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树人 德育固本

2018-02-07朱小明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将德育教育放在了教育的重要位置,而数学作为较为关键的基础学科,也应重视对德育教育的把握和渗透。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数学课堂当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德育;德育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规标着我国新时代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我国将德育放在教育事业体系里的根本原因之一。作为新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的渗透德育教育?本文介绍了一些较为容易实施的对策,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 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具备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平常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伟大事迹,向学生介绍我国有史以来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和突出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和高尚品格。例如:生活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广博的数学家祖日恒(祖冲之之子),提出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著名体积公理,并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而17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超过了一千一百多年的差距,才在他的《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提出这一公理,由此可见当时我国数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公元1261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当中提出了沿用至今的“杨辉三角形”,相对于法国数学家巴期卡(1623—1662)在1653年才演算出并使用这一“三角形”来说,中国真是早了太多太多。在近代,苏步青教授的传奇事迹为人所熟知,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牛娃成长到数学巨匠,在微分几何上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不仅在国际上很有威望,他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著作还获得了国家科学奖。在当代,在国际奥赛的比赛场上,来自我国的中学生,自参赛以来名次一直位居前列,尤其是在1997年的第38届国际数学奥赛的赛场上,以夺得六枚金牌的优异成绩领先世界,但是在1998年的39届国际数学奥赛的赛场上中国内地的选手们并未参加,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定的比赛地点是在台北,有台湾的同胞参加比赛,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通过在课堂教学当中对爱国素材的合理利用,能够很好地在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们在这样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的氛围下去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二、 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新时代优秀青年

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课程规划,还应适当的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课下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在此期间不仅使得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通过寓教于实践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師教授“统计”这一课程时,可以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一天要使用多少个塑料袋?一周要使用多少个塑料袋?一个月要使用多少个塑料袋?塑料是一种不易被降解的材料,大面积的使用使得如今的塑料污染十分严重,这样想一下,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塑料的危害,从而在统计的过程中就会自觉自愿地站在保护环境的行列里来。除此之外,数学德育的方法不仅仅如此,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伴随着教育的始终,与教育的各环节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坚持耐心的引导学生和发现学生的培育点,将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就一定可以达到德育的目标,培育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三、 加强数学底蕴的学习,为德育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在这一方面,为我国大部分教师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创造条件,促使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教师在讲授数的概念、数的发展时,要联系时代背景进行讲解,也是由于无理数的发现,使得数学家希伯期被残忍地杀害;而数学当中复数集的构建和发展,更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摸索过程。在解答函数问题的过程中,有着变形转化、分离组合、构建不等式、裂项等解题思路。中学的数学学习当中,着重强调学习的是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整体思想、反证法、归纳法、分析法等,只有通过这些零碎的、较为复杂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转化,才能真正变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德育的过程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并且要有明确的导向目标,而不能过分的强调德育的目的和作用,否则会变得过于表面而得不到深层次的教育目的。我国的德育教育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让受教育者体会到道德思想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同时德育教育应具有持续性,践行教育为本的百年大计。

参考文献:

[1]杨原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及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2(18):18-19.

[2]范晓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初探[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8):9.

[3]石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2):00262.

作者简介:

朱小明,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