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本质就是孤独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2018-02-07
作文君
美学家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跨越了十年,在华人世界创下了畅销百万册的纪录,它成了“孤独美学”的代名词,也早已成为一代人的文化经典。有人在字里行间看到了孤独,也有人看到了精神烙印。蒋勋的书,一直备受三毛、龙应台、席慕蓉、林青霞、靳东等人的推崇,三毛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力赞美蒋勋的文字,女神林青霞视他为“偶像”,称他为自己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他一直用温柔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在这本书中,蒋勋创造了孤独的美学,描写了亿万人内心孤独的感受,从明星到学者,无数读者从他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尤其当读者独立面对世界之后,再来读这本书,可能会更深入地体会蒋勋笔下的故事所带给我们的慰藉和力量。
作者简介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蒋勋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毕业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曾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社长。他著述颇丰,主要有《孤独六讲》《舞动白蛇传》《给年轻艺术家的信》《天地有大美》《美的沉思》《多情应笑我》《今宵酒醒何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等。
除此,蒋勋曾得过台湾全省小说比赛第一名、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以及吴鲁芹文学奖。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曾经做过广播节目《文化广场》,此节目由台湾警察广播电台播出,相当受好评,获得了1988年的金钟奖。
作品介绍
《孤独六讲》讲述了孤独的美学,这本书认为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處。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全书分为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每一种孤独内核都有作者上下求索的故事,生动且有趣。他对生活看得很淡,认为平淡是真,却极其尊重个体的生命,认为生命必须丰富、多姿。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他要用文字把这姿态记录下来,并告诉我们如何与孤独的自己相处,或者如何从与孤独的相处中变成更好的人。
精美篇章1
自序
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
二○○二年台湾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
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
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也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
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
我看到暴力者试图以枪声打破死寂,但所有的枪声只是击向巨大空洞的孤独回声。
我听到革命者的呼叫:掀翻社会秩序,颠覆阶级结构!但是,革命者站在文明的废墟上喘息流泪,他彻底知道革命者最后宿命的孤独。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徒劳无功吧。
我的《孤独六讲》在可懂与不可懂之间,也许无人聆听,却陪伴我度过自负的孤独岁月。
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二○○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小编感触】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境地,孤独考验了我们,成全了我们的成长,在作者笔下的孤独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可以很勇敢,也可以很脆弱,却从未放弃过自己。
精美篇章2
生命的意义
生命真的有意义吗?儒家文化一定强调生命是有意义的,但对存在主义而言,存在是一种状态,本质是存在以后慢慢找到的,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本质,除了你自己。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必须先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
在七十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存在主义是非常风行的哲学,不管是通过戏剧、通过文学。例如当时有一部戏剧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两个人坐在荒原上,等待着一个叫作Godot(中文译为戈多,Godot是从God演变而来,意指救世主)的人,到戏剧结束都没有等到。生命就是在荒芜之中度过,神不会来,救世主不会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没有来。我们当时看了,都感动得不得了。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为生命是有意义的,父母、老师等所有的大人都在告诉我们这件事,包括我自己在当了老师之后,都必须传递这个信息,我不能反问学生说:“如果生命没有意义,值得活吗?”但我相信,我如果这么问,我和这个学生的关系就不会是师生,而是朋友,我们会有很多话可以讲。
如果你问我:“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要活吗?”我不敢回答。文学里常常会呈现一个无意义的人,但是他活着;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用一个变成甲虫的人,来反问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变成一只昆虫,或是如鲁迅《狂人日记》所说,人就是昆虫,那么这个生命有没有意义?我想,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是意义。现代的文学颠覆了过去“生下来就有意义”的想法,开始无止尽地寻找,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都不是最终的答案,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endprint
陳凯歌的《黄土地》里,那群生活在荒凉的土地上,像土一样,甚至一辈子连名字都没有的人,他们努力地活着,努力地相信活着是有意义的,或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意义。然而,不管生命的意义为何,如果强把自己的意义加在别人身上,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我相信,意义一定要自己去寻找。
如果婴儿出世后,尚未接触到母亲前,就被注射一支针,结束了生命,那么,他的生命有意义吗?存在主义的小说家加缪有过同样的疑惑,他在小说里提出,如果婴儿立刻死掉,他会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他问的是生命非常底层的问题。
那个年代我们读到这些书时,感到非常震撼,群体文化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会很痛,你看到所有的报道都是那么荒谬,是谁恶意为之的吗?不是,所以群体文化无法讨论“荒谬”这个问题,而存在主义则把它视为重要的命题。
【小编感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一直是哲学三大命题。关于生命的意义,也是众多文人书写的课题。作者借助其他文学作品的故事,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它对于每个人来说,各自精彩。
精美篇章3
“我”从哪里来
说到伦理孤独,我会从中国的儒家文化谈起。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孤独的,所谓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都是在阐述一个生命生下来后,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对伦理,所以人不能谈孤独感。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如果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
可是,你是否也觉得,儒家定义的伦理是一种外在形式,是前述那种“你只能找一次,不对就不能再找”的那种东西,而不是你内心底层最深最荒凉的孤独感。
“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我想,这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却是事实。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
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
曾经试着去打破禁忌,在母亲忙着准备晚餐时,绕在她旁边问:“我们从哪里来的?”那个年代的母亲当然不会正面回答问题,只会说:“捡来的。”多半得到的答案就是如此,如果再追问下去,母亲就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
其实,十三岁的我问的不是从身体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犹记得当时日记上,充满了此类胡思乱想的句子。有一天,母亲忽然听懂了,她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
这是生命最早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却立刻被切断了。
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我开始变得怪怪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便会找机会来敲门:“喝杯热水。”或是:“我炖了鸡汤,出来喝。”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反而觉得孤独很危险,因为她不知道我在房间里做什么。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但大人却在房外臆测着:这个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出来?
