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永久基本农田助推宁海美丽崛起
2018-02-07宁海县国土资源局童萍丽王广为
□ 宁海县国土资源局 童萍丽 王广为
宁海,取海静境宁之意,县域面积宁波最大,有184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越,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宁波南部的桥头堡、宁波南部区域的“排头兵”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是“5 · 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单位,也是宁波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宁海“七山二水一分田”,惜土观念尤显重要。宁海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保障相并重,加大围垦造地、低丘缓坡开发、表土剥离力度,成功围垦蛇蟠涂、下洋涂,扎实推进双盘三山涂围垦,实施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面积2100亩,新增耕地面积14.5万亩,连续1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自2015年开始,宁海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按照“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要求,划优、划足、划实了永久基本农田。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效链接县域“山水林田湖”,一方面构筑了发展边界,防止城镇“摊大饼”式扩张;另一方面为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夯实了基础,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一、坚持高标准划好地
强化领导指导。将划定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成立县、乡镇(街道)两级领导小组,加强国土资源、农林、发改、规划以及乡镇街道等联动配合,建立专人负责、专项督查、专题论证、专业指导的“四专”机制,形成了科学抓、严格抓、共同抓的工作格局。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作为规划调整完善的核心任务和前置条件,对任务不完成的乡镇街道规划调整不受理不审批,对任务完成好的实行三个优先:规划调整优先受理,建设用地优先审批,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优先保障。
二是强化定质定量。按照“保护优先、量质并重、成片为主”的要求,第一时间建立外业工作组,以遥感影像图为底图全面实地核查,逐一将15692块图斑落到地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0.3万亩。特别以优进劣出为原则,把好农田“出入关”,将城区周边3100亩“精品耕地”、宁波南部滨海新区36500亩“潜力耕地”划入永农,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功能区划入率100%,倒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并划出低等级耕地10万亩,进一步提升了农田质量。
三是强化划准划实。对划入的每一块地,逐一确定边界、地类、面积、质量等级和片块编号,准确建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地块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表等1100份,向农户发放保护卡近10万张。精准制作乡镇永久基本农田以及示范区分布图、影像套合图60份,切实做到图、数、地相一致。同时,在村庄周边、交通沿线显著位置,设立大型宣传牌,竖立县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12块、乡级66块、村级354块、界桩1390个,确保划定成果上图入库、定位落地。
二、坚持高质量管好地
一是下好责任棋。落实县、乡镇(街道)、村、组主体责任,与乡镇(街道)签订18份保护责任书,与村级签订354份保护责任书,全面构建“大家用、大家管”的责任体系。建立“田长制”,由18个乡镇长、街道主任担任镇街总田长,363个村社主任担任村社总田长,各村社小组组长担任分块田长,县、乡、村、组逐级签订责任状,全面履行巡查管理职责。同时,将田长姓名、举报电话在标志牌上公开,将田长履职情况与耕地补偿资金分配挂钩,由于田长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破坏基本农田行为发生的,视情扣减补偿资金。
二是下好管控棋。强化规划管控,在全市率先建立多规融合机制,有序推进土地、总规、环境“三规合一”,严格锁定田界、城界、生态界“三条红线”。强化执法管控,严密土地“监察网”,以一周两次以上的频次开展常态化巡查,2016年共开展动态巡查8250人次,巡查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以零容忍态度查处非法占用、破坏永农行为。强化监督管控,开设记者视点、全媒聚焦等专栏,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巡查,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方位监督的浓厚氛围。
三是下好改造棋。在全国率先试水涉农资金整合改革,每年整合2.7亿元资金用于农田水利改造建设。向海洋要空间,十年来,下洋涂围垦5.4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万亩,荣获全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大禹工程奖”;蛇蟠涂围垦1.6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42万亩;正在推进的双盘三山涂计划围垦4.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万亩。特别是大力推进“旱地改水田”工作,投入3.6亿元对下洋涂围垦区块的2.3万亩永农进行改造。这些项目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补充了新的土地资源,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是下好补偿棋。印发出台《宁海县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实施办法(试行)》,落实财政永久基本农田专项补偿资金3000万元,补偿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逐年提高,补偿资金实行“村帐乡镇代理”,严格按照村级权力清单36条重点监督、规范使用,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发挥作用。同时,补偿分配与田长履职情况相挂钩。通过建立补偿激励机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守得住、有人种。
五是下好剥离棋。印发出台《宁海县建设占用耕地优质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实施办法》,全面启动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将建设占用耕地优质耕作层表土剥离,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表层覆土、中低产田土壤改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复耕等。截至目前,剥离面积已达2100亩,有效提高了优质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坚持高效益用好地
一是把战略初衷作为首位。就是坚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6.2万亩,“春优927”水稻亩产破浙江省纪录。例如,胡陈乡下涨塘,原先半水漫沽、沟塞田烂,排涝搁田靠天,货物运输靠肩,宁海县委县政府投入近1000万元,经过2006年农地整理、201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2次整治之后,现已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的标准农田,土地产出率大幅提高,亩均产能提高250公斤左右,项目区内年增产粮食700多吨。
二是把规模经营作为关键。以农业“两区”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加强涉农政策和农村金融创新为保障,大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流转,流转率达46%,规模经营面积19.1万亩,培育形成浙江东海岸10万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10个万亩以上特色农产品基地,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农民亩均流转收入达到1000元,是改造和流转前的3倍。从2013年开始,宁海县委县政府又谋划建设了三门湾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正在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开发建设。
三是把融合发展作为方向。强化理念创新,依托永农中的平原、梯田等优势地块,合理规划周边必要用地,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等,打造田园旅游,带动农村农民增收致富。桑洲镇是典型的农业镇,在屿南山岗利用梯田种植油菜花、多彩水稻等,带动周边民宿经济、农家乐等蓬勃发展,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该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