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
2018-02-07王向宇
王向宇
(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河北保定071000)
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
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已有学者论及此问题,为了文字表达的严密,在这里重新加深一下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人为创制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其应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范畴,它有更多的主观力量的参与。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教学。从另一角度上看它可以被称为教育情景,它是最为微观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但由于是主观创制出来的,所以它不能归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它是客观的,是微观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不能改变的,它具有第一性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能认识它,利用它,在对其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去调整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例如,当外部环境有利于我们的教育过程时,我们怎样组织,当环境不利于我们的教育过程时,我们又该怎样办。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客观性和第一性的作用,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言的。这里并不否定人对环境的改变作用,但这种改变是在总体上,是在人类宏观的历史进程中,是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人类社会和改造人本身的意义上的改造。对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我们是在面对人类已经改造后的客观环境下开展工作的。
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意义
2.1 理论上的意义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可以清楚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认识,可以清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外因条件的认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容,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可以尽早的丰富起来,完善起来。
2.2 实践中的意义
通过对环境的研究,特别是对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环境的作用,明确环境作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重视研究环境的作用不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有益的,而且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对于国家建设方针的确定也是有益的。具体说来就是我们目前对社会成员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由于在国家建设实践中还没有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也就是初级阶段的目标,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社会共同理想教育显然难度就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现实讲究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则对国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满足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抬升、人民生活富裕的需要,同时可以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
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
3.1 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无论是自然界的生命个体,还是人类的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外部条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讲也不例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环境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成,只有那些进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产生了影响的外部条件和因素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2 特征
第一,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特点,对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讲,环境具有第一位的作用,也就是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能认识它,而不能改变它,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我们在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基础上,只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去调整我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相对于人类改造社会的宏观实践活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个微观实践活动,它只能在宏观实践活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的基础上去从事改造人的思想的实践活动。
第二,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成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不仅涉及的领域多,而且层次上也是多重的。这里既有最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乃至于整个世界环境,例如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还有在微观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在现代社会中人又是生活和工作于不同的社会空间中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多样性。
第三,具体性。从一般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具有多样性,但从某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看,从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看,所面临的环境又是具体的,我们在研究某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要从具体的环境因素出发,而不能泛泛的考虑。
第四,历史性。所谓环境的历史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影响下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虽然就某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所面临的环境是一定的,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连续性上看,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又是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处理周围的环境,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来及时修正我们的教育过程。
3.3 分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及其内容构成问题已经讨论的非常多,也非常成熟,我这里只想谈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应给予环境性质分类以足够重视。也就是不同的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所起的作用方向不同,有的是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的是消极的阻碍作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在环境分类上有这方面的谈及,但是所用笔墨非常有限,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分类内容。我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性质分类,主要原因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好的环境或有利的环境,或者坏的环境或不利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投入、重视程度以及方法与手段等等。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对环境的分析首先是从好坏上进行的。
问题二: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分类更科学。所谓的宏观环境就是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特别是大众媒介也属于此,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共同成果,对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普遍性的影响作用。所谓微观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存在的小环境,它是对某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挥作用的局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邻里、单位以及伙伴群。
这个分类较之于他人有两点不同,一是把学校、家庭、单位等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区别开来,而不是并列的排在一起,从逻辑上更为严密,因为像家庭、学校、单位等环境内容也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本身就不是并列关系。二是借用了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内容,在环境内容上增加了邻里与伙伴群三个环境内容。虽然作为初级群体的邻里和伙伴群在我国有衰落的迹象,但是它的作用是存在的。如果否定二者的影响作用,势必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上会丢掉部分内容,不能做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用问题,已有理论更多的是从一般概念上探讨,总结出了许多抽象的名词。我觉得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出发,应该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作用上进行分析,使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时更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手段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