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系统改革教育思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2018-02-07潘延召
潘延召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发展中心,天津300500)
1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中的创新创业观
1.1 注重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黄炎培在对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状况、特点及我国当时教育状况进行长期考察和分析后得出三个方面的区别,即国外的教育,大都取自然,而我国取强制也;另一方面,国外教育大都侧重于个别差异性,我国的教育侧重于整齐划一。(其二曰:彼之教育,大都取各别,而吾取划一也);第三个方面,国外教育侧重于改造,我国的教育注重的是模仿。黄炎培在不断总结和反思国外先进国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对于学生“须绝对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但着重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培养的学生不能“贯于能力,而富于欲望”。他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知识和技能并重”。黄炎培提出的这一系列观点,不仅为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更为我国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注重教育与社会和企业的沟通
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中指出[1],当时的学校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业与技能的训练,提出实施教育者“须随时随地致意实用主义之研究”,加强学校教育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早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社会性本质出发,呼吁办职业教育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根本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运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制度、系统设置上应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模,为应用技术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路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个性化培养、与社会各界联络、开放性等观点,在当今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对于应用技术性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2 应用技术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随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如何在应用技术性大学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以下几点思路。
2.1 顶层设计,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双创教育平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自成立伊始就秉承着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念,打造金牌蓝领的培养目标,着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于2015年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发展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训实践和成果转化等,打造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同时将创新创业设立为学校继国际合作、校企合作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从全校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2.2 提供“个性化”的创业课程
黄炎培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发展学生的天赋能力,把“谋个性之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并将“职业教育”界定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服务”[2]。坚持“以人为本”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原则,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院校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一个良好平台,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走向自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完整精神的真正的人来对待。高等职业院校要“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在提高他们谋生本领的同时,要全面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比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性别和性格等不同,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等。
2.3 完善创新创业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通过将创新创业教学方法融入专业课程中去,借助各个专业的社团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室,深度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时创业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辅导学生的创业项目,打造创新创业的课程系统。
2.4 借助校企、政企优质资源,打造双创教育生态系统
学校通过整合优质校企资源,共同建设双创教育平台,于2016年开展“物流双创职业教育高峰论坛暨教学创新成果展”,论坛以创新创业、物流、匠心匠人为主题,分享物流人在物流产业转型及升级的环境下对人才培养的理解与需求,推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完善平台建设。2017年举行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峰会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双创平台’启动仪式”。通过峰会聚集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就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推进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搭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创平台”,展开深入碰撞和交流,共同打造“政产学研资用一体”的双创生态体系。
2.5 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实训实验中心
学校于2017年8月发布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规划”,预计2018年全部建设完成。该中心通过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融合组队等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将课程、实训和课题有机结合。在课程建设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以真实的项目为导向,组成了8个师生、校企、校校融合的项目团队,进行基于创新思维的课程体系建设;设立了新型机器人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开发(含慕课课程建设)、基于ISO9283标准的机器人性能检测与测评系统开发等8个创新性课题方向,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协作、服务、创新能力,以实际产品化培育为基础,并将孵化1~2个创业团队。
2.6 坚持“社会化”的创业指导,利用优质校友资源及社会企业资源参与创业指导体系构建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能够把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专业人员补充进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形成一支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从而构建较为科学的创业指导体系。应用技术性大学可以邀请优质校友资源以及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员作为学校嘉宾分享经验,使同学们对创新创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创业思想。企业人员参与创业指导后,高校专任教师的创业指导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创业指导课程也要先和企业沟通交流,让企业家参与到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中来,使创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较好地符合市场的要求。
2.7 重视以“敬业乐群”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精神
创业教育是人的教育,仅从社会功能维度考虑创业教育价值导向会趋于功利化。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统一在一起。创业教育要教授学生“谋生”,还要帮助其“乐业”,重视个人需求的职业导向,这里提到的“职业导向”,其含义正是黄炎培所说的“使有业者乐业”[3]。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校园精神就是“海纳百川,敬业乐群”,一直以来,学校就秉承着这一精神理念,并不断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各项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