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企业物流外包模式的常见风险与预防策略

2018-02-07赵长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石油物流企业

赵长庆

(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西安710018)

1 引言

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其在物流作业与物流流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风险。因此,在石油企业中采用物流外包模式尤为重要。通过对石油企业物流外包实际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科学、合理、高效的外包物流措施与风险管控机制,结合物流现场实际情况,对石油企业的物流外包模式进行系统优化与风险管控,进而为促进我国石油事业的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石油企业采取物流外包模式的必要性

石油企业是我国重点的基础性能源保障企业,有其鲜明的重要性与现实性。石油企业的实质是提高石油产量与销量,并对相关涉及产业进行系统规划与配置。其中物流产业是石油企业发展与规模壮大的必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的复杂性与生产销量的繁杂性,往往忽视了其物流活动与发展。其次,由于施工企业的侧重点不同,将其重心主要放在石油产量与销售方面,对其相对的物流活动并不重视。因此,在实际的石油企业物流实施流程中并不顺利。另外,石油企业的物流资源分布较广,经常存在不集中与较分散的性质。石油企业物流还具有流程相对复杂等特点,其物流主要包括:采购、装车、运输、仓储等诸多方面。由于流程的复杂与规模的分散,经常造成石油企业物流基础设施需要重建的麻烦。基于上述问题存在,因此,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物流实施外包模式有其一定必要性与趋势性[1]。

3 石油企业采取物流外包模式后面临的风险

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采取物流外包模式已经成为必要趋势,通过物流外包模式可以大限度降低石油企业对其物流活动的关注程度,实现将重心向生产建设成功转移的可能。另外,石油企业通过采用物流外包模式可以极大避免风险性,并对其物流保障起到积极的推动效果,对石油企业的相关资源起到一定的节约效果。当然,石油企业采用物流外包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石油企业对物流外包控制不足

首先,石油企业采取物流外包模式的第一弊端就是对其管理控制不能全面化。由于采取物流外包模式,石油企业主观上放弃对其物流行业的相对控制,虽然主体管理权还在石油企业方面,但在细节与环节中缺乏一定的量化控制与管理,造成了石油企业对其物流外包后的控制不足。其次,通过物流外包模式石油企业的精力与重点得到相对的转移,这样极大限度地拉大了石油企业与外包物流公司的差距与距离,更加造成了对其具体工作控制力度的不足[2]。

3.2 物流企业依赖外包商

由于石油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全部交付外包商来进行管理,从本质上产生了对其外包商的依赖性与依靠性,这极不利于石油企业的综合发展与全面进步。当然,这种依赖也会给石油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与负面影响,其重点体现在外包商在进行物流作业时出现问题。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物流公司多为民营或私营企业,有其一定的利益化与目的化,因此,其服务质量与责任态度相对较差,进而导致在实际物流作业中极易出现诸多问题,对石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必要损失,更为其之间沟通与信任造成严重阻碍[3]。

3.3 石油企业内部员工抵制物流外包

石油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模式之前,其物流作业与流程由本企业内部员工实施,经过业务外包后,使其原有的内部物流员工丧失岗位,多数员工只有通过重新分配调流或停职等候等方式。这种现象极大限度激化了内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随之矛盾的激化与加深对其石油企业的发展与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网络信息媒体进而传播,对其石油企业的信誉与声望造成较大的影响与损害[4]。

4 石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4.1 科学选择外包商

首先,石油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物流实施外包模式的重要性与影响性,之后对其外包商进行综合考量与选择。选择外包商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具体方式,应该对其物流市场进行实际调研与走访,对各个外包商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只图经济利益与资金节省,选择那些信誉好、服务质量强、规模大且管理正规的外包商与之合作。其次,石油企业应该与其外包商进行严格缜密的合同签署,合同的签订意味着互相责任的落实,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明确其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其外,应该在合同中标明石油企业对物流外包商的间接管理权力,进而对其物流外包商形成约束力[5]。

4.2 理顺沟通渠道

由于石油企业与物流外包商属于间接联系管理的状态,双方的发展动向直接造成对其互相的影响与制约。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加大与物流外包商的沟通效率,定期指派专门人员与外包商企业进行及时沟通与交流,始终保持步调一致与发展同行。其次,石油企业也可以与物流外包商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与员工交流,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石油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感情基础,进而起到相互认同、互相合作的目的。最后,双方高层应该实现互通交流,在交流中双方应该保持平等、信任的态度,并使之明白只有互相信任与协调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4.3 树立员工的大局观念

“员工为本、服务为天”,首先应该树立内部员工的大局观念意识,由于石油企业采用物流外包模式后造成一定内部员工出现其转岗或待岗等情况,对员工思想情绪造成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因此,石油企业相关领导应该本着切身实际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内部员工的心理情绪,并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疏导与具体安慰,通过召开转岗会议与思想研讨会等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对其员工进行大局观念树立,让其明白企业利益的发展与其员工自身利益紧密相连,只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保障职工利益,大局观念的确立极大地提升了内部员工的思想意识,并使其综合素质得到间接性提高[6]。

5 结论

综上所述,石油企业物流外包模式是一项科学、严谨、系统的管理流程,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与管理模式相结合。基于我国石油企业物流外包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针对性地研讨出相对优化措施与建设意见,并建立相对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为我国日后的石油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

猜你喜欢

石油物流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
企业
企业
奇妙的石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