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修行,无隐士

2018-02-07邓郁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终南山人物周刊隐士

邓郁

“可能我不应该写 《空谷幽兰》 这本书,”谈到非修行者大量涌入终南山,比尔·波特开起了玩笑。“可他们还是会发现终南山”,波特说,“如果我是一个隐士,我会搬到后山。如果后山被打扰,我会搬到后山的后山”

“《空谷幽兰》打破了山里的宁静。”

从11年前此书一版至今,出版发行二十余万册,创造了小众文化书籍的奇迹。西安隐士协会的副会长心一曾经对该书作者、美国人比尔·波特颇有微词。不光因为此书引发国人对终南山的寻访热情,对后来的大批住山者或有“推动”之效,也因为波特对于隐士的选择、理解,与中国文化传统的隐士定义不尽相同。

2014年,年过古稀的波特应《隐士》纪录片拍摄团队邀请,重返这座为他带来毁誉的灵山。西安摄影师陈团结所著《终南访禅》书中写到,心一与波特同行三日,对其印象由此扭转。

心一眼中的波特,登山时穿一件黑色T恤,脖子上围一条红布条——专用来擦汗,肩膀上背了一个黄色朝山袋,上面绣着一个“禅”字,出自柏林寺的净慧法师。他手上还拿了根很普通的木棍,嘉午台兴庆寺的住持昌志法师看此棍又旧又细,就说送给他一根雕刻很好的鸡骨头木,还有龙头。波特说:“对不起我不能要,它跟了我二十多年了,是老朋友。”波特介绍,这是1993年在杭州飞来峰采的一根榕树枝,很轻,很好用。

波特佩服修行者,但他自己爱喝生啤,爱泡澡,念念不忘西安的烩麻食。而在探访他所熟悉、敬重的中国古代诗人路上,他走到哪里,都会掏出随身带着的威士忌,与这些伟大的诗人隔空对饮。2014年在终南山,得知他多年前的知交继承法师圆寂,他找到法师塔,焚了三炷香,嘴里念叨:继承法师,愿你早日成佛。

那一回,在悬崖旁的观音洞,波特没能叫开洞门,据说里面有人闭关,波特说,寻人不遇,一切随缘。

有人说波特是终南山的守护神,他说这里是他的“家”。心一送给他青瓷釉、底部印有“终南山”三字的茶杯,他一直用着,不时会想到这些朴素的朋友。“中国的隐士过着清苦的生活,却是你见过的最友善、最快乐的人。”

2018年1月初,联系比尔·波特时,他刚刚完成柳宗元全部诗歌的翻译,正在加州尤里卡做有关禅学的演讲。关于苏东坡晚年的新书《一念桃花源》也将于初夏在中国出版。距离他最近一次去终南山,已相隔三年有余。他说无法对终南山隐居者的最新状况做出评论,但他乐于就所知所感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无论身在何处,修行才是隐士的第一要义。”波特强调。

今昔终南

人物周刊:历史上,庐山、嵩山也是中国的隐居圣地。但很多人觉得终南山有仙气,很少其他山具有终南山那种温润和厚重感。你怎么理解他们说的这种“仙气”?

比尔·波特:修行地的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师父。有的师父会选一个地方,带着弟子去。譬如庙宇的后面,抑或500公里之外。对于人们所说的“能量”,我不好确定。我不知道最初的终南山修行人是不是看过《山海经》,我感觉一个地方必须有水、木材,可以种一点点菜,又不可以离城市太远。因为修行人不是完全住在这里,他们需要外面的人来帮忙,给他们钱和米,淀粉和盐。

其实中国99%的山都不适合修行。终南山离城市不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从周代开始,在此地修行便很方便,进退自如。而且终南山的气候很不错。有水,冬天即便下雪,也不太冷。另外,这个山有很多石头,并不是那么容易生活下来。因为修行人不可以跟农夫比。他们会选择有些险峻、艰苦,土质没有那么优良,但也可以种一点菜的地方。

人物周刊:修行的人多了,自然有了气场?

比尔·波特:当然。山的名,不是靠它的高度和美感,而是住山者的道德。终南山不是一个小山,很宽、很深。很多德行高尚的师父、修行人都住过。

人物周刊:中国人是否有对隐士的浪漫化、理想化?你自己有吗?

