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读互动看近代报刊范式转型路径
——基于1919—1937的实证考察
2018-02-08□文│张希
□文│张 希
对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而言,报刊无疑是具有特殊地位的研究载体。伴随着西方现代编辑思想的传入,报刊从业者在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编读互动模式。编读互动模式将编者与读者放在平等地位,突破了以往编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传统模式,通过思想交流普及价值观念、传播现代知识和引导舆论方向,通过对民众及社会产生强烈的观念冲击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各类读者来信类栏目的设立成为近代报刊编读关系发展历程中的醒目坐标。本文立足编读互动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理论,通过分析近代报刊编读互动模式的内容、轨迹及变迁过程,考量隐藏在背后的历史语境和丰富的文化意蕴,不仅可以为认识近代社会提供一种独特视角,还可以对构建良好的现代编读关系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编读互动模式兴起发展的因素解析
编读互动模式的产生和兴起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
1.编读互动模式中时代背景的影响
近代以降,在社会理念和行为范式的影响下,在内在变革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国人的生活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编读互动模式早在清末已有迹可寻,《苏报》的《舆论商榷》栏目、《国民日报》的《南鸿北雁》栏目、《民立报》的《投函》栏目都可以看作这一模式的雏形。1918年3月,《时事新报》设置了《青年俱乐部》《通讯》栏目,具有现代意义的编读互动模式开始形成。20世纪20年代以后,报刊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为迎合读者需求,报刊从业者纷纷从报刊定位、编辑方式、读者需求等方面进行改良。在这种背景下,各大报刊纷纷通过设置编读互动栏目的方式,鼓励民众就时政、社会、生活问题自由发表见解,参与话题讨论。自1926年10月《生活周刊》开辟《读者信箱》栏目之后,编读互动模式开始流行,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得到了迅速普及,以市民大众为受众群体的报刊几乎都推出了编读互动类栏目,包括《大公报》的《读者论坛》《摩登》《公开评论》,《申报》的《读者通讯》《读者顾问》《改良社会讨论会》,《立报》的《点心》,《新民报》的《读者呼声》,《新华日报》的《读者信箱》《读者园地》等。作为全新的媒介传播方式,编读互动一方面为饱受时代桎梏的苦闷读者带来了清新的形式和心灵的慰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加报刊发行量和广告投放量,受到了编读双方的欢迎。虽然《大公报》将编读互动设置的初衷解释为“解一般青年们消愁解闷”,[1]《申报》将编读互动设置的初衷解释为“对于读者大众所提出的问题,贡其一得之愚,聊供参考或借资讨论”;[2]但随着编读互动模式舆论引导教化和民主政治传播功能的扩展,知识精英客观上完成了以现代思想和平民语言开启民智、启迪思想的历史使命。文学大家茅盾寄语新创刊的《民主报》时,就“希望它有一个‘读者信箱’,社论可以不必天天有,然而‘读者信箱’必须每天都开放”。[3]
2.编读互动模式下舆论作用的发挥
根据哈贝马斯的公共政策理论,公众对大众媒介拥有越来越多的接近权和使用权,对媒体的倚重就会越来越强烈。编读互动模式的构成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报纸的编辑话语、需要解答的读者困惑、编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编读互动模式下,报刊的读者来信栏目扮演了引导民众社会参与的全新角色。读者在公共平台提出自己的思考,使私人话语变成了公众话语,又通过编辑的回复观照自我,使公众话语上升为引导手段,民众的意见不仅可以公开展现,而且可以传达给政府机构,提升了报纸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推动了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为更多的读者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参考借鉴。作为近代编读互动栏目的实践者,从主题选择来看,编读互动的主题一般着眼于贴近民众的具有时代思潮的社会热点,既有通过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送礼、革除烟酒恶习、改良儿童睡眠等个人生活习惯问题,也有必须通过社会大众齐心合力才能得以实现的星期六废止休假、学校收费、改良坟墓等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宣传的内容增加了主题的政治化走向。从参与程度来看,有的报刊参与人员的分布范围涵盖了“北到黑水,南到淮河”的全国大部地区,不到两个星期收到的信件“已经超过一百封以上”,[4]可见编读互动栏目来稿数量之大、投稿人员之多、反映问题之广。
