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审批制度改革的舟山模式
2018-02-07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舟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竣工测验合一”改革,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实现“一网通办”,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最长只需42个工作日
今年起,舟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竣工测验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创新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并将这项改革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攻坚,5月已基本完成。改革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实现“一网通办”,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最长只需42个工作日。全球四大咨询机构之一毕马威评价此项改革内容高度契合国家政策导向和试点要求,创新性为全国首创,复制推广性较强。
主要做法
调整优化,再造全过程审批流程。一是优化审批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所有28个部门63个事项(包括中介机构、公共服务部门)分别纳入相应阶段办理,确保体外无循环。二是分类细化流程。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不同情形,将项目划分为7类,并编制7套审批流程图。三是推行并联审批。对审批时间相近、所需审批材料相似的部门推行同步受理、并联审批,如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将建设项目选址审批、用地预审、项目建议书审批等相关事项并联办理,缩短审批时间。
精简环节,全方位提升审批效率。一是减少审批事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合并管理内容相近的审批事项。以企业投资类项目为例,办理事项由原来81项精简至63项。二是压缩审批时间。如环保部门将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减至10个工作日(含7个工作日公示时间)等。三是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以下放或委托下放的方式积极推行审批事项同级化,扩大下放或委托下级审批事项40个。四是整合评估事项。对于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事项,在土地出让前,由政府统一组织完成区域评估工作,依据区域评价,明确项目准入标准和要求,纳入到用地建设条件,积极推进工业标准地项目。五是调整审批时序。如将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施工许可证核发后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
完善体系,“五个一”打造集成服务。一是“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明确了各自管控边界,形成了“一张蓝图”统领,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并完成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二是“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整合施工图联审系统、“竣工测验合一”办理系统和其他业务办理系统,开发建成舟山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三是“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统一网上申报、统一出件,形成“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解决建设单位在多个部门间“多头跑、来回跑”问题。四是“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分阶段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申请表格、申报材料,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运作模式,解决了建设单位向不同部门重复提交审批材料的问题。五是“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审批制度改革配套文件15个,健全审批机制。
放管结合,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一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监管单位随机抽查测绘、施工图联审等中介机构,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不良行为向社会公开,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三是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实行中介机构全程网上监管,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市政公用单位公开办理程序,提高工作透明度,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
主要成效
建成了管理系统。5月29日,舟山市政府与浙江省建设厅联合举行浙江省舟山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开通仪式,并正式启用该系统。目前已有19个项目在系统运行中,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1个、企业投资项目8个。同步开发了移动APP,实现企业和政府操作人员移动办公。实行证书二维码,企业自助打印带二维码的证书,实现办事“零跑腿”。
精简了申报材料。通过整合部门间相同材料重复提交、各部门间出具审批结果的直接利用等方式,减少建设单位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86项精简至60项、政府投资项目申请材料由原来的327项精简至82项。
创新了审批模式。审批管理系统提供“点菜式”审批办理事项选择,建设单位可根据项目类别选取需要办理的审批事项,系统自动初始化相应材料清单,最大化减少了填报的信息。并在审批管理系统中创建移动APP,在移动端对项目办理环节、材料、办结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管与查阅。
提升了服务效率。企业所有审批资料实行网上申报,政府部门一窗受理与网上集成办理,使企业投资项目办理时间由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42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几点体会
认识到位,加强领导。舟山市委、市政府将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努力以政府的简政放权实现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政府服务,换来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舟山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40个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业人员到住建局进行集中办公。住建部门牵头组织企业需求调研、政策文件起草、机构规范和信息系统开发等工作,各部门配合给力,改革工作得以迅速推进。
敢于担当,攻坚破难。将企业提交材料从286件精简至60件,企业投资项目办理时间由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42个工作日,这是一场以企业、群众满意为标准,政府部门“刀刃向内、自我削权”的制度变革。舟山市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努力把这项改革打造成新区和自贸区一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力求实效,服务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简政放权,提升服务,营造阳光、高效、宽松的政务和商务环境。舟山市住建局注重抓好部门协作与业务培训、督促指导等工作,完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500余人次培训。对在建工程进行摸底排查,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每个阶段申报准备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企业,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业务指导,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涉及政府多部门、多环节、多层次的重大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形成新的模式。舟山市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会商、责任单位考核、业务骨干值班和专项经费保障等制度。舟山市住建局会同27个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15个审批制度改革配套文件,基本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舟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