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和价值选择

2018-02-07马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科规律管理人员

马瑛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1 引言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对于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达到繁荣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高校必须要重视社科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培养工作存在缺陷,这一方面导致社科管理工作不规范,使得社科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宣传和推广,另一方面还影响了高校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高校相关领导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将重点放在提高社科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上,从而促进高校社科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和价值选择

2.1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

责任是伦理理论的基础,义务论伦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责任”是全部道德的基础,全部道德是“建立在责任概念之上的”。面对新形势,高校社科管理在强调制度建设、规范学术活动等刚性管理办法之外,还应明确社科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历史使命,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就是努力将以道德形态存在的管理伦理逐渐规范化,成为广大社科研究人员和管理者的价值选择[1]。

2.2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价值选择

2.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靠什么来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靠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社科研究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善恶观、荣辱观来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2.2 树立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的价值观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的价值观,这是提高社科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体系正朝着行政化方向发展,这给社科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社科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欲望性,所以他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环境,以此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管理体系的转变,使得这些管理人员忽视了相关的利益分配和价值取向,导致自身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得社科管理工作缺失客观公正性。因此,在新的背景下,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的价值观,正确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社科管理人员道德行为规范和标准等措施,严格要求管理人员的行为作风,从而使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符合相关的道德规范。

3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3.1 正确认识社科管理要素

要想提高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就必须要正确认识社科管理的两大要素,即社科管理地位和条件,以下从两方面进行对策分析:第一,社科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对于高校社科研究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社科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科管理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使命,所以相关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第二,社科管理条件的控制对于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社科管理条件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科研经费和科研时间。换而言之,要想确保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就必须要把控好科研费用和科研时间,主要是采用专项拨款和延长科研时间的措施,以此为高校社科管理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条件。

3.2 把握好社科管理工作的规律

相对比其他工作而言,社科管理具有特殊性,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中国实际,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揭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此外,作为社科管理人员,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奋发立足岗位做贡献。可见,要想提高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正确把握社科管理规律,但是目前很多社科管理人员在该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导致对社科管理规律的掌握不到位,所以需要重点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高校相关领导需要对社科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健全和完善体现社科管理规律的相关制度,以此来提升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第二,高校社科管理工作要做好对社科管理规律性的宣传,不仅要求高校领导了解其规律性所在,更要让高校的广大师生了解。另外,高校社科管理工作还需要让全体人员认识到违背社科管理规律的危害,从而正确把握社科管理工作的规律。

3.3 端正社科管理的科学态度

除了要把握高校社科管理规律外,还需要端正社科管理的科学态度,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高校社科管理人员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各项管理工作,一方面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从而促进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社科管理人员培训,培训要保证长期性、连续性、有效性,避免流于形式,要切实达到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能够为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搭建广阔的知识平台[2]。

3.4 提高对管理环境的适应性

要想让社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反应。相对比自然科学,社科管理工作中变化的因素较多,所以对管理人员适应环境能力的要求更加苛刻。一旦社科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到位,就会导致社科管理工作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控不到位,从而造成严重的问题。因此,高校社科管理人员要积极积累工作经验,在社科管理工作中及时调整工作态度和工作思路,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3.5 树立良好的管理作风

除了以上对策外,高校社科管理人员还需要树立良好的管理作风,这是社科管理人员素质的基本体现。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存在浮躁的作风,例如不遵循社科管理的规律,而是通过拉关系、找门路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这样的不良之风不仅会影响高校社科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巨大影响。因此,高校社科管理人员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严格抵制这种不良风气,通过树立良好的管理作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社科管理工作要想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要求社科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其社会责任和价值选择,并且通过认识社科管理要素、把握好社科管理工作的规律、端正社科管理的科学态度、提高对管理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树立良好的管理作风等措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确保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社科规律管理人员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社科成果展示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巧解规律
人文社科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