比尔·波特:当然人们会对隐士浪漫化和理想化,我也不能避免。这听上去就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直到“弹尽粮绝”,天寒地冻。但我遇到了真正的隐士。

人物周刊:听一些隐居者講,像终南山这样可以随意搭建茅篷而无人干涉的现象,恐怕中国也仅剩此地了。所以做深山隐居者,也需要客观条件的配合、允许?

比尔·波特:你住在终南山上,并不能随便盖一个茅篷。当你要留下来,这是游览之外的另一个事情。大家都会知道。做官的人会发现,佛道教协会也会管理。现在终南山(隐士)协会的人会来登记。

我发现,每个修行人住处之间需要15分钟的(步行)距离。因为他们的房舍和种菜的地方面积很小。如果太靠近的话,你用于生活的木材不够。他们从不砍树,都是找已经自然断落、掉到地面的木材。

人物周刊:你也担心旅游业的开放,会影响到茅篷和修行的境况?

比尔·波特:是的。他们需要安静。盖茅篷的人,自己不会吵闹。他们不是为了玩耍而来。虽然新来的人常常修行失败,还是有前赴后继的修行者。参观的话,周末问题会比较严重,游客很多,你会看到许多隐士挂着一个牌子,“(未预约者)谢绝入内”。

人物周刊:你初次寻访终南山时,香积寺住持续洞说,长安县(现长安区)加上蓝田宝鸡一带,约250个隐士。

比尔·波特:我当年去终南山,西安附近的隐士有200个。现在应该有600个,是以前的三倍。

人物周刊:2012年,曾有媒体报道,有5000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这个数字有水分吗?

比尔·波特:哪里有5000?乱讲。可能整个中国一共有这么多(真正的)隐士。

人物周刊:即使含有水分,涌入者的数目也很惊人。

比尔·波特:对,特别新来的。中国人以前没有办法赚钱、致富,现在许多新的隐士,自身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可是光有钱不够,人还需要别的东西。以前的隐士,一点钱都没有。这是很大的分别。你若想修行,不会随便把钱丢掉,会善用它。

人物周刊:西安的隐士协会,是《空谷幽兰》出版之后成立的?他们起了怎样的作用?

比尔·波特:是的,西安隐士协会是在《空谷幽兰》译成中文以后成立的。我和这个协会的副会长心一见过多次。我的书出版之后,一位企业家表示他愿意出资帮助终南山的隐士,于是他捐给协会能接触到的隐士每人每年100美元,可以用于给他们发放粮食、必要的生活物资等。

人物周刊:重返终南山,隐士的状态有变化吗?你有遇到多年前的故人吗?

比尔·波特:只遇到一位故人——乘波尼师。她是净土茅篷的慧圆尼师的弟子。别人都去世或者下山了。大部分隐士不会一直住在山里,看到合适机会会下山。

他们依然还是盖茅篷、种菜、打坐、念经。没有改变。我写《空谷幽兰》前后,碰到的都是这样的人。不过一开始我以为大部分隐士是男性。1980年代寻访时的第一周,我在山里碰到的隐者确实都是男子。过几天就发现,那儿隐居的女性和男性一样多。不过大部分女子都是两个人。一个师父、一个弟子,有年龄差距,两人也比较安全。男的则多半独居,如果两个人一起,都是修行兄弟。

人物周刊:其他方面呢?

比尔·波特:他们吃得比从前好一点。我去茅篷,发现他们的食物品种和数量都比以前多,以前只有白菜、面条,现在多很多。《空谷幽兰》出来,读者不少,寻访隐士的人也很多。有的寻访者会请隐士当师父,他们会供养师父。有些新来的还无人供养。

还有,二三十年前隐士的教育程度很低,信仰很深。现在,文化程度普遍很高。有很多北大毕业的,也来修行。中国社会改变了,终南山的隐士也改变了。

人物周刊:2017年,我们杂志的记者走访了终南山的部分隐居者。他们进山的目的不一而足,有避世求道、激流勇退的,有专心治学的,还有求医问药、投机致富的……在你看来,这些隐居者,可称得上隐士或修行人?

比尔·波特:隐士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助他人。你说到治学,哪里有隐士要学问?儒家要。道家修身,佛家开悟,这都不是求学问。我碰到的隐士,我都很喜欢和欣赏。但那些投机者当然不算隐士了,他们与修行者南辕北辙。但无论世道如何变,修行不会很快消逝,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部分。

人物周刊:那你觉得这股“纷纷住山”之势,短期之内不会减弱?

