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党报打造精品探析
——以吉林松原日报社实践为例

2018-02-08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松原日报社党报

(松原日报社,吉林 松原 138000)

新时代下,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甚嚣尘上。尤其地市级党报,受众群进一步收窄,影响力也大不如从前。处在风口浪尖,竞争激烈,压力加大,地市级党报如何继续保持传统媒介的优势,融合发展新媒体,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则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综观全国地市级党报,这些传统媒体都在借势借力,顺应潮流求转型,多措并举谋发展。在笔者工作的松原日报社,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一直以来,松原日报社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瞄准新兴媒体独特优势,从加强编采人员业务培训、着力打造精品栏目和加快新媒体融合步伐三大方面着手,顺利实现了突围,在当地极大保持了党报的主流媒体话语权,推出了一大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受到了当地读者的普遍认可。

提升编采人员业务水平,守好舆论主阵地

要出好新闻,写出好报道,业务过硬是关键。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编采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仅决定了报纸的总体质量,也决定了报纸吸引人们关注的程度。当前,自媒体大多是碎片化和浅层次的内容,这与传统媒体作深度报道是无法媲美的。对此,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编采队伍,对地市级党报而言至关重要。

近年来,松原日报社深刻体会到自媒体时代来临的凶猛趋势,不断加强编采人员的业务培训,不仅组建了培训部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了常态化培训机制,而且着力打造素质提升工程,从理论指导到作品点评、从实战讲解到考试评比、从“传帮带”到“我为单位出点子”等多个方面,创新培训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以笔者而言,则深受其益。笔者进入松原日报社已有18年,非新闻学专业毕业,但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新闻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厚,编采水平进一步提升,多件新闻作品获得省市级奖项。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举行,记者获悉,松原善德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善德良米”牌有机大米在大会期间被指定为会议食用米。于是,笔者迅速通过深入采访,收集到第一手新鲜素材,立即写出新闻作品《松原有机大米端上G20峰会餐桌》。部门主任刘德喜知道此事后,意识到此篇作品能被打造出精品,便向笔者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经过一番精心修改,《松原有机大米端上G20峰会餐桌》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不仅受到市领导和报社领导的认可,还荣获第二十六届吉林新闻奖一等奖。

可以说,培训使笔者的业务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松原日报社很多年轻的编采人员也从中脱颖而出,成为报社的骨干力量,推动了报社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守住了主流媒体舆论阵地。

策划打造精品栏目,提升舆论影响力

新闻尽管是即时发生的,但也离不开新闻策划,尤其精品更多时候来自好策划。策划从宏观上来讲,要紧紧围绕国家政策方针以确定宣传报道方向;从微观上来讲,要紧紧围绕当地中心工作谋划好具体栏目。一直以来,松原日报社严格遵循“把握正确导向,体现时代特征,走进百姓生活,突出地方特色”的办报方针,坚持政治家办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做好党和政府的发声器,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策划打造了多个独具特色、深受百姓认可的精品栏目,大大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松原建市虽仅仅26年,但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飞速。对此,为展现松原城市形象,松原日报社从小处着手,重点创新谋划了《行进中国·松原故事》《德润松原》《天天快评》《松原风物》等多个精品栏目,做到一个版面有一个精品栏目、一个精品栏目有一个鲜明特色,构建了编采流程规范化的栏目格局。其中,《松原风物》栏目因地域特色浓厚、故事性强和制图技术新等特点,格外受到全社会的好评。这个栏目从策划、编采到制版都有着工厂流水线的特性,分工明确、制作严谨,做到每周1期和整版推出,全景式、立体式地展现了春捺钵等松原地域文化,极大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也因如此,该栏目荣获了第二十五届吉林新闻奖一等奖和2015年度松原新闻奖优秀栏目类一等奖。

据此可知,新闻栏目的策划,重在结合当地党和政府的要求,关注人民群众热切的话题,重在提炼主题、搭建平台,重在引导编采人员出精品,从而办出亮点和特色,使其成为一张报纸的名片,甚至是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

加快新媒体融合步伐,抢占舆论制高点

当前,新媒体融合已成为地市级党报坚决要啃掉的一块硬骨头。从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到技术开发,许多地市级党报都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这是时代所趋,也是群众所盼。众所周知,要占领舆论宣传的制高点,除了要具有优质的内容,也要具有高效的传播力。对此,松原日报社积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找准纸媒与屏媒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构建出“一报一网一端”的舆论宣传格局,让舆论有多个出口、宣传有多种方式,做到新闻报道一贯始终、有的放矢。

新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要巧妙地做乘法。一言以概之,一套人马,多种操盘。松原日报社所有编采人员要对新闻稿件做通盘考量,根据报纸、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实际需要,分别对稿件进行加工和包装,形成不同的新闻产品,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这不仅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大大丰富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增强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近年来,松原日报社致力于向用户提供全新的新闻服务,借助多种传播平台,生产出了形式多样的新闻产品,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1.打造《动新闻》栏目。记者在采访时,不仅要做好文字稿的采写,还要拍摄精彩的采访画面。而编辑在制版时,则在作品一角附上采访画面的二维码,用户只需扫描关注,即可观看。这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达到了文图和视频的有效结合。该栏目亦荣获了松原新闻奖。

2.采用现场网络直播模式。遇到当地重大活动,记者则会通过APP客户端进行现场网络直播,将活动精彩实况即时送达到用户手中。例如,2016年,在前郭县建县60周年之际,记者迅速在APP客户端进行了现场网络直播,短短8小时候之内点击量就突破了22万人次。这不仅很好地让没到现场的用户感受到了那份身临其境的震撼,也较全面地展现了前郭县的良好形象。

3.制作H 5新闻产品。如今,用户不再仅仅满足图文式的传统报道,更需要拥有多元素的新型报道。特别是针对时政类新闻,编辑专门研发出H 5新闻产品,通过精美图片、简练文字、悠扬音乐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避免了这类新闻的枯燥乏味,给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盛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 ,在松原“两会”期间,编辑就以多个H 5新闻产品,多角度、近距离地宣传报道了松原各项发展成绩,让用户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新闻有了触及肌肤的感觉。

总之,地市级党报要出精品,关键要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传统媒体要迈向和新媒体融合健康发展之路。或许,这也是地市级党报走出当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松原日报社党报
2019年de第一场雪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河南松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梦幻老君山
“新春走基层”研讨会嘉宾分享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祖国,我为你歌唱(外六首)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啊,松原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