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大学校园竞赛平台探索
2018-02-07刘井月欧阳智婉邱畅
刘井月,欧阳智婉,邱畅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
1 引言
随着对大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愈加重视,挑战杯、三创赛等综合性的科创竞赛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1]。各项大学生赛事参与程度日益提高,不仅锻炼了大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而且营造了大众创新创业的氛围。但在一片繁荣的背后,也暴露了高校竞赛组织、学生交流不便等问题[2]。本文针对现有的大学校园竞赛组织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校园竞赛平台构建方式。
2 高校现有竞赛组织模式弊端
2.1 信息传递效率低
目前,高校校园大多采用校园网发布竞赛信息,校内相关平台进行转发,对于重要的比赛再辅以学校、学院再到班级层层传递的方式[3]。这样的传统高校信息传递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竞赛信息冗杂,获取有效信息费时费力。校园网是第一手校内竞赛信息的发布渠道,可是由于校园网的职能定位特点,校园网上也会发送高校日常运营的通知公告。同时,校园网上发布的竞赛信息也较为冗杂,学院的比赛和大型竞赛的校赛通知混在一起,造成学生甄别信息的困难。②信息传递慢。转发竞赛信息的平台并不是学校专门的赛事平台,而只是校园的社团、组织部门平台,转发快慢完全取决于校园网发布方与转发方的衔接。另一方面,学校、学院再到班级的转发方式信息传递更为缓慢。即使是正常转发,由于消息接收不同时,必然有一定的时间差,造成信息传递的低效率。
2.2 高校间缺乏交流
现有的校园参赛多为单个学校闭门造车,甚至连学院间的参赛都缺乏交流。各个高校对不同赛事的筹备时间、举办方式均具有较大差异,若能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借鉴其他学校在赛事组织方面的经验,一定可以相互促进。此外,各个高校所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如果高校间互相参加对方的竞赛培训,对接自身的竞赛资源,能让彼此的竞赛成绩都得到提高。
2.3 竞赛周边服务不到位
在大学生竞赛服务平台雨后春笋涌现的同时,一个好的竞赛平台不仅要为其用户提供足够优秀的资讯类硬实力,同样应具备提供出色竞赛周边服务的软实力。如今的大学生竞赛对参赛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相关赛事平台也应完善配套赛事周边服务。在对比和分析了部分大学生赛事平台提供的赛事周边服务后,能够发现这些服务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①竞赛组队。很多比赛都是需要组队参加的,由于自身交际圈的限制,学生往往会找不到合适的队友。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高效传媒,可以用来对接有需求的参赛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合拍的队友[4]。②参赛交流。综合类竞赛有一定的难度,初次参加的学生可能会解决不了一些难题。由于校园通知方不一定会对接相关的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新手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因为找不到人请教,无法提交满意的作品。③提交及统计功能。传统的作品征集方式采用逐层提交整理,费时费力。此外,由于没有统计计算功能,不利于进行投票等活动。
3 新型大学校园竞赛平台
3.1 学校发布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
在传统的竞赛发布方式中,赛事信息借由从“校方→校内相关平台→学生”及“校方→学院→班级”两种渠道分流,在纵向上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繁多,横向上学生获取资讯的渠道不统一,经两个不同组织的筛选,不同学生所获取信息的全貌、多少及先后都会有些微差异。
而相比传统的竞赛信息发布方式,新型竞赛平台采用学校与学生直接对接的方式,减少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学生可以直接接收后进行准备竞赛,极大地提高了赛事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这种方式将学生获取赛事资讯的途径统一汇集到新型赛事平台上来,用同一标准向学生传递赛事信息,并将各学院可能需要补充的信息,通过在校园下方添加学院信息模块的方式也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来,最大限度地保证新型赛事平台的信息完整性和资源同一性。
3.2 高校间交流
由于平台搭建的目的就是为了高校间进行交流学习,所以入驻平台的高校需服从平台协议进行开放,同时可查看其他高校的赛事信息。高校在发布信息前先选择信息类型,后进入相应专区发布信息。在查看赛事信息时,有信息类型和学校两种模式进行选择,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高校间可以根据需求发布多种信息,日常基本赛事信息的开放可以让高校间互相学习竞赛的组织流程;竞赛培训会让高校间互相对接资源,以使竞赛取得更好的成绩;交流会让高校间联络感情,以促成更多合作;社团活动让学生沟通了解,以便于发挥院校优势跨校组织参赛队伍。为了促进高校间更好的交流,平台还将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交流活动,邀请高校及学生参加,进行深入沟通。
3.3 人性化功能
平台在搭建基本服务的同时,致力于解决竞赛组织过程中的痛点,开发竞赛组织中常用的辅助功能。
3.3.1 在线组队
平台将需要组队的学生分成两种类型:已组建团队还缺人,未组建团队要加入队伍。已组建团队的人员填写团队组织架构、招募人员要求等基本情况,需要加入队伍的人员填写个人情况以及对团队的要求。在填写完毕后将信息提交到公示平台,后可以进行浏览信息寻找队友。如果已组队方(某用户)觉得某用户(已组队方)合适,发送组队申请,对方查看后可选择接受申请继续联系,或者拒绝申请。双方可联系至组队成功,在组队成功后,需要填写确认组队成功,后系统中将组队成功的人员信息从公示平台中清除。至此,所有的组队流程结束。
3.3.2 社区交流
平台致力于提供完善的赛事服务,力求做到社区交流高效,拒绝任何无关信息,打造优质的赛事知乎平台。基本实现机制如下:①前期限制用户打造社区氛围。在社区建立初期,仅邀请和允许行业知名人士注册,由他们进行提问和回答,撰写文章,成为社区的第一批核心种子用户,营造整体的社区氛围。然后开放注册权限,但普通用户仅拥有搜索和提问功能,不允许回答问题。最后开放普通用户的回答权限,由于整体的社区基调已经奠定,平台将朝着优质化的方向前进。②进行奖惩制度。用户可以对提问及回答的质量进行评价,最后按照用户的评价对提问和回答进行排序,优质的提问和回答将展示在前面,而劣质的提问和回答将进行取消,并对用户进行警告。平台还可以使用邀请回答,该项功能采用付费制,邀请行业专家等专业人员将收取更高的费用,所得费用将大部分归问题回答者所有。
3.3.3 提交及统计功能
用户直接将作品上传到平台,平台将所有作品统一交给主办方,跳过所有中间传递环节。主办方要提取文件时,直接使用批量下载功能。平台还提供统计及功能,对于需要投票的比赛,平台可进行统计票数;可将今年的参赛人数、参赛作品数量、获奖人数与往年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科学的竞赛组织情况。
4 结语
高校竞赛的组织对学生和学校都至关重要,应当注重他们在竞赛中的意见,打造优质的赛事平台,做到赛事信息传递及时,赛事交流无阻,竞赛服务齐全。目前竞赛的组织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改变。但赛事作为一项实践性强、锻炼学生的活动,各方会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使竞赛的服务更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