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图书馆易发踩踏的原因分析

2018-02-07王川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楼梯高层情况

王川军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咸阳712000)

1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高层建筑由无到有,由少到多如同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涉及的行业也在不断延伸,一些地方和高校出现了高层图书馆;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新馆为南北双塔楼,共17层,高85米,屹立于秀丽的南湖之滨,是一座高大宏伟的仿古式建筑;贵州大学新图书馆建筑面积5.95万平,建筑地上10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0.62万平,建筑高度53.2米,设计藏书180万册,阅览座位9000个;浙江衢州学院图书馆地上八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39.6米,占地985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3342平方米,地下10032平方米,藏书100万册;不可否认: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具有很多优点,众人皆知的省土地,高效能等等;在我们享受便利的时候,切切不敢忘记古人的话:“福之祸之所依,祸之福之所依”;高层建筑,尤其是人员高度集中,流动性很大的高层图书馆,极易发生安全方面的突发事故;预防踩踏,时刻不可掉以轻心,为什么?且看如下分析。

2 客观因素

密集的人流,通过狭窄通道,再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惊扰,于是踩踏发生了;这是国内外多次踩踏事故的共同特点;国内事例: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铃响过后,孩子们蜂拥而出,顺着楼梯下楼。楼梯上都是人。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有学生被挤倒了,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顺着楼梯往下滚,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堆,灾难发生了。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国际事例:2015年9月25日,沙特阿拉伯麦加附近发生踩踏事故,在"掷石拒魔"的仪式后发生了混乱,朝觐者不按当局制定的时间表规定行事,在同一时间拥挤在同一地点,最终导致了踩踏事故的发生。沙特阿拉伯官方公布:死亡者769人、伤者934人、失踪1027人;沙特政府就28名事故责任人判处死刑,并于次日全部执行完毕;大量准备回家的朝觐者随身携带的大量行李通过狭窄通道是引发此次踩踏事故的重要原因。高层图书馆客观上具备了上述几乎所有条件。

2.1 基本情况

现以全国600强上榜某学院16层高层为图书馆例:建筑面积25720平方米;垂直高度60余米;馆藏纸质图书151万余册,各种图书阅览室10个,阅览及自习座位2500多个;年接待读者221874人次,高峰时期日出入2000-3000人次。电梯4部(其中2观光)载重1000公斤;楼梯通道3条,主通道也是常用通道,是1条上下楼阶梯,宽1.6米;台阶装修材料为普通瓷砖 ,一层至二层30级 ,2层至16层每层26级;台阶高0.15米;16层台阶合计420级;楼道特点:狭﹑陡﹑滑﹑折﹑暗;其他两条侧方楼梯通道,各阅览室平时均不开通。

2.2 突发因素

遇突发情况,有时难以预料和防范,例如:人为的治安事件,恐袭;自然的突发地震,火灾,突然停电,等想到没有想到因素出现,势必出现大量惊慌失措的人员拥挤在一条狭长的楼道中都想尽快出去,其后果……

2.3 结论

从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出入图书馆的人数很多,遇到学期末考试等特殊情况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读者;正常情况下(不拥挤无阻碍)一个人从16层下到一层需要下396个台阶,至少耗时3分钟左右时间,成百上千人出入则需要较长时间;楼梯通道狭长,一半楼梯只有一侧有护栏,两人同排上下楼梯,尚显自如,要是人多拥挤下楼就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很容易踏空摔倒,造成踩踏;因此高层大容量的图书馆,楼梯通道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人多道窄道陡道滑的矛盾非常明显突出,不得不究,不得不防。

3 主观因素

通过对高层图书馆客观条件的分析,显而易见易发踩踏。如果能够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风险也是能够得到有效管控和化解的。这方面有做得很好的单位,但也有责任意识不强,防范措施落实不力的情况,或多或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主观的消极比客观的风险更可怕。

3.1 责任心模糊

从宏观层面讲,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安全工作,每一年都要层层签订安全方面的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权;尽管这样各地各类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有的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大家熟知的上海教师高层公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07栋1号,2010年11月15日14点30分左右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上海黄浦江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发生惨剧,在当天成千上万计划来观看黄浦江两岸灯光秀的人群中,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许多,可谓是教训深刻。造成这样的后果,直接责任还在基层,他们没有把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理解并落实到分管的工作中去,更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找准自身安全问题最主要矛盾;没有找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严重。虽然年年都签责任书,到了实际工作中,责任又显得很模糊;年年平安无事,心存侥幸,说到底还是基层自身责任不明确,一旦自身责任不明确,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最终还是要承担责任的。正因为看到了基层工作的责任重大,2018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下到团组,强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础,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

3.2 危机意识不强

通过高层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人员流量分析,不难看出,的确存在发生踩踏的风险。我们的工作人员主要精力和心思忙于主要的业务,考虑较多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怎样搞好特色资源建设等主业,这也无可厚非,都是主要的任务;但也不能因此忽视了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一重要工作;干好主要业务的同时,意识不到重要责任,也是非常危险的。

3.3 措施不健全

长期在高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自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上下班时的人流高峰,电梯的缓慢,也能感受到考研读者为争取一个座位的急迫心情;责任意识强的管理人员,或多或少都意识到了发生踩踏的危险;许多单位还是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部门领导在人员集中的会议上,都要反复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办公室也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规章制度,比如说:图书馆安全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有专门机构,以及相应的检查措施;每一年都请专业人员对职工结合事例进行培训;这是做得好的单位;同时也存在一些,思想上不够重视,防范措施不力或者根本就没有措施的单位,一旦出现情况,将难以应对。

3.4 措施落实不力

一些单位,能够与时俱进,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为了防范险情,制定了比较周全的措施;这些措施如果都能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可以大大弥补高层建筑结构带来的安全缺陷。比如说:安全工作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流量预警监控。这些措施在以往的实践中得到证实,都是行之有效的,可惜的是能够长期认真落实的并不是很多。天天喊狼来了,狼不见来,时间一长,放松警惕了,狼可能就真的来了。

鉴于高层图书馆的客观情况,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居安思危,如履薄冰,防患于未然;责任制,防范措施,个个都要过硬,个个都要落实;有人说人分三类:一类人,未雨绸缪;二类人,亡羊补牢;三类人有错不改。在高层图书馆预防踩踏这个问题上,只能是未雨绸缪,始终都做第一类人。

猜你喜欢

楼梯高层情况
高层动态
论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管理
有趣的走楼梯实验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特殊情况
遏制暴力伤医高层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