比尔·波特:只要还有人从物质至上的生活中醒悟过来,进山、住山的势头便不会消散。

人物周刊:当你听说,2017年的终南山,租金暴涨;连茅草都开始成为热门商品;兴教寺的僧人为了不受滋扰,只能把粪桶放在院子正中……你的第一感受是?

比尔·波特:太可惜。我没有别的话可说。可是,如果你是真正的隐士,你总可以找到一个地方。他们可以去新疆,或者去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现在西安的人太多。可能我不应该写《空谷幽兰》这本书,(笑)可他们还是会发现终南山。社会就是这样子。

如果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终南山和城市的区别会越来越小。我不知道这股潮流还会持续多久,但终南山很大、很深。如果我是一个隐士,我会搬到后山。如果后山被打扰,我会搬到后山的后山。

人物周刊:直接“大隐隐于市”不行吗?

比尔·波特:如果你不先当一个小隐士,怎么大隐?必须要有一个开始的地方。修行人的目的,不是当隐士,而是要修行。当然,修行到某个程度,你需要安静、需要孤独。三五年就够了。如果环境被破坏,隐士们自会找到另外的栖所。但我觉得不应该住在太漂亮的地方。比如华山,游人太多了。

人物周刊:自古至今都有大量人群在利用“终南捷径”,终南山会不会因他们而变得俗气?

比尔·波特:不会。每个人对隐士有不一样的看法,古代有竹林七贤,你认为他们是隐士吗?大家都以为他们很高洁,很了不起。他们也是富甲一方之人,一面修行一面玩儿,他们也做圣人之事,比如玄想,比如道家的养性修真。但他们做不到真正的忘我,像阮籍那样(也有暂时领命,回到俗世之举)。

现在时代不同了。有了摩托车、收音机……许多人喜欢终南山,愿意来此纳凉休闲,或感受风雅,这是正当的需求。山并不单单只属于隐士,大家都可以享受。你总不可能圈一道墻,“你们都别进来。”好处是终南山很深、很宽,它是一个很长的山脉。隐士们可以搬家。

我们现在看到的“隐士”,很多是有不同目标或目的的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隐士一定全是修行人。

人物周刊:那么做一个隐士、修行人,是否需要门槛?要做什么准备?

比尔·波特:这是修行人和师父来确定的。你需要一个既了解修行、也了解山里的人。因为你还要过生活。有的人很会打坐,可是住山不行。上山需要有达人帮你拿主意,下山则需自己决定。

人物周刊:你一直强调师父的引导。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师父呢?

比尔·波特:那些对你微笑的人,就是你的师父。

人物周刊:现在许多住山者都是自己决定,自己行事。

比尔·波特:因为他们很自我,他们以为他们很聪明。修行人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帮别人。

人物周刊:对这些住山和将要住山者,我们需要更多的包容,还是清醒和警示?

比尔·波特:不要管他们。他们不是小孩。你就是把他们当作小孩也不行。

“学习游泳”

人物周刊:中国学者是在仕宦的框架中定义“隐”,古代品德高尚的士人隐居不仕则为隐士(部分会重新回去做官)。西方学者则是在宗教信仰的视野中观察“隐”,遁世修行的宗教隐修者为隐士。在你1980年代末的寻访中,中国传统意义的隐士我们没有读到,是你的重点不在于此,还是现实中没有遇到这类人?

比尔·波特:我当时没有遇见这样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见到的所有的隐士都是佛道修行者,我没有碰到一个儒家的修行人。

你知道,自汉代起,那些儒家的书院也多在山里,他们也是在修行。这不是“终南捷径”之意。儒家也有修行习惯。但我在1980年代,没有见到这类人。一个都没有。现在说不定也有儒家的修行者,我不敢说他们是隐士。对于隐士,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我碰到的佛教道教的修行人,不是为了做官或不做官,他们只是看破红尘,要成佛、学道。我是一个外来者,我在寻访时,没有先确定隐士的意义,我只是承认所有住在深山里修行的人是隐士。

他们为什么修行?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目的:帮助别人。而这必须要修行到一个程度才可以。你要帮助淹水的人,你自己必须会游泳。那些住山的隐士,他们就是先要学习游泳。

人物周刊:从你书里的信息,那时遇到的一些佛道中人认为中国不会有真正的隐士。你觉得他们为何这么想?

比尔·波特:我不觉得他们真有此想。因为那个年代,很多人不敢把太多东西讲出来,特别是对外国人。我想他们是不想给隐士带来麻烦,是为了保护隐士。如果你住在庙里,你一定会听到“谁谁修行”的消息。

人物周刊:当时你决定把精力集中在隐士传统,而不是寺院传统。为什么?

