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2018-02-07陶莎
陶莎
(海口经济学院,海口571127)
1 引言
随着我国大众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的愈发引起人们重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成为了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家庭农场应运而生。但随之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 家庭农场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家庭农场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是由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个人特征因素决定,认知范围主要包括:对农产品的认知;对生产风险的认知;对农业投入品的认知。①对农产品的认知:确保家庭农场安全生产行为的前提是家庭农场对安全农产品的了解程度,家庭农场对农产品的认识越正确,对生产规范越重视,越倾向保障食品安全;反之,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家庭农场选择安全的生产方式[1]。②对生产风险的认知:生产风险包括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市场风险。首先,农产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次,家庭农场对生产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优劣,选择合理或常规的生产方式,会降低农产品质检不合格的风险率;最后,部分家庭农场对农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及收益情况无法完全掌握,仅仅认为绿色有机食品短期内需投入更高的生产成本,而得不到相应的预期收益,便选择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而不轻易投入安全生产成本。③农业投入品认知:家庭农场对不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潜在危害的了解程度也会影响其决策行为,对农业投入品危害的不了解是造成农产品残留量超标的关键因素;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中除了规范性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越来越高的安全农产品农药检测标准,对家庭农场安全农业投入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
3 当前影响家庭农场农产品的主要污染因素
3.1 土壤污染
土壤本身的危害元素是铅、镉、铬、汞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3]。隐蔽性和滞后性是土壤污染问题的特点,因此,土壤污染的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导致污染物逐渐被农田吸收,加重土壤的污染程度。土壤一旦被严重污染,治理难度大,恢复时间长,不仅降低农作物产量,还会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虽然,污泥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多,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农田中大量使用污泥,会增加农田中的重金属含量。因此,要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地土壤的污染状况,采取一定办法对土壤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或消除,科学合理地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
3.2 灌溉水污染
水污染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催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加强的结果,据调查,我国有许多河流湖泊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水质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农产品受化学物质污染的几率。
3.3 农药投入
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大量、超量等不合理地使用有机氮、有机磷和其他含重金属的有毒农药,会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土壤和农产品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威胁。比较主要的问题是: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益虫和有益生物;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对环境、人畜造成污染毒害。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不断上升,且相当一部分是高毒、高残留农药,每年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
3.4 化肥投入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反过来又促进化肥施用量进一步增加,造成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的恶性循环。化肥的不科学合理使用,导致化肥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以致农产品品质下降,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还会导致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雨水和农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使地下农业用水呈富营养化,导致部分河流、湖泊内的鱼虾常发生死亡的现象,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4 提高家庭农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措施
4.1 改善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地、水利灌溉、田间道路、地力及交通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并监督相关实施部门按时保量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农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增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激励家庭农场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三是着重对家庭农场基础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做好节水改造项目和灌溉示范项目等建设,使家庭农场种植农地逐渐向高产稳产农田的目标发展,将农产品生产能力保持稳定。
4.2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中最基本的政策制度。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宣传方式,例如举办学习讨论会、知识问答赛或短信发送重要内容等方式,加强家庭农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的了解程度。通过宣传,可以强化家庭农场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规范性生产。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安全生产的主观意识及控制意识会影响到家庭农场的安全生产行为态度,家庭农场对生产经营行为态度越端正,越倾向于选择安全生产行为并生产出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还会对他人安全生产农产品造成正面影响。
4.3 完善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机制
农业投入品的适量施用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家庭农场主对农药、化肥的选择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因此,要大力改善农药、化肥市场秩序,对生产者、销售者和施用者的选择行为进行规范。各级政府应该做好农药、化肥市场供销的工作,对流动商贩进行经常检查,要求对售出的农药进行详细登记,不仅需要对农药和化肥的质量、价格进行严格监管,杜绝以假乱真、漫天要价等现象,还要向家庭农场及时通知真实可靠的农药、化肥施用时间以及施用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还要定期与抽样检查农药施用与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从而全方位的规范好农药和化肥市场信息。
4.4 提高自身文化程度与总体素质
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现在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因此家庭农场要主动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与总体素质。第一,利用农闲时间,通过远程函授或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进修,主动参与文化学习、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第二,可以主动与当地政府或农业院校对接,成为产学研基地,虚心向专家讨教和学习生产技术;第三,主动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加强自身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4.5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与信用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一种技术手段,能够追踪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信息,但是我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配套的规章制度,各项强化措施未上升到法律体系建设层面,家庭农场考虑到成本问题而缺乏追溯主动性。在“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背景下,如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信用体系一体化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以追溯系统为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有效的市场信用评价体系,使家庭农场主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行为,既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生产、收获、销售到食用的供应链全过程的追溯性,又能促进家庭农场主建立良好的信用,形成农产品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