3.编读互动模式中服务关系的建设
随着报刊发展,主办者逐渐意识到读者是报刊立足发展的衣食父母,只有将编读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将读者的需求放在办报宗旨的高度考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931年,陶行知向《申报》主编史量才建议“增辟《读者通讯》,使《申报》真正成人民喉舌”,[5]史量才也认为办报的宗旨应该“传达公正舆论,诉说民众痛苦”,《申报》逐渐树立了为读者服务的自身定位。《立报》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明确要“以浅显通俗的文字,写出些有益于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增进常识的文章”。《新民报》也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鼓励读者“说出来让大家听听、想想,然后才能寻出自由和幸福,热爱和智慧的道路”。[6]报刊从业者服务意识的确立,实现了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众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吸引了更多的读者选择编读互动模式作为参与探讨和解决矛盾的途径。在服务读者思想的指导下,读者不再是受教育的对象,而成为被服务的对象,因此编读互动栏目不仅为民众畅所欲言提供公共平台,栏目编辑不仅详尽回答读者的疑问,还根据读者的需求向读者提供相关外延服务信息。针对读者如何“贡献个人力量于社会人群”的疑问,《申报》编辑不仅回答了读者提问,还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推荐相关书籍和购买方式。
4.编读互动模式中参与群体的变化
编读双方参与群体的文化背景、心理诉求和阅读兴趣的变化影响了办报方向的变化。从读者角度来看,中国近代新闻媒体的集中发行以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为中心,大部分报刊以工商业者和市民阶层作为读者群体,编读互动模式参与的读者由早期的知识分子扩大至工人、学生、家庭主妇、失业者等下层民众群体。民众的自我意识不断被唤醒,加之生活在社会激变中的内心苦闷,迫切希望有公共渠道能够表达其精神诉求,越来越多层次的社会群体加入通过互动平台展开讨论之中,扩大了报刊的社会影响力。从编者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在挣扎中求生的状态,编辑从业者实现了传统士绅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变的过程,对于近代知识分子而言,他们虽不能像战士一样在民族危亡之际手握钢枪走向战场,但内心深处以笔为器、教化民众、改造社会的夙愿和初衷始终未变,因此通过编读互动的模式抚慰民众内心、启迪民众智慧,既是治愈他人心灵创伤的良药,也是实现家国情怀抱负的领地。他们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之所以选择“在许多人眼里仍然是很有魅力的”媒体编辑作为职业,“一方面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找,只好屈就,另一方面,新闻事业充满挑战性”。[7]这种读者市民化、编辑职业化的转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编辑体系,为良性编读互动模式的运行提供了可能性,有的编辑甚至是从读者中挑选而来。1933年6月,一名为潘朗的读者来信询问如何才能为群众奋斗,《申报》编辑不仅做出了“为群众奋斗,有整个的历史前途”的回复,[8]还将潘朗录用为报社编辑。
二、编读互动模式时代主题的实践框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仍,国民经济发展日渐衰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处于社会底端的劳动民众生计日艰,失业问题日益严峻。
1.封闭型主题——以《申报·读者顾问》为原型的分析