比尔·波特:三十多年前,我出版的第一本书,便是寒山诗的翻译。第二本凑巧也是翻译另外一个隐士(石屋)的诗。我一直怀疑,中国还有这样的人吗?或者只是学问很高,并非真正的隐士?于是我便开始寻找。

人物周刊:寒山最打动你的是?

比尔·波特:他很自由、很简单。他不是专门描写风景,月亮、山河如何美,他是把你的眼睛打开,帮你看破。我很尊敬他,很喜欢他。我把翻译他的诗歌当作我的修行。

人物周刊:人们想象,山里的隐士,吃素、修炼,清心寡欲,身体会比常人要更健康,是这样吗?你曾在他们的茅篷、山洞里过夜,感受如何?

比尔·波特:隐士并不总是身体健硕,也会生病,有的人还死在了山里。每次住在他们的山洞里我都觉得挺好,他们对访客很大方,会与你分享他们所有(的物质)。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住在深山寺庙和道观里的修行者,和自修茅篷、住在山洞里的修行者,有什么不同?

比尔·波特:住山里,生活都要自理,菜要自己种,水要自己担。住在庙里,你不用担心吃喝。基本上庙里都有自来水。你不需要做太多,只要诵经便是。还有,庙里人多,会常常讲话。住茅篷和山洞,便只有你一个人,从早到晚如此。

人物周刊:那,在一个破败的茅篷,和在一个条件更优越、更舒适的房子里修行,(修行)质量上有没有高下之分?

比尔·波特:漂亮茅篷的好处是,你不用去住山洞,这不见得不好。我不想对此批评。因为你不一定要破烂的房子才能修行。住破茅篷的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盖一个好房子。适合自己就好。

什么是好的、不好的修行?我没有办法回答。没有一定之规,每个人都不一样。

人物周刊:网上有人描述,闻到过隐士茅篷的异香,看到有仙人飘走、山洞里有鬼影等等,你相信这些吗?如何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比尔·波特:我从来没闻到过茅篷的什么异香,也没见过那些神秘的现象。隐士们过着最普通的生活。城市里的人才过得光怪陆离。当成为修行者之后,他们会忘记宗教,更不用说科学这回事了。

人物周刊:你是否感受到隐士的德行高于一般人?

比尔·波特:他们不吃肉、不喝酒、不结婚,对钱一点都不关心。非常朴素。(笑)可是说德行,这不容易比。我只能说,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好人,但我们的缺点太多,总是想要太多东西。必须要这个、那个,要和哪个女孩子在一起……

人物周刊:隐士们的痛苦来自哪里?

比尔·波特:大部分的痛苦都发生在新来隐士身上。你要知道,你刚来住山,农民不会管你、不会帮你。

许多人来山上,并没有好好准备,只是有着修行的冲动便奔来了。但真的当隐士,会好好做准备。我在美国演讲时讲过,中国的隐士们是在读宗教修行的博士班(比喻)。没有大学毕业,你不可能成为博士。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山上的生活。大部分隐士会住个三五年,少数能待10到20年。但很多新来的,一个冬天下来便受不了,会发疯。

人物周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花了好几年寻访隐士。一一问道于他们时,你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他们的回答,有没有解开你的疑惑?

比尔·波特:没有。我没有想当记者。我走访的时候,就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他们想说的话。不需要他们一定要回答什么。他们如若想谈论修行,当然好。没提也无所谓。我只是很钦佩他们,想认识他们、跟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其实他们对佛法和道学了解很多,但住在山里的人,不会有很多话可说。只有城市里的人,会一直聊个不停。

人物周刊:注重冥想和自省,是山居隐士们最重要的功课?

比尔·波特:当然。若不打坐和冥想,为什么要过那么辛苦的生活?山上的打坐,与城市里感觉不同,自省程度更高。因为没人打扰你。万籁俱寂时,就好像整个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你当然可以住在茅篷,却不打坐。但不会太浪费了吗?

人物周刊:如果真正的隐士意识到自己思想的价值,而决意不为外人道,你会觉得可惜吗?

比尔·波特:思想只有对我们自己才是最有價值的。不过“隐士不与外人道”并不十分准确。他们只是不告诉那些对他们只是充满猎奇、又从未修行过的人罢了。

人物周刊:隐士与犬儒主义者的分别在哪里?

