆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积极构建各个协作组,并通过提供适应各方需求的服务来更好地维持这个协作组,同时将各个协作组之间联系起来,通过图书馆的努力形成各方共赢的局面。

医学图书馆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传播信使。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张大庆馆长[10]从医学图书馆与医学人文角度回顾了古今中外医学图书馆在人文教育领域所作的贡献。医学人文是20世纪兴起的以反思医学目的、维护医学尊严、坚守医学良知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文化运动,也是应用人文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医学的本质与价值、卫生保健的目的与意义、医疗保障的公平与公正等问题进行探究的实践。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医学人文传统,西方图书馆在中世纪即开始在大学图书馆出现此概念。我国在宋代开始有书院、藏书楼、类似于西方的大学图书馆,并出现了校正医书局负责校订和刻印医学书籍。医学教育离不开人文精神,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Sir William Osler)非常重视人文教育,他离世后捐出所有藏书建立了奥斯勒图书馆。他认为书籍给他带来了无穷乐趣,从书中获得了不可估量的好处。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功能也在发生转变,数字人文为医学图书馆创造了存储历史面向未来、展示历史思考未来、计算历史引领未来的机会。现代图书馆应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为青年学生提供学习、休闲的场所。

将信息能力整合到大学课程改革体系中,提升学生和教职人员的信息资讯竞争力。Whitney Townsend[11]作为密歇根大学医学图书馆(Taubman Health Sciences Library,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信息学工作者,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获得了新的启示,重新认识了信息学工作者这一角色。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包含多个学院,医学图书馆与各学院合作。学校在进行整合课程的改革,希望将各个学院下的信息学工作者动员起来组成一个协作小组,将信息与资讯能力整合到学院的课程以及其他与信息学相关的研究中,从而提升学生和教职人员的信息资讯竞争力。在这套新课程改革体系中,整个课程规划包含了多个工作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不同的课题工作组活动,如循证医学小组等。图书馆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教员培训计划的成员,在整个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责课程的规划和评估以及在线课程研发等工作,将来还拟开设各种主题的工作坊、数据教育以及高级临床和研究专题讨论等新课程。

5 结语

本次中美医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采用主题演讲的方式,介绍了各个医学图书馆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对未来医学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讨会最后设置了中美医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环节,来自中美两国的图书馆馆长与全国各地的医学图书馆同仁就医学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猜你喜欢

馆长医学学科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超学科”来啦
农民“馆长”李铜
医学、生命科学类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