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
2018-02-07朱雅丽
朱雅丽
(吉林省长春市公路路政管理局,长春 130061)
1 引言
目前,对于财务内部控制来说,是交通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单位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对交通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制定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科学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赢取更多的经营利润,进而促进交通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 交通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对于交通事业单位来说,内部资产由财政部门拨款,国家要进行负责和管理,工作人员在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将资产流失现象的出现降至最低,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切实维护好国有资产,给予交通事业单位发展一定的保障。
2.2 有利于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交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注重社会服务,以此与单位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合,为交通行政事业单位获取社会效益提供一定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主要由国家进行拨款,进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贯彻落实好“为社会服务”宗旨,不断提高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交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常见的问题
3.1 财务预算管理尚未落实到位
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预算管理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在以往传统思想较为根深蒂固,一些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方案较不合理,存在着较多薄弱点和空白点,而且诸多财务人员的预算执行力度较为薄弱,在财务预算管理中,难以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作用。同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严重缺失,相应的管理制度较不完善,很难有效约束财务人员,进而导致一些财务人员缺少最为端正的工作态度,极容易导致公款挪用现象,这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使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单位整体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旦单位管理者没有严格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极容易导致财务预算和实际账目出现极大的差异,造成资金浪费现象的出现,并导致国有资产损坏现象的出现。
3.2 内外部监督力度不足
现阶段,我国一些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对于资金使用的审计,对审计署例行审计和外部中介机构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内部控制室执行力度的严重缺失,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而且一些单位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往往安排财务人员来兼职,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难以保证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同时,在一些单位中,外部监督力度也严重缺失,在外部监督中,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过于强调日常和专项例行检查,对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给予了高度重视,而针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控执行情况,这些外部监督力量并没有予以有效监督和指导[1]。基于此,在内外部监督力度缺失的影响下,内部控制体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从而无法保证内部控制实施效果。
3.3 风险管理力度较为薄弱
现阶段,一些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自于财政拨款,尚未涉及生产经营活动,其社会效益的计量,难以通过数值来进行,所以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下,在单位诸多活动中,也存在着潜在风险,而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制定风险防范机制,在风险识别、评估以及控制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进而极容易出现财产损失问题。
4 交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4.1 加大财务预算管理力度
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财务预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单位领导要提高对财务预算的高度重视。第一,要加强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的构建。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财务人员要保证较高的参与度,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是如此,确保预算方案与合理性、科学性要求相符合,推动预算方案的顺利实施。此外,在预算方案编制完成以后,还要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考察预算方案,确保预算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最大程度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实际需求。第二,还要加大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单位领导要严格监督财务预算,进一步规范财务人员的操作行为,将预算外支出现象的出现降至最低。
4.2 强化内部控制审计,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对于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高度重视,并将外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来说,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赋予内部审计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引导单位各个岗位部门要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在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过程中,也要制定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借助内外监督合力共同促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4.3 加强风险管理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所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高度的财务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给予风险防范和控制一定的保障。而且财务部门也要加强互联网、云计算方法的应用,加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企业要成立风险预警小组,小组成员要选择企业管理者、各部门负责人以及专业财务人员等[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风险预警界限。如果出现潜在风险,系统会予以相应的提示,这时相关管理人员要采取可行措施来予以解决,进而将财务风险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时,要利用网络,实时分享财务数据,实现财务数据系统与预警系统的无缝对接,进而在整体上不断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
4.4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人才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财务人员数量是比较有限的,一人兼数职现象较为常见,大大加剧了财务人员工作的难度性,也很难提高财务内控水平。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人才培养,为财务人员开展一系列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比如专家讲座、课程再培训等,引导财务人员要对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充分了解,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另外,还要加强绩效考核,与财务人员的薪资相挂钩,做到奖罚分明,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合理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对人员的日常表现情况、是否做出突出贡献等进行充分了解,以此来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良好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最大程度地激发出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5 结语
总之,对于交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必须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清晰度和透明度,赋予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全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