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18-02-07张彦红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高中地理新课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需要依靠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现代教学需求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就针对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已经有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一线教师应当积极寻找教学方法与新课改时代需求相符合得新方法,下文就对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

一、 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学习

不管是什么学科,学生都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高中地理也不例外,学生应当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教学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一线地理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其当做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主导,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新课改开展的必要性,带动整个学校以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此来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地理知识通常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高中地理知识点都是比较零碎的,教师可以将其串联起来编成一个个顺口溜等,将枯燥的知识点变成易记、易背的段子,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另外,地理教师也要积极参与一些教育培训活动,主动进行研修与进修等,实现自身专业水平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并与社会发展步伐联系在一起,明确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方案,特别是高中地理的学科研究,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了解新课改的内容与方案要求,促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与安排的教学模式。教师务必要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增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方法,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在地理学习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积极开展学生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究,获取的知识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培养,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新课改的目标。

二、 创设出高中地理的情景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对现代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实施最佳的教学方法,并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改革,不断增强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教学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关键就在于对最佳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并不是盲目选择,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学校的教学条件等进行合理安排与筛选。也就是说,在选择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时,要结合地理教学目标,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情况,选择出一些必要恰当的地理教学方法。除了常见的讲授法、演示法之外,还有情景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对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构建出生活式的情景模式,使得学生能在更加真实的课堂中感知知识内容,并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保证学生良好的学生状态。比如,学生对南方的“梅雨季节”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了解或者是真切的体会,教师就可以对梅雨季节形成原因与特征进行分析,创设一定情景,对气旋、反气旋等概念进行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一步步认知梅雨的相关知识点,这样调动学生的个人经历或者是对学生的一些知识储备,能充分保证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营造出良好地理教学氛围,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 实施地理比较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线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不要局限于一种,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可对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充分保证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像在地理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地理比较法,可以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对一些依靠一种教学方法无法很好诠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增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实施地理比较法中,可以与图表展示法、归纳总结法、推理演绎法等结合在一起,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展示出教学实践性,便于一些复杂知识点变得更加简单、易懂,使得学生能更快、更准确的掌握地理知识内容,提升地理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地理比较法与总结归纳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较法与总结归纳法的结合,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并且逐渐形成一定知识认知体系,真正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像在“水的运动”学习中,教师将洋流运动知识进行总结,比较寒流、暖流运动的不同形成因素,同一个性质洋流在不同半球、不同风带作用下,其运动方向變化等也需要进行比较与归纳总结,在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增强学生对水的运动知识进行理解。

四、 总结

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一线地理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持续研究,保证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确保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形成,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储备,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瑞国.新课改对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86.

[2]刘昱萱,翟禄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07):127,129.

作者简介:

张彦红,中学二级教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合作二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创新高中地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谈制冷专业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绘本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