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形象思维到物理思维

2018-02-07朱青松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高中物理多媒体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运用粉笔和黑板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由于这种教学受到课本内容的限制,就使课堂变得很单一无趣,再加上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往往造成学生在课上出现走神现象,深感物理的乏味。将多媒体新技术引入高中物理课堂,能够使高中物理教学焕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应用策略

把多媒体引入物理课堂,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功能,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画面,让学生在图片、动画中得到多感官的刺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激發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正确的引导下转变成物理思维,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很多的物理知识,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其内涵才能真正诠释出一些物理特征以及规律。而且,物理知识往往是很抽象、难懂的,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更好地利用它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波的形成和传播》时,由于机械波的形成以及传播过程都很抽象,学生往往不能感知到组成机械波的各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总是误认为质点在随着波向前移动,而且也很难把时刻和机械波的图形建立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应,创设出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的情境,在动画中可以设置某一时刻机械波呈现的波形图和各个质点的位置,接着在下一时刻展示出波形图和各个质点的位置,让学生能够生动地感知到波的传播和质点的具体运动情况;接着让机械波连续的动起来,让学生能够观察机械波传播的整个过程,并把其中一个质点标出特殊颜色,让学生能够形象地观察到该质点在波传播的过程中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同时也体现出质点并没有随波而迁移。在形象的画面下,学生就会注意力很集中,并能够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筋思考、分析、理解,这样就能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效果要好很多,也利于学生理解机械波。

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神面对可变的动画有思考、分析、理解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物理知识,建立了知识框架,形成了物理思维,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 多媒体演示实验,提升教学效率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的实验内容,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就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课件,对实验进行演示,这样就能去除实际实验产生的误差、过程含糊、受条件限制等等因素,以增强实验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形象演示中寻找到实验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平抛运动》时,为了更好地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本中给出了利用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另一个小球做平抛运动,二者在同一时间落地,得到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分析,教师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了多个以不同初速度平抛的物体,落向同一水平面的实验,当学生观察到各个不同初速度的物体是同时落地时,经过思考、分析,学生得出结论:不同水平速度最后同时落地,说明在竖直方向上这些物体做的是同一种运动,由于在竖直方向各个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最初竖直方向没有速度,所以,可以肯定竖直方向各个物体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各个物体的速度不同,导致各自落地的位置不同,速度大的水平方向距离要远一些,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因此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可知,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时位移一定大。这样就很快完成了平抛运动的性质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形象的运动过程,有利于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对实验的演示效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形成物理思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 多媒体突破重难点,促进思维发展

由于学生的经验、阅历都很少,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动画特技效果,把一些知识非常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于这些教学的重点知识有生动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理解α粒子的散射现象。如果教师就是在口头上简单地阐述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产生的散射现象,学生就很难想象和理解散射的过程。这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的动画特技来模拟出α粒子散射时的过程。学生就很直观地看到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偏转继续前进,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去。这样,就让学生在动画特技中对α粒子散射的现象有了形象的思维,这比教师的口头述说效果要好得多,在这样的模拟中,学生深刻认识到α粒子在轰击金箔后的运动情况,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动画特效为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展示,使学生能够亲眼看到现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形象场景下产生思维,再结合物理知识自然形成了物理思维,让学生顺利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利用多媒体的生动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再结合学生具备的物理知识使之转化为物理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朱青松,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清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高中物理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