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理科大学生新媒体素养调查研究
2018-02-08王秀芳
文/王秀芳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我国网民以10~39岁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在新媒体用户中,大学生用户人数占了很大一个比重。 鉴于此,本文以山西高校新区理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调查研究法,主要从媒介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两个维度宏观把握新媒体时代理科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
1.媒介融合与新媒体素养相关概念
1.1 媒介素养与媒介融合
1.1.1 媒介素养的概念
对于媒介素养,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专门机构曾给出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用这种能力来接触、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将它定义为: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张开副教授在《媒介素养概论》一书中指出:“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读解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在当代社会中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目的在于使大众在媒介数量快速增加和传媒信息内容无限量增加的大背景下可以积极使用媒体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判,甚至是以生产者的身份来生产媒体产品。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即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1.1.2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信息时代媒介发展的一种趋势,根据其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可以宏观解读为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状态,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传播的突破。对于当代大学生,处于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利用新媒体的能力,无疑显得非常重要。
1.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素养的两个维度
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甚至是依赖。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媒介素养的高低,尤其是在信息生产的环节。这就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媒介素养其中的一个维度——媒介信息处理能力。
1.2.1 媒介信息处理
所谓媒介信息处理,指的是受众在处理自己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策略。周葆华、陆晔在《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中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划分为四个具体的方面——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核实报道能力。
1.2.2 媒介参与
人们在媒介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是无可厚非的,而现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各种自媒体、微博及各界人士评论、微博投票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受众已有了进一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中的主动意识。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已不仅仅作为单纯的媒介使用者出现,而是以更具主动性的媒介参与者的姿态出现。
2.理科生新媒体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2.1 基本特征分析
2.1.1 媒体的选择使用
在所选择的样本中,理科生最常使用的三类媒体分别为网络、电视、报刊。其中,约69%的调查对象最常使用网络媒体;约65%的调查对象最常使用电视媒体,此外,分别有约38%和约37%的调查对象使用报刊、杂志。从中不难看出,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早已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乃至是第一位的媒体类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2 网络媒体使用
从使用时间看,理科生平均每周上网少于10小时的约占25%,平均每周上网在10—20小时的约占35%,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20—30小时的约占21%,而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30小时以上的大约占19%。从使用网络媒体类型选择上,约53%的理科生通常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MSN等),约16%的晋中学院理科生通常参加网络舆论活动(如微博、博客、论坛等),约12%的晋中学院理科生通常使用社交网络。关于微博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有约81%的同学有自己的个人微博。由此可见,聊天工具、社交网络等网络新媒体已成为理科生主要网络信息获取的方式。
2.1.3手机使用情况
关于平时手机的用途,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这一用途约占40%外,有大约45%的理科生表示手机平时的用途是上网、浏览网页,约20%的理科生通过手机使用社交网络应用。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约46%的理科生表示出门没带手机或手机没电会觉得不安,约67%的理科生表示即使不使用手机,也会一直登陆手机通讯应用。而约32%的同学表示在上课或工作时会不用自主地看手机或玩手机。这表明理科生手机使用方面已然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从这种依赖性强中我们进一步得知,新媒体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极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1.2 理科生媒介信息处理能力
2.2.1 深度解读能力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各有37.3%的同学认为自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面对新媒体信息浪潮时,约29%的同学会选择跟随大众接收或全盘接收信息,约59.3%的同学表示会对网上未经核实真假的信息进行传播。他们在接收到表面信息后,并未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或追究。
2.2.2 批判质疑能力分析
在看到网上散布不良信息时,约28.7%的理科生保持不理睬的态度,约43%的同学表示只是随便看看,约18.3%理科生选择直接在网上回击批评,约10%的同学表示会向有关部门举报。这显示,71.7%的同学在面对不良信息时不作为。而面对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时,约有29%的同学认为这些信息可信且可以接受。此外,问卷统计中,约59.3%的同学表示会对网上未经核实真假的信息进行传播。大部分晋中学院理科生在面对新媒体信息时表现出不作为或全盘接受,批判质疑能力尤显不足。
2.2.2 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在面对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时,约33%的同学认为比较可信,但会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追风;31%的同学认为半信半疑,有待考证。理科生对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约有22.3%的同学认为其比较可信,会接受大众认为的正面的东西;约有6.7%的同学认为非常可信,会全盘接受。同时,问卷统计中,约59.3%的同学表示会对网上未经核实真假的信息进行传播,并不会思考其真实性。我们可以发现,理科生对新媒体信息的独立思考能力依旧存在不足,而这也正是他们需要培养加强的能力。
2.2.3 核实报道能力分析
面对网上未经核实真假的信息时,约14.3%的同学表示经常传播转发,约45%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经常转发,约40.7%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传播和转发过未经核实真假的信息。显而易见,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会对网上未经核实真假的信息进行传播和转发。在面对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时,约有6.7%的同学认为非常可信,会全盘接受,不会进一步核实确认。这说明理科生对于新媒体上的信息的核实报道能力不足,有待提高。
2.3 理科生媒介参与
问卷统计中,约12%的同学表示参与过人肉搜索、恶搞图片、散布虚假或恐怖信息、网上语言谩骂或攻击等行为且已成为一种习惯,22%的同学表示参与过其中一些。表明理科生在媒介参与过程中存在无约束、无规范、道德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对于生活中在网上“隐身”的现象,约20.3%的同学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害怕自己的帖子没人理睬;发表原创日志和私人照片时,约28.7%的同学表示只是随兴,想写就写下来。这都表明理科生自身的媒介参与意识不强,只是单纯的媒介使用者,不能更加积极地使用新媒体。
3.影响理科生新媒体素养的因
影响理科生新媒体素养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社会因素
理科生群体结构比较单一,社会背景简单且具有封闭性。因此,在使用新媒体时,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阅历经验对新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在新媒体使用时间上,约40%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20小时以上;约45%的同学表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浏览网页信息。由此可见,除了生活在学校这一环境中外,晋中学院理科生更多的是在新媒体所制造出来的“拟态环境”中进行信息活动,而这个拟态环境对其新媒体素养的影响较大。
3.2 教育因素
我国目前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一般是针对媒介相关专业人员的教育,很少有面向大学生开设的新媒体相关的公共课程。在调查中,约有40.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能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与使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在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因此,加强相关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
3.3 个性特点
在问卷统计中,约53%的同学通常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但由于社会认知度的不足使他们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自我约束不足,对新媒体素养有充分全面的认知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