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8-02-07张海
摘 要: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育活动能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
关键词:美育;人;全面发展
美育不仅仅是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产生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并获得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进步。美育不仅着眼于美的领域,而且可以把美的原则运用到德育、智育、体育等领域,它对人的道德修养和智力开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美育的目的
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说:“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由此可见,陶情养性,诉诸人的感觉并作用于情感,正是美育的目的和本质特性。
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德育、智育、体育是互相协调、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精神培养,人格的完善完美起着综合作用。
二、 美育的特点
(一) 寓教于直观形象
美育是形象化的教育,即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人和教育人。美育的这一特点,是由美的事物特点所决定的。一切美的事物一般都有美的形态。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乡村山野,烟雨楼台;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音乐,一出戏剧,乃至怡人的穿着,优雅的举止,崇高的心灵。不论是有机体,还是无机物,不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以其美的形态赏心悦目。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欣赏和享受各种事物的美并产生美感时,总是以直觉的形式进行。正是在各种直观形象美的陶冶中,人们的情操得以涵养和升华。
(二) 寓教于情感愉悦
美育是情感教育。它是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的情感,在受教者亲历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进而获得心理满足和性情陶冶。因此,情感是美育的动力和中介。人们常为宝黛悲剧而叹息,也因窦娥之怨而扼腕;为贝多芬扼住“命运”之喉而激扬,也为“蓝色多瑙河”而沉醉。在这种沁人心腑的情感激荡中,人们赏美而又知其善,知美而又得其真。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往往怀着强烈的精神渴望,浓烈的兴趣,以自由自在的心境和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教育。
(三) 寓教于潜移默化
美育是潜移默化、逐渐熏陶的过程,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在多种多样的美的事物的感召下,人们的性情自然而然受到陶冶,人们的精神品位会不知不觉地得到升华。人们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当阅读一部感人的文学名著时,你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作品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经历,品味作品蕴含的人生意蕴,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對作品的艺术形象加以丰富和再创作,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得到某种启示和教育。这正是艺术美对人的熏陶、浸染的过程。
三、 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美育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作为个体的人,不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发展和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因此,对人的教育应该从整体着眼。如果片面强调一方面,其发育就会失去平衡,一些潜在的机能也会逐渐丧失。当前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在学校很少有时间过问自己,更没有精力和条件在美育中陶冶情感,开拓眼界。其直接后果是,学生在儿童时期曾萌发的许多趣味和幻想都被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变成了“书呆子”。到了成年后,他们往往把自己封闭在职业性的小圈子里,看不到甚至根本不愿看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有的甚至迂腐、僵化、痴呆,对社会和时代的飞速变化缺乏应变能力,连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变得单调乏味。这些人表面上似乎受到了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但事实上缺乏活力,缺乏激情,缺乏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整体知识,不能与和谐、平衡、有机变化的自然界和社会契合交流。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因此,可以说,美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二) 美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现阶段,在美育与智育间关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难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中,相关教育人员往往过于注重知识教育,而大大忽视美育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美育属于感情与理性之间进行协调统一的系统化教育形态,相对来说,与倾向于逻辑化与理性化的教育形态,例如数学教育、物理教育以及化学教育等进行比较,其更加偏于感性教育。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的过程中,知识教育成分更多,实施美育教育的时候,则更加重视情感以及意志方面的教育。实质上,美育以及智育两者是不能够相互替代的,需要两者兼顾,从而确保知识与情感两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此外,美育与智育具有相互促进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就人类创造力而言,其不仅包括理性思维能力,而且还具备较强的感性思维能力,是直觉与思维的高度融合体。所以说,在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强化学生理性教育,而且还必须要注重美育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 美育可以完善以及巩固道德教育
人们一般是在自由感受审美的过程中实现道德教育的,审美境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们的欲求,做到宁静致远,使其时刻拥有高尚人格。从美育目的上进行分析,最终目的在于树立人们的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明确定位,加强自身自由天性的培养。实质上,美育期间,需要实现道德感、理智感以及美感之间的相互融合,而且美感能够将三者进行紧密联系起来,增强道德行为动力。此外,美育与德育既具相通的关系,又具有相互补充与促进的关系。总体而言,美育属于德育的深化,可以促使人们脱离世俗,彻底抛弃低级趣味,进而追求高尚生活。
四、 结语
美育在人格的形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总体精神面貌。美育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品格。
参考文献:
[1]袁济喜.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朱光潜.谈美感教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张海,甘肃省武威市,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