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模式肾友会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8-02-07李岚绯曹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随访腹膜透析

李岚绯+曹芳

【摘要】 目的:探讨PBL模式“肾友会”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持续行腹膜透析的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按照传统的肾友联谊会随访模式进行,观察组50例采用PBL模式的“肾友会”进行,以患者为中心,在“肾友会”之前做好详细的教育计划,如收集问题库、评选透析达人等,针对问题库进行小组讨论,透析达人经验分享,主题讲座、知识抢答、医护互动游戏等活动形式比较采用不同肾友联谊会随访方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否提高。结果:观察组中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发生率、出口处感染率及心衰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磷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育模式的“肾友会”为医患之间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主动的学习氛围,对腹膜透析患者完善自我认知,增强自我管理信心,提高从医行为是有效的。

【关键词】 PBL; 肾友会; 腹膜透析; 随访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59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118-02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1]。在腹膜透析“肾友会”中以腹膜透析患者或家属对腹膜透析基本知识的认知、并发症处理、营养不良等存在问题为基础,通过肾友联谊会的形式,以患者为中心,在专业医务人员或内行患者的帮助下完善自我认知,增强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信心,提高从医行为。笔者所在科室将PBL模式“肾友会”应用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取得有效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持续行腹膜透析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神志清楚,有自理能力,沟通正常;(2)长期在笔者所在科室腹膜透析门诊进行随访的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将100例对象分为两组,入选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参加科室专科护士腹膜透析术前、术后健康教育指导及考核,观察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肾友联谊会随访模式进行,即授课组医务人员按照以往授课模式将居家腹膜透析常见问题进行多媒体授课,所有患者的随访频率按照腹膜透析患者分级管理随访频率进行常规随访[2]。

1.2.2 观察组 采用PBL模式的“肾友会”进行,在“肾友会”之前护士长做好详细的教育计划,如授课内容、讲者、时间安排等。授课内容征求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QQ平台上进行,同时依据随访QQ群平台上大家经常讨论及疑问的内容进行问题库的设置,增加患者学习的热情,以问题参与解决的方式进行,主要解决如下问题:(1)如何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2)如何预防腹膜炎的发生;(3)腹膜透析专科检验标本如何留取;(4)腹膜透析患者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5)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判断标准有哪些;(6)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对策;(7)如何做好高磷血症的饮食管理;(8)高钾饮食如何管理;(9)如何防止心衰的发生[3]。课程设置好后发布在随访QQ群平台上,让大家预先学习、了解相关问题,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并带到课堂进行讨论。课程时间设置为每2周开设一次,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次授课30 min,讨论30 min,5 min同伴教育,4个月为一期。PBL组成员由主任医师、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共同组成,授课者对共性、争议问题进行分析、澄清[4]。课程实行签到制,课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情况追踪。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并发症评分、血清钙等电解质水平及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并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笔者所在医院出院满意度随访调查表,包含医务人员态度、提供健康教育内容、用药指导、及时得到帮助等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发生率、出口处感染率及心衰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及并发症评分、教育程度、报销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研究方法的干预后,后期随访中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磷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干预措施是有效的。持续性腹膜透析自我治疗的特点和门诊治疗的必要性决定了加强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管理的重要性,随访管理是腹膜透析患者全面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6]。PBL教育模式的“肾友会”为医患之间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主动的学习氛围,对腹膜透析患者完善自我原有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信心,提高从医行为是有效的。观察组中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发生率、出口处感染率及心衰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随访的时间不够,及患者一些不可控制因素有关,但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在患者年龄、报销方式、教育水平及一些基线数据上做了努力。endprint

近年来,随着新型腹膜透析管路连接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益增多[7],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居家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时间需要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非常重要[8]。PBL教育模式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网络平台为桥梁,建立QQ腹膜透析患者管理组,将入群的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5组,评选1名小组负责人,5名负责人组成管理组,负责QQ群内需求反馈等。同时QQ群内建立腹膜透析健康教育资料文件库,及时上传、更新腹膜透析健康教育资料,编写《居家腹膜透析指导手册》,针对居家腹膜透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100多个问题,供QQ群腹膜透析患者随时查阅、学习。患者主动学习及配合医务人员来解决腹膜透析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患者积极发言讨论,进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高腹膜透析生存质量。

“肾友会”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传统的“肾友会”是由医务人员分发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等方式进行,此外医务人员按照自己的思维将健康教育内容灌输给患者,忽略了实际情况及患者个性需求,患者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状态,加之记忆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不尽人意[9]。PBL教育模式的“肾友会”以患者的问题为基础,选择患者感兴趣及居家腹膜透析常见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接受、理解能力进行评估,并对有争议的问题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讲解,对患者的发言进行点评,使患者对原有知识更加完善,处理问题更加正确,从问题的呈现到问题解决的这一个完整过程使患者真正掌握腹膜透析常见问题的处理及相关知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应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患者失去求知欲望及热情。PBL教育模式重点为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PBL教育模式中应用实例分享,评选透析达人,让透析达人在“肾友会”上进行经验交流,用激励的方式不断让其他患者树立信心。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者证实,以同伴支持教育为主导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10]。

通过PBL教育模式的“肾友会”也是不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过程,在组织课程及讨论过程中深化了专业内涵,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得到了体现。“肾友会”通过主题讲座、知识抢答、医护互动游戏等活动形式,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医护与患者间的距离,提升了信任度,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7,21(12):48-49.

[2]孙柳,苏春燕,孙庆华,等.门诊腹膜透析患者分层分级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75-76.

[3]蒋纯.PBL教学模式在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109-2110.

[4]王东晖,刘志宏,任可,等.以血液净化医护团队为核心创办“肾友会”的实践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33-35.

[5]章广云.PBL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7(2):131-132.

[6] Plantinga L C,Jaar B G,Fink N E,et al.Frequency of patient-physician contac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are and achievement of clinical performance targets[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5,17(12):115-121.

[7]陳香美.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12.

[8]曹芳,李岚绯.SMART原则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门诊体系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64-1665.

[9]陈瑜,曹芳,詹晓芳.改变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影响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6):991-992.

[10]张娃莲,周卫娟,郑姗姗.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7-38.

(收稿日期:2017-06-16)endprint

猜你喜欢

随访腹膜透析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及半年随访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数字X线摄影床边胸片特征及疗效分析
腹膜透析导管破裂3例保守处理过程及分析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梅毒诊断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