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史哲类英文期刊研究分析(2007~2016)

2018-02-08胡文亮许媚媚王思明

中国出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刊物科技期刊英文

□文│胡文亮 许媚媚 王思明

Web of Science(缩写为WOS)是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公司基于WEB开发的产品,包括三大引文库(SCI、SSCI和A&HCI)和两个化学数据库(CCR、IC),以Web of Science作为检索平台。SSCI期刊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目的在于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2016年,SSCI引文库收录1757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包括人类学、法律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当然,科史哲领域的情况较为复杂,这是因为科史哲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因而有一部分研究内容被SSCI和SCI同时收录。为了客观地介绍科技史学和科技哲学期刊的研究成果,科学地界定科史哲学者的学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科技史学和科技哲学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科技史学学科背景,借助2007~2016年期间WOS数据库的科技史类和科技哲学类英文期刊数据,借助社交网络和知识图谱软件SATI和NETDRAW,将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分类反映国际科技史学和科技哲学学科的刊物、学者、机构分布情况以及整体知识架构。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研究方法包括如下三点:

①字段信息抽取:利用WOS导出HTML格式的题录数据,抽取题录中指定的字段信息并可选择存储为文本文档(包括:关键词、作者、期刊名等字段)。

②条目频次统计:根据抽取到的字段信息对条目内元素的频次进行统计和降序排列(包括:关键词、作者、期刊名等)。

③共现矩阵构建:根据设定的共现矩阵行列数,将频次降序排列表中的相应数量条目元素作为矩阵知识单元进行运算,以构建知识单元共现矩阵并生成EXCEL格式文档,进而基于此矩阵文档导入Netdraw可视化分析软件生成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本文基于WOS网站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数据,整理出2007~2016年间科史哲所有英文期刊的信息并检索,获得每个刊物的有效文献,转换为SATI处理专用XML格式数据,以抽取指定字段信息、统计条目出现频率、构建知识单元共现矩阵。

二、科史哲类英文期刊研究分析

根据统计,2016年被S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一共有1757种。其中,科史哲类英文期刊一共有44种,约占2.5%。这一数值还在逐年增加。SSCI期刊的数量反映了科史哲期刊的发展情况和既往走势。

从总体上看,SSCI科史哲类期刊的数量呈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1.期刊基本引证指标

10年来,SSCI的榜单位次虽时有变动,但有10种期刊一直稳居在前,基本代表了科史哲研究的最高水平。

就学科分区而言,这10种期刊的分区不一,一半以上的刊物分区都被归入管理科学与科学哲学或社会科学与科学史,其余刊物定位鲜明,以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为主,比如农林科学、生物科学等。

统计结果表明,《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是首选刊物。该刊物影响因子2.552,被引频次5963,自引率12.5%。自引率与JCR的平均自引率持平。[1]它的定位是传播学、科技史学与科技哲学。探讨科学与公众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研究内容包括:科学的公众利益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政府与工业界的科学观念和主张,大众媒介的科学宣传、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科学普及史等。而排名最末的刊物《美国生物伦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一直是社会科学1区的重要刊物,也曾经蝉联过2009~2013年间科学史与科学哲学1区刊物的第一名,影响因子高达6.434。但是,从2014年起,这一刊物因自身定位问题,已被科史哲榜单剔除。所以,本文将其放在最后。[2]

除影响因子以外,被引频次指标也可以客观地反映某些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就被引频次而言,表单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刊物是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被引频次9995次,不过,其自引率超过30%,远远超过其他刊物。榜单中的其他刊物自引率都在20%以下,作为科学史的权威刊物ISIS的自引率目前只有5.8%。

2.期刊学科分布

44种被SSCI收录的科史哲刊物按照三大类排列,分别属于科学史学、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笔者又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参考《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学科划分结构和分类原则,将其归类后可知,这44个英文科技期刊分布于21个学科。其中,不少期刊接收的是广义概念下的科史哲学论文,收录科技史和科技哲学文献的期刊数量在10种以上。其他期刊中,以基础学科为大宗。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学的期刊数量较多,而排名靠前的社会学、物理学也都是基础学科。部分冷门学科如测绘学、古生物学等也都被SSCI期刊收录,这也体现了SSCI期刊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3.期刊关键词

根据设定的共现矩阵行列数,将频次降序排列表中的相应数量条目元素作为矩阵知识单元进行运算,以构建关键词共现矩阵,并生成EXCEL格式文档,进而基于此矩阵文档导入Netdraw可视化分析软件生成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利用知识图谱抽提出相关的SSCI科史哲期刊的重点、热点及前沿。