张爱玲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她说,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清晨五六点,你起来,如果不把房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做坏事。以前读张爱玲的小说,不容易了解,但她所成长的传统社会就是如此。跟我同样年龄的朋友,如果也是住在小镇或是村落里,应该会有串门子的记忆,大家串来串去的,从来没有像现在说的隐私,要拜访朋友前还要打个电话问:“我方不方便到你家?”以前的人不会这样问。我记得阿姨来找妈妈时,连地址也不带,从巷口就开始叫喊,一直叫到妈妈出去,把她们接进来。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许多传统小说,包括张爱玲的,都会提到新婚夫妻与父母同住,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存在孤独感。
因而我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小编感触】我从哪里来,大概是每个人在青春时代都会思考的问题。但那时的作者是孤独的,他只好与自己对话,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大人们以为他是异类,人群也在远离他,但作者因此得到了孤独,也得到了最好的成长。
精彩书评
孤独的徽章
□板马小姐
从来都没有放弃对蒋勋这个好人的期待。
他写的文字总是温和的,中国式美丽的,甚至是阴柔的,或者是缓慢的。力量内敛却极有力极深沉,让阅读世界里面生活的人们无法绕开他,就如同日本作家妹尾河童在细致观察生活这个方面做到了所向披靡,蒋勋的艺术评论也是一种登峰造极了。
蒋勋还是那个蒋勋,一头小卷卷发,说话顿挫有致。我很羡慕这个人的知识结构,直接说就是很想把这个样子的头脑装进我自己的身体。他的头脑在我看来是自然生长的,不像有人书读多了越发僵化和脱离现实,而他,灵气了得。看《孤独六讲》的之前和之中,也看他其他的文字,像那本精巧的可爱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知识量饱饱的,字字珠玑,纵然有也还算好看的古老的《历代名画记》,但蒋勋的这本居然可以反反复复快快乐乐地读很久。
回归到《孤独六讲》,我相信它是一本哲学书,因为“这是一个越来越孤独的社会,快速而进步的通信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这里似乎是对人类情感关怀提出问题的环节,我们每个人都急着说话,每个人也都没把话讲完。是不是社会的发展真的应验了人常说的“表面越华丽,内核越空虚”呢!
我在想,我们都在读都在思考,但这是不是都有些流于形式,因为我们心目中的这本书是从书店的文学书架拿过来的,我们都喜欢蒋勋好心肠的文字,可是不喜欢自己被改变成好心肠的大脑。除非,是谁在心里面把它摆到了哲学书架,往大了说,从孤独入手,探索现代社会的出路。美学是哲学。我想到了李泽厚,我觉得他影响了蒋勋。或者呢,这个社会总是会有一批人,总是可以从美学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发展。孤独也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可以选择的美妙的生活方式。逃避不是办法,因为逃避不了。
蒋勋说: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对啊,如果不能对自己坦诚相见,何以面对芸芸众生,何以潇洒地活一辈子呢。
蒋勋娓娓道来的对孤独的注解让人心中越发清净明亮,关键是被放慢了生活进展的速度,有了停下来看世界的机会了,方才发觉曾经没有触摸过的感情,曾经没有体验的片段。既很难讲《孤独六讲》是一部美学论著,亦很难讲是一本随笔散文集,它是一本美丽的书,教人不忍把它当作严肃的哲学,可又不好轻亵它去,把它拿将来只当饭后消遣。好了,不这样空无一物地评说它了,还是回到书本,和蒋勋对话吧。
诸多观点我频频赞同。譬如,在情欲孤独这一章节,认为少时的情欲只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会转化,会以其他方式释放出来,男生通过阅读武侠小说,女生则读琼瑶。想到了许多回忆和建构青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好,《蓝色大门》也好,《我亲爱的爱达荷》也好,他们的桥段均可以在情欲孤独里找到理论基础,孤独的情欲是青春的主题,如果在青春的时候,情欲是热闹的游戏,或者是拈手即得的玩具,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许不会总有勾得起浓烈怀念青春的事情了。再者,在伦理孤独的部分,重新审读了“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被孤立的总是与大家不同的东西,所以有了“法不责众”,所以有了“跟紧潮流”,所以有了“皇帝的新衣”。
语言的力量有时无穷无尽,有时却又苍白得不得了。有谁规定漂亮的花盆就一定要种漂亮的植物,难道孤独的人就不能佩带成功的徽章了么!
这是我微小的大脑读完这本书作出的总结,我明白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需要被理解的,世界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一个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一个生命的宽容与大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