“比年以来,吾国外受国际间经济恐慌之袭击,内因灾祸之侵寻,致农村都市,均趋破坏,百业凋敝,失业问题之严重,远非其他各国所可比拟”。[9]进出口贸易的风云突转使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国依靠原料或半成品出口为生的民族工业处境极其困难,1934年,“上海113家缫丝厂因丝价惨跌,先后停工达百家以上”。[10]虽然社会改良运动大力宣传乡村建设,倡导为发展乡村建设生产献计献策,但失业作为涉及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复杂问题,回到农村还是留在城市的挣扎进入了报刊编读互动模式的视野之中。当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意见,1933年4月1日至6月30日,《申报·读者顾问》发起了“回到农村还是留在城市”开放型主题大讨论,两个月时间共发表读者来信48封,其中有26封回应了该主题,超过来信总量的半数,可见民众急切地渴望对此问题发表不同看法,进行自由争鸣。读者雄声询问“乡村能够容纳成批的被城市所挤出的失业者”,[11]《申报》编辑认为,“回到农村去并不是乐观的前途”,考虑到读者会有好办法,特意将这一问题提出来,期待“由部分的问题,引到一般的问题,由枝叶问题引到根本的问题”,并在记者附言中通过怎样回农村、回农村去做什么引出讨论主题。在这场回到农村还是留在城市的大讨论中,尤怀皋来信列出了乡村的三个好处和两个苦处,认为“可以觅一幽静可爱的乡村另谋出路”;[12]刘思民则反驳了尤怀皋的观念,认为“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乡村支配于城市”;[13]张梅认为“个人主义的新村式的改造运动,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14]此后该刊的评论性栏目也发表了《中国农村问题应采何种办法来解决》《写在农村回得去吗后面》等一系列相关文章,以此推动对主题的深入探讨。报刊不仅通过发起讨论的方式引起民众关注,还站在实用性的角度,关注平民的生计生活,并提供实在的建议。《申报》就建议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直接写一履历、技能,直接寄给本报自我职业介绍”,倡导读者多到“申报流通图书馆读读书”。[15]
2.开放型主题——以《申报·改良社会讨论会》为原型的分析
恋爱婚姻问题一般属于家庭问题,在近代妇女解放的潮流中成了与社会变革相关的时代主题。在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社会中,在极闭塞的环境下做着简单的工作满足朴素的生活需求。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男女平等思潮虽已传入中国,虽然随着都市服务行业的兴起,周边农村妇女开始进城务工,为生活无着的女子提供了生存之路。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引来新的社会讨论,从传统士大夫的观点来看,女性脱离家庭是造成社会风气败坏的主要原因。从新式知识分子的观点来看,因为经济基础、社会伦理、习惯束缚,大部分女性还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晨报》针对女性解放问题曾经专门开设了妇女问题、家庭问题专栏,对男女交际、女性人格和婚姻问题等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1932年8月,《申报·改良社会讨论会》栏目专门开辟了女性解放主题的讨论。祖娥认为“一切权利义务已经不分男女,现在已经实现男女平等”。[16]文炳则进行了坚决的反驳,认为“这是一个个案”。[17]胡君女士从举办新式的托儿所的角度为女子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从事社会事业,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提供可能性。提倡“用科学方法饲养牛羊,用机器压榨奶乳,婴儿的衣服也用机器洗涤熨烫,用机器解放劳动力,解放二万万女同胞,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即使在托儿所做保姆的女性也在从事社会事业,不同一般的家庭主妇。”[18]吴敌则通过“同样犯了男女关系的错误,男的可以被轻易原谅,而女人一辈子不认她是人”的实例指出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认为“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女子也要走出家庭,以经济基础做决定,平均分担家用。如果男子不做家务,那么女子做家务,男人负责家用,也不能说是依赖男人”。[19]在女性解放改良社会讨论中,大部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认为“目前已需要一个更广大的妇女运动了”,[20]因此针对女性解放这类开放型主题,编者没有通过直接回应答案,而是通过读者充分讨论酝酿的过程对民众进行启示。
三、编读互动模式良性互动的现代启示
良性的编读互动模式中,报刊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局势的发展,或者增加议题,或者改设议题,从而使编者、读者之间的意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合力。
