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村年俗
2018-02-07周立新
周立新
在河北邯郸的太行山区,有一个叫固义的村子。从外表看,这个3000多口人的村子并无特别之处,然而这里却有一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久负盛名的传统习俗:捉黄鬼。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全村老少全部出动,一场规模宏大的《捉黄鬼》的傩戏拉开帷幕。其恢宏的气势,神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把人们带进一个散发着古文化韵味的神秘世界。
神秘年俗捉黄鬼
流传了数百年的“捉黄鬼”,是村民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健康和睦的大型祭祀仪式。传说中,“黄鬼”是洪涝、干旱、虫灾、瘟疫等灾异的象征,更是目无纲纪、忤逆不孝、恃强凌弱、无恶不作者的代表。村民们通过捉鬼、打鬼、审鬼、问斩等一系列形式,表达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和睦健康的祈祷和祝福。
固义的傩戏“捉黄鬼”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透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2006年,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捉黄鬼”有四个主角:“大鬼”“二鬼““跳鬼““黄鬼“。其中,“大鬼”“二鬼”负责押解“黄鬼“,“跳鬼“负责带路,全身涂满黄色的“黄鬼”代表疾病和忤逆不道。
“黄鬼”形象突出了抢眼的黄,仅穿黄色短袄、裤衩,全身涂成黃色,四肢各有一把砍入肉中效果的假刀,用鸡血涂抹,鲜血淋漓。 “捉黄鬼”的活动从凌晨开始。由“大鬼”“二鬼”和“跳鬼”以及几十个手持柳棍的年轻人从村里到村外,驱邪捉鬼。当作恶多端的“黄鬼”被捉到后,白天即将进入热闹非凡、规模盛大的打鬼、游街和斩鬼阶段。早晨七八点,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等候的观众,黄白探马在各条街道往复巡视。
除了“黄鬼”,所有的任务和角色都由本村村民承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参与。全民上阵的社火傩戏在村民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分量,实在是超过了春节的。黄鬼被擒,举村欢庆。赛戏、花车、旱船、舞龙等演出队伍早早等候,庆祝吉祥如意。接近正午,黄鬼被押赴刑场,人们开始聚集在宽阔的河道,等候审鬼和斩鬼仪式。
近万人的大聚会,治安和安全最重要,每年这项活动参与维护的警力多达千人。黄鬼也在欢呼声中被消灭了。黄鬼得到严惩,正义战胜邪恶,也象征着人们战胜疾病和灾难,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全场沸腾,鞭炮齐鸣,万人呐喊欢呼。
小山村的元宵社火
如今,城市的年味越来越淡,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却还保持着延续多年的传统习俗,吸引着很多城里人去乡下寻找年味。元宵节期间,河北邯郸太行山区的不少古村都要自发组织和表演精心准备的节目,包括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热闹的元宵节社火唢呐齐鸣、锣鼓喧天,整个山村沉浸在一片喜庆和祥和的气氛中。
山村的元宵节,沿袭着古老的习俗,透射着纯朴的民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乡野泥土的味道。山里人春耕、夏长、秋收、冬储,一年四季不停地忙碌,少有安逸和娱乐。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放下手里的农活,享受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他们或演或看,亲身融入传统的社火节目中。
山村的广场就是一个大舞台,没有帷幕,没有主持人和华丽的解说,一个个节目在紧密的鼓点中轮流上场。广场既是舞台也是游乐场,爷爷奶奶驾着旱船表演,孩子们和狗狗在他们身后快乐地奔跑。所有的演员来自村民,上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下有幼稚的孩童,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肺腑的笑。
村口装饰着用松枝和灯笼搭起的彩门。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装扮好等待出场,给乡亲们表演助兴,年轻人表演复杂的布阵,锣鼓队简单至极,却敲打出默契铿锵的鼓点。山村的元宵节社火,不仅是乡亲们祈祷和庆祝的仪式,也是村民们互帮互助,和睦团结的桥梁。台上的搭档,或是邻居,或是亲人,他们配合默契,互相包容,共同烘托出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
午后的阳光,把演员们和手里的道具拖出长长的影子,山腰上的古寺里,舞龙的年轻人和年长的锣鼓手,正在喜气洋洋地舞动着。七大姑八大姨们踩着音乐舞起了欢快的秧歌。阳光下,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的村民,偶尔还有三三两两的群众加入进来。社火表演持续了很长时间,演出散去,还有很多人不愿离去,在大鼓前恋恋不舍。
夜幕降临,村边的九曲黄河灯璀璨如昼,舞龙、舞狮子队伍纷纷登场,跳出新一年的和和美美,村民们转九曲,去百病,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和睦安康。
当最后一片礼花落下,小山村热闹的元宵社火正式结束,大家各自散去,留下了空旷寂静的小广场。镜头里定格的缤纷画面,记录下乡亲们的那种投入、那种忘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