44种SSCI科史哲期刊的关键词经过整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科学技术与传播。关键词包括:基因、进化、优生学、生物符号学、纳米科技、基因组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第二,人文与科学哲学。关键词包括:伦理道德、公共参与、社会认识论、场域、贝叶斯主义、信息学、结构现实理论、实验哲学、怀疑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德性认识论、模态逻辑等。第三,农业与环境科学。关键词包括:环境变化、农业、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通过可视化软件,我们可以借助期刊的关键词挖掘出科史哲期刊的热点领域或研究主题,而且可以就此确定学术界一些已经形成统一见解的问题。

4.期刊出版地区分布

对期刊出版地区分布的考察,可以分析出国家或地区成果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甚至可以反映出该地区在某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出版地区按国别分类,以欧美国家为主。其中,英国有16家期刊,美国有13家期刊,荷兰有8家期刊,德国有4家期刊,瑞士、意大利和西班牙各有一家期刊。科史哲期刊的地域分布与各地区学术活动的交流活跃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也与科研机构的数量和布局有重大关系。以入围的英国、美国和荷兰为例,英美两国历来是学术研究的前沿国家,而荷兰地区则以医学和农学显见其特色与优势。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尚未有科史哲英文期刊入围SSCI,由此来看,中国乃至亚洲的科史哲英文期刊还未掌握国际话语权,它们与国际一流的科史哲英文期刊相比,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5.出版周期分布

通常来说,期刊的出版周期越短对重要科学发现和热点研究论文的吸引力越强。清华大学教授刘立就曾撰文指出,在向SSCI期刊投稿时,以获得研究的优先权(Priority of Discovery)为“天”,[3]高于影响因子,期刊的审稿及出版周期才是最为重要的。荷兰《合成》(Synthese)期刊,年发文量177篇,一年出版12期,是所有SSCI科史哲期刊中出版周期最短的刊物。论文出刊较多的刊物是美国ISIS期刊,年论文量高达3206篇,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刊物。而出版周期最长的期刊如德国的刊物《质素》(Hyle),一年只出版一期。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科史哲学科始终处于一个发展和壮大的阶段。2007~2016年间,SSCI科史哲期刊的年指标、影响因子虽然有所波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各种刊物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均未受影响。期刊、机构、学者的排名与分布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从期刊高频作者的分布情况分析,科史哲期刊的发表方式并不拘泥于某种单一形式,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皆有。从被引文献的分布来看,SSCI科史哲期刊拥有一批科学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国外学者。研究热点看有所集中,围绕基础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的刊物较多。许多交叉学科比如地球科学、科学传播学、测绘学等均涉及科史哲研究。

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已有322种英文版科技期刊。[4]这表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已有一定规模及学术影响力,但是,我国大多数英文版国际期刊目前还是以单刊编辑部形式运作,稿源组织、学术质量、编辑加工等方面与国外SSCI科史哲期刊相比还有不少差距,[5]这种非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不利于我国英文期刊真正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因此,若要进一步推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向着良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一,必须建设自主品牌的数字出版与在线营销平台,形成具有市场化能力和良性发展的运营模式。科史哲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仰赖学者、机构和期刊三方的努力,从上文可知,SSCI科史哲期刊的地域分布与各地区学术活动的交流活跃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也与科研机构的数量和布局有关。但是目前,尚没有一位中国学者入围SSCI科史哲期刊高频作者列表。这是由于中西方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和文化的差异所致。西方学者习惯采用计量方法做实证研究,要求精确测量变量;中文的科史哲文章则更喜欢宏观叙事、主观定性判断。其二,期刊应鼓励和引导学术创新。学科交叉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优化机制。学科交叉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全新的角度认识问题的本质。SSCI科史哲期刊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和文章甄选等方面充分遵循了这一原则,从高频作者的发文情况可以明显看出,SSCI科史哲期刊的高频作者都是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巨擘,对于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三者间的联系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驾驭能力,这与SSCI期刊的导向性和高标准、严要求是分不开的。其三,找准定位,发展自身优势。SSCI期刊的办刊风格及内容趋向多元化,内容涵盖药学、农学、地球科学、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物理学、化学等。就国内英文刊物而言,应立足自身优势,发展优势项目,多与同类型SSCI科史哲刊物做横向对比,学彼之长,补己之短。

注释:

[1]郭建顺,等.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自引率及其不合理自引的甄别[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

[2]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依然是2016年SSCI社会科学1区的重要刊物,鉴于该刊物的学术影响力,本论文将其保留作为参照。

[3]刘立.中国科学史科学哲学走向国际投稿指南:SSCI影响因子排名[EB/OL].http://www.sohu.com/a/151696046_472886

[4]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6年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引证报告[R].贵阳:2016年第8届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研讨会,2016

[5]任胜利. 2016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J].科技与出版,2017,36(2)

猜你喜欢

刊物科技期刊英文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刊物贺词
科技期刊的分类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