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2018-02-08成胤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满足用户客体个性化

成胤钟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0067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并于2015年将“双创”一词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创新创业浪潮在华夏大地上激流涌动。作为知识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紧跟社会发展新形势并努力做出改革,积极对自身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以满足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馆员的专业素质,扩宽信息服务方式,创新信息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和创建特色高校信息服务模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创新创业与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1.1 创新创业的内涵

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以有别于常规或常人的思维模式,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提出新方法、发现新元素、增添新路径,从而创造新事物,改变环境,进而满足社会需求的行为。相比于创新,创业是一种经济性行为,是致力于理解和创造新事物的创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优化、整合资源,进而创造出更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行为。不仅如此,创业还是经常活跃于商业领域的创业者发现商机、运用商机从而获得实际利益的一个过程。因此,创新创业就是具有创造力思维模式的创业者研究开发新事物从而获得利益的行为模式。

1.2 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收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并将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并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一种服务活动。实际上,信息服务就是图书馆帮助用户搜寻信息、使用信息、使信息增值的一项服务活动。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是组成信息服务活动四要素,四要素和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信息服务模式的构成依据[1]。模式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是主体的一般行为方式,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因此,信息服务模式就是信息提供者通过描述组成信息服务活动的四要素及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调整各个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最终采用特定的活动范式为用户提供信息的一种信息服务工作模式。

2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新变化

2.1 个性化发展

随着全国信息技术的革新变化和信息环境的发展升级,用户的信息需求随之发生了改变,过去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尤其是信息技术日益膨胀和用户素质日益提高的当代,用户对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出现了显著差异,他们不断加深自己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更加依赖个性化信息服务[2]。因此,为满足用户对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价值追求,高校建立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平台,为用户提供合适的、独特的、有效的信息服务,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探究和创造。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个性化将直接影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与前景。

2.2 智能化发展

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智能化是指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收集用户信息,分析用户信息需求,了解用户需求动态,研究用户需求规律,从而转化用户信息需求,显化隐性知识信息,实现信息的价值。信息服务的智能化还表现在用户浏览和检索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服务系统将自动向用户提供检索帮助和推荐服务,即通过记录用户的浏览历史,归纳出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向其提供特定的检索帮助和推荐服务,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和信息的针对性[3]。信息服务模式的智能化,通过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在用户浏览信息的过程中,主动为用户导航,向他们提供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或其还没有浏览的信息,满足其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2.3 知识化发展

信息服务模式的知识化是随着信息的智能化、多样化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方式,它通过多维度处理当今爆炸性的信息资源,融合知识信息、用户能力和信息资源,满足用户对知识化信息的需求[4]。高校图书馆应站在用户的角度,时刻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信息服务,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如今,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是向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的服务,即通过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和搜寻、分析、重组知识信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使其能够进行知识运用和创新。本质上,知识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开发信息资源,挖掘隐含知识,融合和重组这些知识,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以促进知识信息的传播、利用及再生产,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实现信息增值。

3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分析

构成信息服务模式的四要素有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3.1 服务主体:专业化

服务主体是指信息服务人员。他们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采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只有具备专业的素质,才能为用户提供适当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对其起到导航作用;图书馆员需要时刻关注前沿学科的研发进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激情,培养自己的敏锐眼光,使自己能够精确有效地获取用户的潜在需求;图书馆员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使自己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

3.2 服务客体:多样化

服务客体和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用户不同,服务客体是指那些对信息服务有需求的个体和群体,他们通过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使用信息,使信息增值。服务客体的多样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高校图书馆员来说,他们的服务群体往往是一些拥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师生。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需要关于教学、科研和学习的信息服务,更需要关于生活、求职、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这些变化意味着信息客体正在走向多样化的道路。不仅如此,在当今提倡发展个性的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有了很大的自助性和自主性,他们对信息的选择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

3.3 服务方式:多元化

服务方式是信息主体提供信息服务的方法,信息客体获取信息服务的手段,它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信息服务方式既包括文献查阅、专题调查、定题研究等传统信息服务方式,也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集成等现代信息服务方式[5]。在创新创业背景下,信息服务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客体不再需要在固定的图书馆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只要是在被互联网覆盖的地方,他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和掌上电子书等移动设备获取信息,移动阅读已然成为一种潮流。服务方式的多元化不仅便利了服务客体查询信息的方式,更展现图书馆现代化的程度。

3.4 服务内容:创新化

在信息服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服务内容了,服务内容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服务内容就是服务主体提供给服务客体的确定的信息产品,它们既可以是书籍、报纸、杂志等纸质产品,也可以是文献检索、学科导航、电子书屋等虚拟产品。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服务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为服务客体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帮助其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6]。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一个传递信息服务内容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才能为服务客体提供最前沿的信息资源,服务客体才能进行更多的知识创造,并将其转化为高级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活动要以创新信息服务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

4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

4.1 提高馆员的信息服务水平

在科技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当代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具有信息技术知识的高级软件设计人才,还需要具有能力操作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硬件维护人才,需要具备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员的专业教育,并根据本馆的发展蓝图制定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图书馆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学习,定期邀请领域专家进行报告或讲座,从而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扩展馆员的知识广度,提高馆员的知识水平,强化馆员的业务素质,培育馆员的职业道德;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细化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

在提倡多元、张扬个性的今天,用户的信息需求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图书馆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用户的注册信息、关注用户的操作数据、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了解用户的信息偏好、掌握用户的信息动机,从而对用户进行精确定位和预判;高校图书馆要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唤醒用户的潜在需求,强化用户的信息利用,从而向用户提供具有穿透力和影响力的信息;高校图书馆要提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以便及时向用户提供合适的信息服务。

4.3 建立多元的信息服务方式

只有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高校图书馆要建立网络咨询平台和电子图书馆,便利用户的信息利用;建立网络交流会,便于彼此及时了解相关动态信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以开放和重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4.4 追求创新的信息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通过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向用户提供预测性信息服务产品;加强对新信息资源的收集,及时向用户提供最新信息服务内容;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实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根据用户的喜好收集整理信息资源,向其提供专项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5 小结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呈现出个性化、智能化和知识化的发展态势。构成信息服务模式的四要素变化尤为明显,专业化的服务主体、多样化的服务客体、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和创新化的服务内容是构建特色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高校图书馆要提高馆员的信息服务水平、细化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建立多元的信息服务方式、追求创新的信息服务内容,来构建特色信息服务模式。

[1] 刘佳,周昕,李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9):81-86.

[2] 任俊霞,姜长宝,季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0):71-73.

[3] 吕雪芳.现代环境下图书馆实现创新信息服务的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S1):137-139.

[4] 杨慧,安克骏,毕荣,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9):157-160.

[5] 徐慧.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1):47-50.

[6] 刘媛筠,李志民.当代图书馆的三种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3(1):26-32.

猜你喜欢

满足用户客体个性化
长城火炮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浅议犯罪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要件与法益概念的功能性反思
快图浏览
下文
浅谈知识产权客体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