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2018-02-07张利峰徐永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

张利峰,徐永华

(金陵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南京211169)

1 校企合作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传统本科高校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供需形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供应出现脱节的问题,为破解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难题,各高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了设置应用型本科专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设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办学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深入度、灵活性还存在不足,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下面本文结合校企合作背景,探讨创新高校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相关问题。

2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介绍

2.1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不尽合理

现阶段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授课人由企业技术人员或者本校教师承担);在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内部)进行等。而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企业技术人员讲授、学生练习以及实践项目为主,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机械,灵活性不高,不利于计算机类以技术为主导专业实践开展,学生被动接受、模仿学习问题比较突出,这与当前提倡的生本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另外,计算机专业涵盖领域的方向较多,不同的专业方向实践内容不尽相同,要完全满足各方向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是非常不易的,甚至不同授课教师对同一计算机应用环境需求也有所差异。除此之外,计算机实践内容应呈体系化,这与当前实践教学内容零碎、片段化存在矛盾。因此,当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也是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

2.2 实践教学中高校与企业管理和合作模式深入度不足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常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其一,校内进行实训教学,高校指派一名教师带队管理,负责整个实训活动,企业的任务主要是指派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这种模式下,管理教师的工作任务量相对过大,往往很难兼顾到教学管理和秩序维护,导致实训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其二,高校将学生派往企业所开设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进行全方位管理,这种模式下,企业前期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往往难以负担相关费用,整个教学实践参与积极性不高,被动合作问题突出;其三,企业接受学生进行企业实训教学,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该模式实践性较高,但往往企业将低级的工作安排学生完成,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甚至出现压榨劳动力的现象。

2.3 当前高校教师体制机制对实践教学影响

校企合作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高校“双师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无论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还是高校派学生校外进行实训,其实质都是双师型资源的利用以弥补传统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不足[2]。而现行的高校教师体制机制仍偏向传统的以理论研究教学为主,这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是不利的,如教师职称评比、现有经费保障、人才模式等现状或多或少影响着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从当前高校教师教师队伍和教师管理体制方面,如何做到创新应用、破除现行体制对师资队伍的约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3.1 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共创校企合作新局面

鉴于现阶段校企合作深入度不足的现状,应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优化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选择,一些规模过小或者技术不成熟的企业不建议合作,从企业规模、技术优势以及人才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选择技术积累丰富、具有人才培养意愿并致力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企业进行合作;其次,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工作实践教学模式,企业方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校方对学生水平、理论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了解,鉴于此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时,应综合二者优势,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培养新局面,打通“教学——科研——生产——就业”壁垒,形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应用以及就业体系,实现企业、高校与学生互利共赢。

3.2 构建差异化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所涵盖的领域相对较多,不同的应用方向技术体系和所学内容都不尽相同,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之后,建议采取差异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由学生自愿选择、企业提供技术方向参考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软件编程中WEB方向为例,现阶段主流的应用方向主要有三个技术体系,Java方向、.net方向以及PHP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进行选择,如选择Java方向,企业可以进行定制化的培养,在公共学习内容如HTML、CSS、JavaScript、数据库等公用技术学习之后,进行Java基础部分、JSP、servlet、spring等框架部分的具体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中常用的编程技术,解决当前高校应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不断提升个性化应用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可操作性。

3.3 重视理论知识体系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

计算机技术无论如何发展,都是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的,只有夯实了理论基础,实用技术才能向纵深发展。以大数据处理开源系统——hadoop为例,其底层架构是以Linux系统上运行的HDFS(Hadoop filesystem)为基础的,而相关主机集群的互联互通又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网络理论知识和操作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才可能对Hadoop技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至于上层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如利用java实现大数据系统之上的数据文件操作,则应重点学习相关的应用技术。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人才实践教学培养除了学习具体应用技术,同时还建议重视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以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4 构建“双师型”校企教师团队,创新实践教学人才评价模式

为打破人才体制约束,国家人社部出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也为“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顶层制度设计。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可以到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学习锻炼,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应用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奠定技术基础;而企业人员可通过兼职的模式在高校进行授课,增加企业收入,无论对于校方还是企业都是非常有益的。甚至企业可以将部分项目交由高校来完成,在教师、企业以及学生共同努力下,实现项目高质量完成,既弥补了高校应用技术的不足,也实现了企业业绩的提升,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实践学习的应用性。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指标,还应综合企业教师、实践教学表现等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

4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从合作深入度、差异化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重视理论知识体系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以及双师型校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达到应用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新局面。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电路与模电教学方法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