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8-02-08次德吉
文/次德吉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时代的发展为广播技术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使广播事业遇到了发展瓶颈。为了使新媒体技术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要适应新媒体迎头赶超的环境,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促进广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1.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1.1 数字技术
近几年,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字广播技术,提高了广播信号的质量。通过数字化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和传递,使广播技术不同与以往的调频、调幅技术。借助地面发射站发射数字信号实现广播和数据资讯的传输目标。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受众的接收质量。且通过数字广播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广泛市场应用,可以为户外活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提高传播效益,也成为今后广播事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尽管现在看来计算机技术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计算机技术却和互联网一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广播技术的结合减轻了传统技术支撑下广播电视后台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计算机技术投入使用为后台进行节目编排和调整提供了轻松可控的环境,规范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流程,使广播制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设计创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节目播放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提供假性调整,保证节目播放的连贯性。且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需求的增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很好地保证了节目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1.3 FPGA技术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根据当前广播事业朝着全数字化和多维立体化发展的趋势要求,FPGA 技术正好能够满足这一发展要求。传统定制线路受到较大限制,不管是结构设计还是整体功能的优化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FPGA技术借助逻辑单元阵列技术提高系统工作的吞吐量,具有灵活性强、结构性稳定的应用优势,且该技术支持无限次编程。高吞吐量满足了受众对高清化视频播放的需求,并且播放质量得到保证,为适应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需要、提高档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缩短了技术升级周期,提高了广播事业整体的服务质量。
1.4 SDH 技术
SDT(Security Data Technology)即安防大数据技术,其克服了传统传播技术中速度慢、不安全的缺点,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信号传递中的波段矛盾,提高了信号稳定性,同时兼具信息低,损耗、容量大的特点。该技术可适用于光纤和微波通讯,能够满足线路传输、复接、交流的需要。在应用于广播信号传输时通过数字化处理,具有使用灵活、易于维护、降低维护费用的应用优势。应用在广播网络化建设中可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便于进行动态化管理。
2.新媒体时代广播事业发展的困境
2.1 广播节目同质化严重
信息技术使广播频道频率进一步专业化,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不同频道为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每个省份的广播电台为了满足受众异质化的需求,甚至开设十多个分类频道,导致运作过于粗放,节目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有些节目几经改版但形态落后,真正的精品节目却很少见。各电台之间存在设置趋同、相互模仿或者套路照搬,没有结合电台自身的优势赋予地域特色,且对听众的感受没有较多的考虑。不同电台和频率节目内容重复,无法清楚分辨节目特色,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使听众无所适从。尽管新技术带来了硬件的提升,但节目的品质却出现下滑,影响广播事业的发展[1]。
2.2 广播听众不断流失
多元化的媒介市场格局已经形成,除传统的广播、电视、纸媒等媒介外,网络、手机、数字媒体、户外媒体等新媒体的加入使受众接收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且向快捷、高效发展。广播电视面临受众流失,尤其网络技术集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介的集合效应,满足了听众多样化需求,分流和转化了广播受众。
2.3 利益驱动下,公信力下降
为了节目存续,很多电台不顾及公共资源的社会价值,进行广告炒作,尤其是医药类广告成为广播业的“糖衣炸弹”。其凭借制作成本低、易操作且能够带来直接销售效果备受广播电台的青睐。但医药类专题广告多伴有虚假成分,导致听众对广播媒体的信任感不断下降,影响广播品牌和媒体信誉度。很多电台拿出大段时间投放于盈利较快的广告项目,很大程度上影响广播公共功能的发挥。
2.4 国际传媒力构成冲击
国际传媒的发展拓展了同内媒体的传播范围。我们可以发现境外频道处处可见,如CNN、BBE、NHK、CNBC、HBO等已经影响了国内的媒体市场。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还有更多陌生的竞争对手纷至沓来,尽管国家在这方面的限制十分严格,但在全球化趋势和技术发展面前,没有形成真正的壁垒。造成当前广播业发展现状的实质仍旧是对广播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足,因此,除了在媒体从业者身上找原因外,应该以广播技术为突破口,认清这一事实。
3.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策略
科学技术是广播存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经过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再到数字音频广播,每一次的发展都是技术革新的结果。新媒体技术带动广播事业迈入新时代。
3.1 顺应技术革新,推动广播数字化建设
数字技术对听众来说是利好消息,对整个广播也而言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带来了制作成本的上升和巨大的盈利空间。
新媒体时代,归根结底是新技术的竞争,数字和计算机技术搭建起信息的桥梁,对整个广播业格局进行了调整。数字化播控系统,自动化、网络化办公和管理系统都为构建广播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基础。数字化建设以单元式的数字设备降低制作成本,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数字技术的应用便于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再现,经过无限制的编辑、复制和重组,降低广播的边际成本。数字电路便于各种数值的运算和编码,利于信息综合[2]。
3.2 细分市场,培养忠诚受众
对于不断减少的广播受众,广播业应该突出频道效应,针对固定受众打造多样化、满足个性需求的频道。
考虑受众群体的地缘接近性、文化认同心理和心理接近性,充分发挥广播的特色和优势。对于新频道节目的开设应以前期市场调查为基础,进行目标受众的细分,细分后,强调进入市场的专业性,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国内广播业已经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的目标市场。城市广播随着城市人口的成熟化也存在分众化传播的可能;而农村受众的培养,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广播发展历史,深入挖掘广播在农村发展的途径和意义,针对不同的受众定位传播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生存策略。
3.3 质量为本,打造专业化平台
质量是广播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在全球媒介参与的竞争环境中,媒介资源应该优化整合。国内广播业需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形成频道专业化、节目栏目化、经营地方化的发展道路,精准定位消费市场和广告市场,细分受众,锁定核心受众,发展类型化广播媒体。
作为依靠听觉达到传播目的的传媒,与受众的唯一联系是声音,能借助的工具也只有声音[3]。运用现代化的传输设备及高科技技术手段,提升广播传输效果,突出广播传递迅速、精准的优势,并对节目内容进行设置,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贴近受众,实现新闻发生和传播的同步效应,提高听众的新闻现场感,进而提高收听率。
3.4 媒介融合,搭建协同发展之路
广播的最大优势是利用热线电话与短信平台提高互动性,主持人与听众实现实时交流与沟通。新媒介具备更强的互动性,依托新技术丰富并完善自身,扩大应用优势。通过网络论坛、聊天群、微博、网页技术拓展广播节目空间,使受众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贴近,根据受众需要,点播网络平台上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
3.5 发展广播媒体的网络化运营
封堵已经不能应对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广播网络化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减低办台成本的优势。广播电台网络化可以扩大电台影响力,提高优质电台的知名度。尝试联手进行网路化建设或者以节目为核心,形成跨地域制作,突破广播发展中地域限制的影响。在广告营销方面,通过集约化的运营模式发挥规模效应。
结语
新媒体时代广播业必须与时俱进,谋求合作共生,通过新媒体广播技术的应用保障广播事业稳中求进。不能固守陈旧观念,明确以电台数字化、网络化、专业化为目标定位,树立新媒体广播品牌,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和功能。
[1]孙华纾.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化广播技术开展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6(08):59-60.
[2]李仁华.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传播,2016,8(11):58-59.
[3]肖大宇.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方向及现实意义解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