1.坚持服务定位,根据读者诉求及时调整编辑方式
曾有读者指责《申报》对民众精神关照的重视程度不够及时,“栏目关注的是物质方面的,或者社会环境的改良,而处于过渡时代的人们就像徘徊在十字路口,心理是最苦的,栏目较少关注心理世界”。[21]编辑虚心接受意见,表示“以民族大众为怀,凡所论列,自忖较自杀、恋爱、职业、遗产等问题,实胜一筹”。新媒体时代,应继承为读者服务的优良传统,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升报刊在民众特别是网民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探索创新与读者互动的有效方式,努力架起媒体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沟通桥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了解群众的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2.坚持读者主体,充分发挥读者主动性创造性
编读互动模式中,编读书信往来方式以读者作为主体,易于便捷灵活地表达个人思想和个人情感;以编辑为主体,易于激发编辑的创新意识。现代媒体要想打造沟通社会、启蒙大众的互动平台,成为营造容纳大众思想、情感的话语空间,就要以报纸版面为媒介,通过编读往来表现出亲近读者的姿态,尊重读者的主体地位,强化读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编辑方式的创新,依靠媒体的报道与读者的互动来反映社会,形成舆论引导力量。通过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在客观上打破报刊精英文化和读者大众文化之间的壁垒,使报刊成为引领时代文化潮流的风向标,成为大众思想、情感交流的自由话语空间。
3.坚持办刊原则,根据读者群体不同找准定位
报刊从业者潘公展在《新闻概说》中就强调新闻报道要能满足“多数阅读者的兴味”,能“给予读者以实益”。根据读者群体实现办刊原则,一方面,不同的读者对象有普遍性的规则,这是可以进行无差别反馈的;另一方面,农民、工人、白领、公务员、学生不同读者对象由于理解能力、知识结构、阅读习惯存在着普遍差异,在与他们进行编读互动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年龄、性别、心理、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应该根据媒介使用习惯、兴趣爱好偏向,进行差异化反馈,这是实现编读互动最优化的必然路径。
注释:
所有被调查者中,41.7%的学生不清楚本、专科护理的差别。在临床中,本专科学历的护士工资相差不大,工作分工也无太大差别。不少学生认为,专科生学年制为三年制,而本科生则为四年或者五年,在学年制比专科生多了一到两年的时间,然而转到临床之后,本、专科生基本上处于同等地位,至少在学历和薪酬方面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优势。专业基础知识也只能说比专科生更深入全面,却缺少了更具本科学历特色的内容。
[1]告亲爱的读者[N].大公报·摩登,1932-01-18
[2]如何解决失业的痛苦?[N].申报,1933-04-07
[3]茅盾.祝民主[N].民主报,1946-02-01
[4]敬告摩登青年[N].大公报·摩登,1930-12-14
[5]朱泽甫.陶行知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191
[6]新民报·读者之家[N].1946-11-01
[7]陈彤旭.出奇制胜:旧中国的民间报业经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27
[8]屈服呢?还是继续奋斗?怎样奋斗?[N].申报,1933-06-25
[10]夏东元.20世纪上海博览[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5:422
[11]农村里回得去吗[N].申报,1933-04-04
[12]尤怀皋.答复雄声君[N].申报,1933-04-05
[13]刘思民.对于农村里回得去吗的讨论[N].申报,1933-04-07
[14]张梅.关于农村里回得去吗问题讨论[N].申报,1933-04-10
[15]叶资槎.如何解决失业的痛苦[N].申报,1933-04-06
[16]祖娥.改良社会讨论会[N].申报,1932-08-21
[17]文炳.改良社会讨论会[N].申报,1932-08-22
[18]胡君.托婴所的研究[N].申报·改良社会讨论会,1932-08-24
[19]吴敌.男女平等问题[N].申报·改良社会讨论会,1932-08-25
[20]曹聚仁.一个抗议[N].申报·自由谈,1933-08-25
[21]徐先孚.再论供给力量与西洋文明[N].申报,193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