比尔·波特:隐士自足,而犬儒者不甘。

人物周刊:隐士们是否关心当下社会的发展?

比尔·波特:他们了解世界的运转,只是对身外事没有兴趣,更关心自己的内在。

人物周刊:隐士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比尔·波特:当隐士就是承担责任,他们不是逃离者,是最有承担、愿意利他的人。城市里的许多寻常人并不承担责任。

禅与道

人物周刊:学佛和学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除痛苦、了生死?

比尔·波特:其实并无痛苦可言。但人每每念及,我有这个房子、那个亲戚,有身体、有朋友,如果你觉得这些皆为真,便会觉得痛苦。可是,这些东西不是真的,皆是无常。看破这个,便是禅宗的目标。

不修行的人不会这么觉得。虽然修行人自己可以看破,他们还要帮别人看破。越修行,苦便越来越少,越来越看破。最难的就是,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别人。用方便法门(能随时设教、随机应变,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来帮。

人物周刊:修行是否一定会导致意义的减少、忽视甚至幻灭?

比尔·波特:“空性”(emptiness)的意思是没有分别(编者注:在佛学术语中,离情念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心”)。一个好的社会不会看不起别人,不会有对黑人、白人的不同态度。修行的目的正是帮助别人,消除自我。

如果你的手里有东西,你没法帮别人。你的手必须是空的,才能抓住旁邊的人,才能帮他。修行的目标就是这个——Empty your hands.

人物周刊:打坐时,若有更多的妄念和杂念涌来,如何处理?

比尔·波特:妄念一直有。你打坐,也不可能毫无思想。可是思想出来的时候,你管它还是不管它。管它,你就被它控制。不管,你可以控制它。你可以想出一个办法,把妄想变成释迦牟尼之念,好好用它。

人物周刊:对性格基本定型的成年人,怎么破除我执?

比尔·波特:我不知道。教别人破我执,好像是医生做的事。医生会告诉他们,你需要用哪种药。最好的方法是有一个了解修行者的人,因人而异地给出建议。我在修禅中心,总能看到那些可以开示的师父,他们跟每个弟子有不同关系,给出不同的建议,很了不起。但我只是写书而已。

人物周刊:你追随禅宗多年,禅宗与道家的相通之处在于?

比尔·波特:修行以后,会感觉出二者的通达,但起步很不同。修道教是从修身开始,学佛则是从修心发端。但二者修行到一个程度,便殊途同归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殊异,看你喜欢与适合哪个。我开始不喜欢道教,总觉得修身是妄念。但慢慢发现,修身和修心并无太大分别,且终点一致。

人物周刊:你访问过的薛丰来道长说过,道观的教化肤浅。华山的谢道长说“道教自身发展越来越糟”,而监管净业寺修复的宽明也说过,“佛教自身的情况糟糕”。何出此言?

比尔·波特:修行人并没有变差,但中国有一段时间,寺庙和道观被摧毁,道士和比丘尼没有地方住。可是时代变了,现在的中国人可以信仰宗教,可以修行。我认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呢?(它)影响很大。今天的修行人不再有惧怕,如果有困难可以找人帮助。

人物周刊:今天修行人和场所面临的困境是?

比尔·波特:中国社会现在发展迅疾,很多人有钱,他们便把钱捐给道场、寺庙、道观,这是最大的问题。那么多的财富,如同饮鸩止渴。我感觉很多师父还没有学会如何对待这些钱财。当然不能将这些外来之财完全弃之。但盖一个金碧辉煌的大殿,空调、热水随便……这是一种善用吗?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在于保护修行的气氛。如果我是一个方丈,我会把这些钱拿来帮助孤儿、病人和穷人,不会全帮自己。但怎么去拒绝和使用,这需要一个非常聪明的师父。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

人物周刊:你有和这些住持、方丈或道长表达过你的想法吗?

比尔·波特:我没有好好地表达过。

人物周刊:为什么?

比尔·波特:这太不客气。你正和方丈喝茶,不好意思提到这个,“啊,你这庙里的陈设太豪华,太好了,不应该有那么好……”怎么说,怎么做,都很困难。

“我不是每个人,我就是我”

人物周刊:你说过,外国人很少有看破的观念,中国人有很多。为何?

