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共享经济对全域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8-02-07庞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1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业旅游

庞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36000)

1 引言

近年来,得益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共享经济模式已渗透到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如住宿业的Airbnb、住百家、小猪短租等,交通出行的滴滴、Uber、ofo、摩拜等。建设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建设发展中正在探索的一项工作,将建设全域旅游和发展共享经济相融合,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科学化发展和部署能力提升,对于共享经济建设发展的科学化转变,都是一个重要保障[1]。因此,分析探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会对全域旅游建设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旅游业要如何应对等问题,具有十分高的研究价值,将有助于旅游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决策部署,推动全域旅游建设。

2 基本概念和内涵

2.1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一种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等资源,以互联网为依托,在需求者付出相应报酬后能够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的模式[2]。共享经济是新兴的概念,所以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还未能对其给出统一的定义。所有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有偿出让闲置资源使用权,实现多方受益的经济模式。在我国许多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中,“共享经济”也被称作“分享经济”。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共享经济”可被定义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共享经济具有去中心、跨文化、强渗透、可持续等特点,这些都与全域旅游的特点和理念相契合,将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是促进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抓手[3]。

2.2 全域旅游

相对于传统的“景点旅游”来说,“全域旅游”是新提出的理念,是顺应旅游发展客观趋势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及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革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旅游资源、公共服务、有关产业、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文明素质等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3]。就“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这一点,和共享经济的理念是一致的。

3 共享经济模式对全域旅游建设的影响

3.1 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旅游产品、服务由单纯利益交换转变成共享体验,能够提高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使旅游业整体运行更高效,获得更多效益,优化了旅游资源配置。例如,对原来收费的旅游景区实行免门票后,景区管理部门的“使用权”门槛就降低了,游客能根据需求更自由地支配参观游玩时间,旅游资源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3.2 提升旅游体验,促进旅游向新业态转变

通过共享经济网络平台,旅游目的地闲置资源得到激活,旅游服务有了新的供给渠道,深化了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得旅游正向休闲度假、康体理疗等新业态转变,相关产业随之被激活。在线旅游提供商(OTA)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传达、输送,获得更精准的用户分析、更高的执行效率,淡化了旅游产品的支配权,提升使用权和消费权,让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使市场份额得到快速增长,助推旅游业的优化升级。

3.3 调整旅游结构,有助于实现供需平衡

共享经济既改变了游客的消费习惯,也对旅游企业的商业竞争模式产生影响[5]。比如,节假日中许多热门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然而一些较偏远的“小景区”或偏个性化的景点则门可罗雀。共享经济有效弥补了这种尴尬情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任何掌握空闲资源并愿意分享的个人均有可能成为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者[6]。旅游目的地企业或者当地居民可远程展现潜在的、闲置的旅游资源(或产品),让旅游者深入了解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第一时间掌握到游客的需求动向并做出调整,精确地匹配供给和需求。这有利于旅游结构的优化,大大提升旅游的综合承载力,实现旅游供需平衡。

4 共享经济视角下全域旅游建设面临的挑战

4.1 旅游消费者和从业者的权益需要保障

共享经济具有“去中间化”的特点,在交易时,用户端与供给端间存在一个具有一定的信用和安全隐患的虚拟空间。用户端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质疑旅游供给端是不是专业的销售或服务人员,自身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从而抱着怀疑态度进行交易和共享。从供给端(旅游从业者)角度来讲,共享资源种类多而复杂,服务供给模式分散,存在非标准、非专业性,不利于旅游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化建设、安全监管和信息统计。同时,由于缺少相关法律的约束,没有统一的商业模式作为标准经营体系的参考,这加大了市场风险,旅游从业者的权益保障变得更难。

4.2 诚信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将共享经济模式融入全域旅游建设,还需要解决征信体系、劳动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共享经济需要在诚信的基础上,暂时让渡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此过程中,交易双方未签订合同,没有明确条文约束双方权利和义务,难以建立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许多企业为了强化对资源的所有权、限制消费者使用权,就要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这就等于是在“互不信任”的基础上,将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这种变相考核机制,对旅游诚信建设是一个危机和挑战。

4.3 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需要加强

共享经济发展的特征是:规模大、节奏快、周期短。相对地,旅游体制机制更新完善较滞后,难以适应层出不穷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致使我国旅游业在管理制度方面面临困境。我们知道,共享经济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融资组合,才能得以延续,旅游新业态中也有资金泡沫的风险。目前,只有在宏观上的政策对共享经济进行了鼓励和约束,在旅游新业态的细分领域中,还急需完善顶层规划、加强政策监管。

5 融合共享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

旅游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共享经济平台企业需多方协力,加快构建诚信、安全、科学规范的运行和监管体系,实现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共融共建。

5.1 建全旅游信用评价机制

在共享经济浪潮下,摆在旅游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加强信用管理。我国的共享经济还处于粗放增长阶段,需要互联网旅游企业、旅游消费者和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构建完善的信用机制、体系。要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实行交易主体实名注册,通过智能网络技术加强诚信管理。要重视企业的诚信建设,利用信用这个“杠杆”,规范共享交易平台秩序,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的基础上,高度的互信才能够被建立,进而推动旅游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5.2 融入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系统

共享经济发展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系统、人居环境等城市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共享单车的出现优化了城市空间系统,但也出现了将单车乱停乱放、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为城市的全域旅游建设和安全有序带来挑战。所以,要以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大数据库为支撑,打通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渠道,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做到“把控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利用新科技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城市综合系统的自我优化、循环过程,促进城市开放共享,为全域旅游建设提供有利环境。

5.3 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督体系

在共享经济推动下,旅游商业模式正由B2B、B2C向C2B、C2C和O2O转变。这巨大的变化必然要有能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新业态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政府部门作为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市场监督者,需要定期对经营主体服务资质进行审查,落实责任考核机制,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同时要注意,由于短期内传统旅游经营模式难以跟上新的商业模式步伐,所以在转换过渡期可灵活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为共享经济下的传统旅游业转型到全域旅游预留出足够的空间,避免“一刀切”现象。总的来说,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督体系,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维护旅游行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

6 结语

本文探究了共享经济对全域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以此提出应对措施,为政府部门做决策部署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更多学者参与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只有深刻认识、把握共享经济本质,充分发挥其对旅游业的积极效应、降低其负面影响,及时持续地更新市场信息、适应市场变化趋势,营造诚信氛围,推动完善运行和监管机制,才能有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