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难点与对策
2018-02-07张彦伍
张彦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武汉 430070)
1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等因素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的指引下,党风政风气象日新,全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意识形态主流积极健康向上,趋势向好。
不过,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道德界限模糊、价值行为偏移、意识形态能力不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应对当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方面的问题、现象及原因
2.1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习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要求时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在生活中抵制不住西方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究其原因,少数党员干部入党动机不纯,只是把党员身份作为升官晋级的筹码,党性意识不强,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对党员理想信念造成冲击,少数党员干部面对利益和物质的诱惑迷失方向,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造成理想信念不坚定。另外,部分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掌握不深,对党的政策方针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难以真信真干[1]。
2.2 自我要求不够严格
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自身的党性修养,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进步的要求,丢弃了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有的党员干部不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少数党员干部生活作风混乱,道德失范,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败坏党员队伍形象,以致动摇社会群众的意识形态。
究其原因,部分党员干部个人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在作祟。有的党员干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从严律己和从严治党联系起来,没有时时事事反躬自省。
2.3 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部分党员干部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高级干部或专门从事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的事,与己关系不大;在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往往只重视收效更直接、更显著的工作,而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
究其原因,部分党员干部还是没有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到位,意识形态工作往往被忽视和淡化,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2.4 当前国际和国内环境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不利影响
国际上,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特别是东欧剧变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敌对势力将主要目标从苏联转移到中国:在政治上打着人权旗号非议我国;在经济上先后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和服务贸易协定TISA三大自贸区谈判,企图遏制中国发展;在军事上不断在中国周边挑起事端,如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等。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敌对势力凭借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控制着网络话语霸权,利用互联网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使受众不可抗拒地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从而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标。
在国内,舆论宣传阵地的部分丢失导致社会价值观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部分传统媒体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不能及时调整体制机制,适应现代技术发展,导致部分舆论阵地的丢失,使一些文化糟粕利用网络传播泛滥,社会的不良风气得以传播、夸大。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始蔓延,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企图否认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阶层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和引领难度;网络化的新境遇给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压力。
3 提高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对策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的实践,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时代化。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入脑入心,转化为行动自觉,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3.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中心。核心价值观承载的是正能量,只要广泛传扬,一定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领风尚。
3.3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抓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就要坚持“阵地意识”,用正确的思想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就要坚持“引领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全面营造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就要坚持“创新意识”,找准方位、主动作为,在迎接挑战中锐意创新,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3.4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承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要求的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党员干部在这支队伍中要起着中坚力量,要增强理论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底气;加强对当今多元社会思潮形成的历史根据、社会根据及同西方社会思潮渊源关系的深度分析,对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及时进行辨析和批驳,帮助广大民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着力打造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
3.5 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
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一要会说,用通俗易懂的朴素语言与群众沟通交流,倡导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让群众能听进信服。二是会做,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融入文化载体中,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感人故事、鲜活人物、难忘场景,用个性鲜明的真人真事鼓舞人,用栩栩如生的真情实感打动人,促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加生动鲜活。
旗帜引领道路,意识形态就是树立旗帜、擦拭旗帜以引领道路和方向,这也是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才能把意识形态问题解决好,这也是确保党和国家沿着正确道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