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2018-02-07马知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实力民族精神

马知辰

(西安翻译学院,西安710105)

1 文化的本质

从文化的内涵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区别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表征。人类历史其实就是文化史。我们每天生活在文化的包围中,一尊精美的雕像,一篇催人泪下的散文,一首动听的歌曲等等都是文化。文化无处不在,因此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宽广的概念。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一个民族,越是经久不衰,其文化也越是凝重深厚。所以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烙印。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无法立足的。丘吉尔曾经说过:宁愿丢掉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足以见得他对本国文化的珍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和军事实力弱小可能会导致被灭国,但是文化的羸弱则会导致灭种。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这是无数先人心智和精神的凝结,是我们承载和传承,并且接续下去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这是我们自我认同的精神标记,也是我们面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更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致认同。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中成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也在历史中成就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目标,必须扎好这个“根”、守好这个“魂”。

1.1 文化自信的内涵

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念。文化自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文化自信,说明它对于提升中国的整体文化软实力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对于文化的自信不仅仅指对于传统文化,还有近代的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的主流文化的氛围。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已让国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自信;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今天的中国在文化的自觉自信方面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内忧、外患。

1.2 内忧

曾经被我们称道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井冈山精神、克己奉公等等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身上似乎逐渐消失。很多大学生听到“舍身取义”、“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词语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表示出诸如“唱高调”、“太假了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让爱奉献的人去奉献好了!”等等精致的利己主义观点。甚至很多专家也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大肆消解我们的历史和英雄。曾经就有专家认为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都是后来人为杜撰,摆出了所谓的“科学证据”,甚至大肆论证一番。这样的学术行为看似有着敢于质疑的精神,但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试想一下中国的历史如果都是虚无,民族精神、英雄人物必然失去了立足的根基。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内核无法凝聚,无法传承,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1.3 外患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与融合。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只能输出电视机,却不能输出文化和思想。这句刺耳的话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以美国为例,美国虽然历史短暂,但却有着强大的文化产业,每年的文化输出包括电视节目、电影等出口额就达到至少六百个亿,时间长达三十多万小时。成为利润最高的产业。当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软实力是继硬实力之后,非常重要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美国也希望借由经济全球化达到政治文化的一体化。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过:文化上花一美元等于军事上花费五美元。这句话用在上个世纪“美苏争霸”这场博弈当中再合适不过,冷战其实就是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战争。美国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去代替前苏联原有的,让他们进行自我怀疑、进而自我毁灭。最终的结果就是前苏联不推自倒,不打自垮。美国的文化霸权致使当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倒下了。但是今天的美国并没有忘记中国,他们希望同样的历史在今天的中国上演。

当下中国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广泛,西式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挤兑传统厚重的文化。比如:快餐文化、星巴克、哈根达斯等等快餐消费文化。在美国人看来日常的行为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也成了中国人狂欢的节日。去年的万圣节一个幼儿园小孩因为父母画了一张“专业的”鬼脸吓哭了其他小朋友成了新闻。其实有选择的接纳外来文化并非不妥,还能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比如绅士文化等。但若结果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阵亡未免代价太大。现在许多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都被打入冷宫,有的只是商家节日促销。

2 当下的大学生应当做什么

文化不仅意味着过去,也意味着现在和将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表明,文化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各国的发展壮大对文化软实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就必须要加强文化的自觉自信。首先从内在来说,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去一味抵制,而是应该着重培养国民尤其是当代年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这应该是当今文化工作的重点,因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唯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文化自觉自信,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应对来自文化的严峻挑战。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民族精神、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教育,加强对于红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参观体验,身临其境的感悟前辈的不易。

我们在践行传统文化复兴的征途上能看到很多可喜的变化,例如这两年的国学热、诗词热、朗读热。每所大学都有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大学生当中也有热衷于传统文化的。

3 对于未来发展的希冀

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价值观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了解中国,认可中国,并且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印度时,他的夫人彭丽媛女士在教印度的学生们写汉字,念唐诗。我们的孔子学院也在短短十年时间在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学员总数多达190万,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成为普世价值。2001年和2014年的上海APEC,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无不以怡人的形式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1]

通过内外兼修的改善文化环境,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文化会以更好的姿态发扬光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定更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横八万里,丝绸之路、浩瀚文物,家国情怀,君子人格,魏晋风度,盛唐气象都给世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时至今日虽不能肯定的说我们是一个文化强国。因为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还不相称。但是我们都知道要建设文化强国,增强软实力,必须不断集成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自觉自信,立足本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中国智慧,营造和谐世界氛围,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必定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实力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实力抢镜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