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国内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2-07周雷波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6期
关键词:床位养老院养老

周雷波

(山西潞安集团,山西 长治 046000)

1 社会背景

据《2017-2023中国人口老龄化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2017年版)所述,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达6亿。通常国际上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2018年人口走向分析预测》出具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8%。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1.3%。

我国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数目巨大的老龄人口,且中国现阶段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院将成为多数老人安享晚年的选择。

2 我国养老机构现状及述评

养老是一个民生话题,更是一个民生热点。中国的养老思想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出现了专门的养老场所,到唐朝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老制度。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元朝的“济众院”、明朝的“养济院”、清朝的“普济堂”等[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养老行业发展也渐趋明朗。

2.1 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据民政部2017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3590个,比上年增长9.7%,民办养老机构1.25万家,同比增长7.8%,所有养老机构中注册登记的有28710个,与上年持平,注册比仅18.7%。[2]各类养老床位合计约730多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较上年有小幅上涨[3]。

而愿意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又有多少呢?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之老年人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将影响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个体特征、经济因素、健康状况和代际支持为自变量,老年人是否入住养老院为因变量。样本中选择养老院的占比近75%,25%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总体上老年人入住养老院意愿较低。

2.2 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述评

根据以上数据及调查显示,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①行业规范不完善,“无证”养老机构横行。就民政部数据,十五万家养老机构,注册登记仅两万八千家,不足总数的五分之一。“无证”养老机构横行的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对养老产业没有制定出相对清晰完善的行业规范,养老机构无法可依;二是政府对养老产业不够重视缺乏应有的监督体制,致使乱象丛生;三是养老行业投入多回收期长,一些民营资本在前期缺乏对养老院安全设施上的投入,相当一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是因为消防要求不达标故而没有拿到《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②公立养老机构平价实惠一床难求。《生命时报》记者曾做过调查,发现公立养老机构呈两极分化,有床位过千、风景优美、价格高昂、针对国家优抚的离、退休老人或归国华侨设立的“明星”养老院,却也有空间狭小、平价实惠、“一床难求”的普通养老院。在生命时报所报道的人物中,有老人为入住公立养老院整整等了七年,七年之间给不同的养老院打过近千电话,得到的回复几乎都是“再等一等”。③民营养老机构价格昂贵入住率低。民营养老机构,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较之普通公立养老机构,其设施齐全、功能全面,能够以市场为依据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更能满足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优质的服务势必会花费高昂的费用,而且我国的民营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往往超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可承受范围,因此很大一部分老人宁肯选择等待排队进入价格亲民的公立养老院。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仅一成。

3 走出养老行业困境的解决对策

养老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一项任务,现在存在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行业自身三方共同做出努力。

3.1 政府规范养老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保障老年人利益

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与养老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能有效监督实施。法律法规需涵盖养老机构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准予标准以及不达标时的惩罚机制还有取缔“无证”养老机构时老年人的善后机制,从法律层面上保障老年人的根本权益。其次,规范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置条件,包含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规范、医疗护理规范以及环境要求等方面。要求养老机构不仅要重视选址问题,还要充分的考虑消防、通风和内部无障碍交通等建筑内部设计问题,相应还要有与养老相配套的医疗服务,坚持走“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之路。最后,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选择养老机构时,一定要查清机构资质,要核实其有无民政部门核发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提供养老服务业务的营业执照,不具备相关证照的就是非正规养老机构。

3.2 扩大公立养老机构的覆盖范围,加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合作

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困境,在于此类养老机构规模小、床位少、覆盖面积小,要解决这一局面,须与政府协调争取更多的土地资源。养老院的规模设计,在前期要做好充分的调研,调研项目需涵盖老年人数量、愿意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当地经济水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等。

此外,要从老人的需求和服务出发,将公立的资金和资源与民办的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定出养老院可行性报告,全面的分析,共同促进养老行业的发展。

3.3 国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降低养老院筹建及运营成本

养老机构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福利机构,要使之企业化运营,走产业化道路,也并非一件易事。特别是规模经营、品牌发展,更离不开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统筹有效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保证合理、公平、公开的分配,养老产业在用地上要有适当的优先权;其次,养老产业投入大、回报低、利润回收期长,如果没有国家扶持很难吸引到资本投资,国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用上进行相应的税费减免,降低养老院筹建及后续运营成本;最后,还应该在财政支出部分加大对养老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帮助养老机构完善内部的基础设施及必要的安全设施。

3.4 “私人定制”服务内容,根据服务内容层次设置付费层次

养老院的付费标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老人的实际需求以及家庭经济情况设置不同的付费层次。大致地,可将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划分为以下几类。可自理人员:提供床位、家具、一日三餐及各种活动设施、养生(费用另付)、简易体检等。半自理人员:提供床位、家具、一日三餐(喂餐)。完全不能自理人员:提供床位、家具、一日三餐(喂餐)、洗涮、服药、养生,简易体检、病情跟踪等。特护:根据医生安排制定。具体金额须视当地经济水平而定。

4 结语

基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当代中国的家庭结构情况,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势必会成为老年人的不二选择,从中国养老院本身的现状、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中国未来养老机构的发展理应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丰富服务形式,提升养老院机构的软实力,满足老年人情感和精神需要。而如何从“养老”上升到“尊老”“爱老”,将会是各类养老机构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床位养老院养老
养老生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养老更无忧了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