比尔·波特:中国的历史那么长,从老庄那时至今,人们读书的时候,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而且知道“可以看破”是个好事情。外国人很少听到,他不会以为是好事。我小的时候便没有听过。对中国人,这很容易了解,也愿意接受。

人物周刊:有媒体报道,你曾说过,“在美国,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个儿待着的人,往往都有点神经质。但是,在中国,我发现隐士往往是社会的精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这样吗?能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美国隐士?

比尔·波特:我不记得我说过像“神经质”或者“精英”的话。那些在中国有志成为隐士的人很多来自“上层社会”,或至少是受过教育的人群。美国的隐士,他们不愿与人相处,是厌世者(misanthropes),不会脑子都有问题。有部分美国隐居者,或许真的会疯——也不会比城里的人更错乱。所有对一个群体随意下结论的人,都不足为信。所以请不要把我“张冠李戴”。

人物周刊:美国电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里的男主角为了对抗父母为他安排的生活模式,抵制虚伪矫饰,寻求自由和独立,选择遁入阿拉斯加深山,但最终没法越过阻止他回到城市的涨潮之河,死于饥寒交迫。你怎么看这样的隐居?

比尔·波特:我没看过这部电影,但我想这个年轻人没有为他的人生抉择做好应有的准备,但中国的隐士们,大部分都是做了充足准备的。当然现在那些新来者不一定。

人物周刊:你在台湾的佛光山佛教寺院短暂停留,也在台北海明寺有过修行,后来在安静的山村里隐居,翻译佛经和古诗,生活了许久。其实你也在践行隐士的生活?

比尔·波特:也可以这样说……我很喜欢修行人,可是我不是。我只是个住在家里的人。

人物周刊:你从来不掩饰对热水澡的贪恋、对美好食物的喜欢。

比尔·波特:(纠正)不是shower(淋浴)哈,一定要在浴缸。躺在热水里,好舒服。(笑)淋浴的人,他们比较急,他们要办事。我不要。

如果可以选择,我最想过陶渊明的生活。他的修行之道,我最为欣赏。既很简单、亲近自然,又还有家庭、小孩。

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但我不是每个人,我就是我。你看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去了他的家,他盖的房子是在山脚下,不是深山里,周围还有邻居。他未曾切断和社会的联系,又有独立人格。中国大多数隐士,都只是离开社会一段时间,不太会一辈子。

人物周刊: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一位观念“前卫”的佛教徒。他认为修行者也可以有感官和物质享乐,只要不过分执着(大意)。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比尔·波特:我不认同。只有少数人可以这样——那些修行很久的高人,或是刚刚开始修行的新人。如果大多数正在修行的人这样,不会有什么效果。

我不是一个师父。如果这位仁波切告诉大家说“所有人都可以这样”,那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师父。真正的師父必须针对不同人给出不同的教谕。

人物周刊:对你而言,年轻时的发愿(人生目标)实现了吗?

比尔·波特:我小的时候,父亲很有钱,后来他破产了,家道中落。他富有时,钱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坏人总上我们家。我少年时便看破红尘,财富不是我的目标。上大学,博士也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是想多了解生命的意义。到后来遇到方外之人,打坐修行,发现这就是我想走的路。对我来说,这方面我是很满意的,很顺理成章的。

可是,我走的是一条难一点的路。我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喜欢自己决定什么是对的、不对的。我可能应该走其他的路,但我比较懒惰。看别人,从早到晚都在工作,那么用功。我是慢慢来的。

(停顿一会儿)因为别的路(于我)都不对。唯有修禅是最符合我心的。

人物周刊:佛教讲求无我。中国处在呼唤自我意识、自我觉醒的时期,这与佛法是矛盾的吗?

比尔·波特:对自我的发现和觉醒,就是对无我的发现和觉醒。怎么会矛盾呢?

人物周刊:你是否同意,“科技是越新越好,道德是越古越好”?从古至今,有时破坏性的力量会比同时代建设的力量还要快,那么崇尚潜移默化和静水流深的宗教与修行能追得上吗?

比尔·波特:一个事物的新旧与其优劣无关,但造恶业者,显然比减恶业者要糟糕。给饥饿者膳食,给疾病者医药,给孤独者关怀,给无知者真相,这些作为当比毫无作为要强。而宗教并非能达此功效之唯一。

(资料来源:陈团结《终南访禅——走进隐士的世界》、《问道》、《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感谢比尔·波特先生几度拨冗受访。感谢王双兴、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公司对本文的帮助)

猜你喜欢

终南山人物周刊隐士
终南山别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寻访竹林隐士
隐士的文艺范儿
终南山汤峪的水文化探析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