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入挖掘宁夏社会扶贫文化资源的思考
2018-02-07马珍
马珍
(宁夏社会科学院,银川 750021)
1 引言
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压力大、生态环境失调,是宁夏扶贫工作的主战场。2012年宁夏将扶贫标准由1350元调整为2300元,与国家扶贫标准一致,调整后贫困人口规模达101.5万人,占全区农村户籍人口的25.6%。扶贫标准提高后,扶贫难度明显加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也只有形成全员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才能保证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对宁夏地区社会扶贫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
2 深入研究宁夏扶贫文化,创作反映扶贫精神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能够培养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给人们提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从而使人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舞蹈、戏剧等艺术,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图景。宁夏广大文艺界应以文学、绘画、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形式,大力宣传弘扬全区扶贫开发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唱响主旋律,宣扬扶贫文化。劳务输出被称为农民致富的“铁杆庄稼”,由宁夏话剧团主编的《铁杆庄稼》,就是以反映山区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出大山,开展劳务输出,改善生活状况,摆脱贫困为主要内容的,该话剧自演出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好评。其不仅宣传了人们脱贫致富的实践,更对人们在摆脱贫困中体现的精神和信念进行了宣扬。宁夏作为省级回族自治区,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些文化的影响下,西海固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文化氛围浓厚。西吉被授予中国首个“文学之乡”,成为文学创作的沃土,隆德县则是全民文化总动员,高台马社火被誉为“民间艺术活化石”、泥塑艺术在宋绍兴年间就誉满四方、刺绣艺术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剪纸、农民画艺术和书法更是历史悠久,隆德县连续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西海固地区的文化繁荣与该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劳动实践是分不开的,与该地区扶贫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繁荣农村地区文化生活,以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和扶贫文化的研究[1]。
繁荣农村地区文化生活,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三贴近”原则,多制作和播出农民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节目;通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坚持以优秀、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化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多样化,在农村电影放映上播放一些时代大片和反映积极向上的农村扶贫题材影片;通过乡村综合文化站的建立,鼓励和支持农村民间艺术团体开展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享有快乐的文艺、体育活动和休闲服务,农民的身心愉悦和生活丰富也会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文艺团体的宣传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中央和地方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大力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广泛宣传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营造重视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3 建立宁夏扶贫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宁夏实施了异地安置的扶贫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自然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群众安置在相对平坦的地方,建造统一的住房,配备必备的生活、交通及通信设施。通过这一工程,使贫困地区群众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群众与现代文明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宁夏贫困人口多集中在西海固地区,而西海固地区回族占多数,在扶贫开发中,生态移民工程促进回族文化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但我们也要重视扶贫开发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扶贫文化的研究,建立宁夏扶贫文化博物馆。另一方面,宁夏扶贫开发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为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的新阶段,总结梳理宁夏扶贫开发多年来的经验、成就和教训,将宁夏扶贫开发历史中的动态性的物、资料、文化进行规整,建立宁夏扶贫文化博物馆,为宁夏特色文化的生存和传承营造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文环境,把那些即将丢失的文化收藏起来,对于宁夏今后的扶贫开发和扶贫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4 编写宁夏扶贫开发史
宁夏扶贫开发的历史,是一个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深化对区情和贫困发生原因认识的过程,是结合宁夏实际,贯彻中央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创新扶贫工作的过程。在实施“三西”建设、“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时期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工代赈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产业扶贫到教育、科技、计划生育扶贫、生态扶贫和开展劳务产业,从政府扶贫到实行闽宁对口帮扶、社会扶贫和争取国际援助。在产业发展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了不同贫困带(片)的开发重点。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出“规划到村、扶贫到户”整村推进的扶贫模式。实践证明,这些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符合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从全区扶贫开发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中可以看出,在扶贫这个被赋予现代意义的社会行为中,扶贫过程中既创造出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既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汲取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特质的现代文化营养,还包涵了宁夏人民在扶贫开发中所体现的自强自立、不折不挠的坚定意志和精神风貌。因此,我们要推进全区扶贫开发史的编写工作,用文字记录这段奋斗的历史,这段辉煌的历史。
5 加大对宁夏扶贫文化旅游业的开发
宁夏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独特的自然风光、缤纷的风土人情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条件。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宁夏促进扶贫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是六盘山旅游景区。六盘山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其开发潜力巨大,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回乡风情、灿烂的丝路文化、丰厚的古迹遗存和红色旅游的最佳场所,使六盘山旅游区作为宁夏旅游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及兴旺,必将为宁夏的旅游业开拓更大的市场,为宁夏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六盘山旅游扶贫开发,对提升六盘山区乃至宁夏的整体旅游形象和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0年8月,国家和自治区为加快宁南山区扶贫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并由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款用于景区景点宣传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固原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社会总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但因投入有限,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发展还是相对缓慢,旅游资源优势仍未完全释放,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仍然缓慢。因此,在新时期要加大对六盘山旅游景区的建设,使其充分发挥旅游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作用。当然在开发中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发展旅游业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