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政区联动管理模式创新开发区与所在行政区统一管理
2018-02-07哈尔滨市编办
●哈尔滨市编办
在哈尔滨新区,一个区域、多个主体,导致机构重复设置、职责交叉、权责不清问题突出。哈尔滨市坚持先行先试,着眼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着力破除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管理效率,推进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与所在行政区实行统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开发区与行政区深度融合、优势叠加,为创新哈尔滨新区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一、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通过推动开发区与行政区资源深层融合、整体再造,进一步挖掘区域发展新动能
改革前,在同一片区域内,既有经济开发区又有行政区,均承担着部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职能,导致开发区与行政区之间职能交叉,部分机构重复设置。为此,哈尔滨市以创新新区管理体制为契机,突出新区“三区一极”功能定位,将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实现开发区与行政区“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一套人马”统筹管理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通过体制调整,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原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并存造成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节约行政资源,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革除了开发区与行政区机构重复设置的弊端;另一方面,推进开发区与行政区实行统一管理体制改革,是抓住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破解体制障碍、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成为创新构建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当头炮”和“先手棋”,为进一步创新新区管理体制,将哈尔滨新区三个片区管理机构与三个行政区(开发区)合并管理、工作机构统筹合设创造条件。
二、坚持推行大部门制改革,通过综合设置党政机构,有效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和减少部门间权责交叉
为有效解决统一管理后工作机构重复设置问题,哈尔滨市以大部门制改革为切入点,主要依据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党的建设五方面职能,兼顾三个区不同特点,将三个行政区和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原党政工作部门进行了整合,对职能相近、关联度高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综合设置党政工作机构。例如,在文教卫生方面,将区原教育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及文化体育旅游局的部分职能整合,综合设置了区教育体育和卫生计划生育局;在党务工作方面,将原区委组织部和原开发区组织人事部、党群工作部等部分职责整合,设立区委组织部,并将区编办与其合署办公;在市场监管方面,将三个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各区分局、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区分局、区物价监督管理局的机构与职责整合,同步划入区商贸部门的酒类流通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组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在经济管理方面,将原由发改、物价、工业和信息化、贸易、商务等多个部门负责的职能整合由一个部门管理。调整后,松北区和呼兰区设置党政工作部门17个,平房区设置党政工作部门16个,三个区(开发区)党政工作部门总数由126个精简至50个,精简幅度60.3%。
三、坚持自加压力、自我革新,通过大力精简党政工作部门领导职数,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
参照哈尔滨市政府工作部门“大处室”改革的做法,对机构改革精简下来的原相关工作部门领导正职对应核定督查专员职数。改革后,三个区共核定党政工作部门正处级领导职数64名,共精简部门“一把手”87名,精简比例为57.6%。通过精简部门领导职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升了行政效率,优化了干部队伍配置结构,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紧迫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坚持推行扁平化管理,通过差异化配置区直部门、功能区和街道职能,进一步强化功能区和街镇管理
一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明确经济功能区和街道(乡镇)的职能配置。强化经济功能区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企业服务等经济职能,推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街道(乡镇)转移,在新区核心区将原区级1771项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类行政权力中的1073项以及公共服务类39项事权一次性下放街道,促进了服务百姓高效化和便捷化。二是推进机构编制资源向一线倾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解决人力资源配置“上下倒置”。为有效解决在简政放权过程中编制不能随职能同步调整、基层监管力量偏弱等问题,我们坚持从严控制、科学测算、合理配置原则,以职责任务为依据,重新测算并为三个区党政工作机构核定行政编制。调整后,共精简下沉行政编制306名,占总编制数的24.3%。一方面,通过编制资源的科学调配,实现了区直党政工作部门“瘦身”;另一方面,将精简的行政编制充实到功能区和街道、乡镇。通过改革,既达到了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有减有增的编制动态管理效果,又补充了简政放权过程中基层一线急需的编制缺口。
五、坚持优化流程、下沉力量,通过创新行政审批和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切实发挥新区“先行先试”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哈尔滨新区要“以负面清单为抓手,推动形成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有关要求,再造政府流程,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全环节简化、全流程优化、全链条无缝化,变“纵向审批”为“扁平审批”,“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的原则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首批将原分散在7个区直部门的业务关联度大、发生频率高的47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办理,实现“三个清单一张网”的行政审批新模式,切实做到企业投资办事“审一次”、“不出新区”。同时,进一步扩大松北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范围,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和力量下沉,在街镇一级实现了“一支队伍管全部”、“一支队伍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