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2018-02-07谢明生曾桂芳肖武周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谢明生+曾桂芳+肖武周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复杂性肾结石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两组,每组45例,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复杂性肾结石一期清除率、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复杂性肾结石一期清除率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一期清除率,缩短术后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 超声碎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026-02

复杂性肾结石是患者肾脏腔隙内出现的以鹿角形、马蹄形、铸型等为主,合并肾积水等的结石,采用传统开放式治疗创伤大,术后容易并发出血、肾积水和感染等[1-2],需寻求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本研究探讨了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复杂性肾结石患者9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两组,每组45例。开放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1~72岁,平均(42.57±8.42)岁;中度肾积水、重度肾积水分别为26例和19例。鹿角形、马蹄形、铸型结石分别18、12和15例。治疗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42.45±8.85)岁;中度肾积水、重度肾积水分别为25例和20例。鹿角形、马蹄形、铸型结石分别18、13和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进行治疗。全身麻醉后穿刺定位结石位置,俯卧位,垫高患侧30°,用3.5 MHz扇扫或穿刺探头,先进行B超检查,明确结石情况、肾积水和肾脏大小情况后选择合适穿刺点,一般在肩胛下角线至腋后线或11肋间、12肋下。将18G穿刺针进入腎中、下盏或直接对结石部位进行穿刺,溢出尿液后将导丝引入,退出穿刺针,用筋膜扩张器顺导丝逐号扩张至F20,将经皮肾镜推入镜鞘,插入镜芯找到结石。用第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设置气压弹道10~12 Hz,设置超声能量80%~90%。对硬度高的草酸钙结石先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成为小碎块后用超声系统将粉碎结石吸出。对硬度较低的结石,用超声系统或气压弹道超声双系统粉碎和清除结石。若较大碎块进入到输尿管中则用F8/9.8输尿管镜进入上段输尿管碎石,最后将F6双J管顺行置入,退镜置入F16~18肾造瘘管,术后复查,若无结石残留将肾造瘘管拔除。术后1~2个月可将双J管拔除[3-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复杂性肾结石一期清除率、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5.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复杂性肾结石一期清除率比较

治疗组复杂性肾结石一期清除率93.33%(42/45),明显高于开放组的 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80,P=0.011)。

2.3 两组患者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术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肾结石为发生在输尿管、肾盂和肾盏等部位的结石,根据结石不同成分,可将其分为尿酸、磷酸钙结石和草酸钙结石、嘌呤结石等。其中复杂性肾结石是指肾脏腔隙内出现马蹄形、铸型、鹿角形状等结石,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对肾脏组织和周围组织会产生牵拉,若结石体积较大和术中操作不注意,会损伤肾盏,增加并发症,影响术后泌尿功能[5-6]。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超声碎石术是复杂性肾结石治疗有效方法,但单一手术治疗均有缺陷,单一超声碎石效率低,对质地较硬和体积较大的结石效果差;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效率高,可缩短碎石时间,但无法有效清除结石,结石取净较慢,手术时间长[7-9]。endprint

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综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和作用,克服两者单独使用的缺陷,可满足复杂性肾结石不同硬度结石碎石需求和取石需求,缩短碎石和取石时间,促进整体手术时间的缩短,还可提高结石清除率[10-12]。

本研究中,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复杂性肾结石一期清除率明显高于开放组,治疗组出血、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减少组织损伤、肾积水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一期清除率,缩短术后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颜伟,李慧峰,吴振启,等.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64-67.

[2]郑保良,孙国庆,宋瑞彬,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15-116.

[3]陈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50-151.

[4]潘惠颜.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8):3993-3994.

[5]李俊谕,余永晟.经皮肾镜应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5):80-81.

[6]何如钢.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療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33):3541-3542.

[7]段晓波,李令勋,代庆德,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1):98-99.

[8] Bryniarski P,Paradysz A,Zyczkowski M,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and 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renal stones more than 2cm in diameter[J].Journal of Endourology,2012,26(1):52-57.

[9]王晓庆,胡敬海,芦志华,等.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出血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1):19-23.

[10]邵开运.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38-41.

[11]牛超,廖邦华,罗德毅,等.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68-874.

[12] Akman T,Binbay M,Ozgor F,et al.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nd retrograde flexible nephrolithotripsy for the management of 2-4 cm stones:A matched-pair analysis[J].BJU International,2012,109(9):1384-1389.

(收稿日期:2017-0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