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实践路径

2018-02-07陕西省汉中监狱政委

中国司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格局罪犯监狱

张 勇(陕西省汉中监狱政委)

五大改造新格局是对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的重大发展,是关系监狱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司法实践意义。笔者欲从全面认识构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必要性、全面把握深刻内涵、全面领会内在联系等方面,就如何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全面认识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必要性

司法部提出的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的工作要求,抓住了监狱改造罪犯工作的根本问题,拓展和深化了监狱改造罪犯工作体系,是新时代党的方针政策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监狱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努力方向,体现了监狱的本质属性和重要功能。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狱情均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具有很强的必然性。笔者认为,这种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的政治属性体制基础所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做好新时代监狱改造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监狱作为国家机器、专政工具、政治机关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其必须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自觉服务和尊崇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监狱工作的组织原则、法定职责和纪律要求,也决定了监狱机关应当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监狱工作五大改造新格局,促进监狱工作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新时代监狱工作的政治高度,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政治责任,是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体现。

(二)监狱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的复杂性、严峻性所决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刑事执行法律政策几经修订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改造对象、押犯构成变化很大,诸如终身监禁类罪犯、限制减刑类罪犯、死缓无期类罪犯、涉黑涉恶类罪犯、危安暴恐类罪犯、邪教极端类罪犯的增加,对监狱的传统改造工作理念、日常改造秩序、监管危险难度以及监管安全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监管安全系数、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已经成为监狱机关新的研究课题和任务。想要很好的克服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增强对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的科学认识,学会从政治上认识和分析问题,认清形势、把握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改革发展,为人类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发掘了监狱工作的理论深度,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指导新时代监狱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

(三)监狱工作担负重要历史使命的艰巨性、繁重性所决定的必然要求。司法部明确提出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充分体现了监狱机关对自身状况和所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清醒认识。完成监狱机关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必须注重政治改造,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创新发展了监狱工作的实践维度,从原来的“三大改造”手段拓展为“五大改造”,实现了监狱改造模式的转型升级,必将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成为推进监狱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动能。

(四)监狱改造工作激发罪犯积极改造重要动力趋向所决定的必然要求。如何有效解决终身监禁、限制减刑、老弱病残等类罪犯改造信心与动力不足的问题,短刑邪教、涉黑涉恶、危安暴恐类罪犯的认罪悔罪教育难度加大的问题,以及因罪犯监狱人格被进一步强化导致的心理矫治难度加大的问题,都是新的刑事法律政策颁布实施以来,监狱机关所要具体面临的艰巨改造任务。罪犯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政治觉悟较低、领悟能力较弱的客观情况,加强政治改造,牢牢占领改造罪犯主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几十年来的改造罪犯工作实践证明,政治改造是促进罪犯改造作用最大的激励手段,惟有政治改造合格了,其它改造才有动力,改造成果才能得到有效巩固和维持的长久。监狱严格执行党的监狱工作方针和政策,注重提高罪犯认罪服法,积极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政治改造这一根本激励手段与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等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运用到改造罪犯的实际中去,让罪犯在思想上、情感上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促进罪犯认识、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罪犯自觉接受思想改造的内在动力,减少罪犯对党和政府的仇视、对立情绪,从而达到改造罪犯、造就新人的目的。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发挥“五大改造”合力作用,必将会更好地促进罪犯的思想改造。

二、全面把握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深刻内涵

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集中体现了今后我国监狱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实践,科学把握其深刻内涵。五大改造新格局最鲜明的特征是突出政治引领,最明确的导向是践行改造宗旨,最基本的把握是遵循改造规律,最重要的功能是彰显监狱本质属性。

(一)政治改造强调监狱工作的根本性方向,监狱机关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导向。新时代,需要准确把握监狱改造工作的新要求,引领监狱改造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聚焦重点、落实监狱改造工作新任务。将政治改造统领贯穿罪犯改造全过程、监狱工作各领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改造罪犯的精神动力和改造利器。对罪犯实施政治改造,除了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教育外,更要对他们加强国家学说、专政意识教育,使其敬畏法律、敬畏国家机器,切实增强身份意识、悔罪意识,自觉接受惩罚和改造。新时代赋予政治改造以强大的活力和吸引力,使监狱改造工作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从而巩固监狱改造质量,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二)监管改造强调监狱工作的基础性保障,监狱机关需要做到收的下、管的住、改造好,促进公正执法。牢固确立监管改造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监狱惩罚改造功能,严格执行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等日常管理制度,严肃刑罚威严,增强罪犯身份意识,强化行为养成。在强化安全稳定上下功夫,把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不断夯实各项安全工作基础,持续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管控各类安全风险,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为切实做到收的下、管的住、改造好罪犯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和稳定的执法环境。监狱机关的监管执法活动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透明。特别在涉及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和有关刑事司法政策的规定进行办理,促进公正执法。如果监狱管理混乱、依法治监不到位,事故多发,势必要影响到其他改造工作的进行。

(三)教育改造强调监狱工作的治本性效能,监狱机关需要发挥教育矫治的核心作用增强治本效果。教育改造在监狱改造罪犯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治本功能,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方法,在“五大改造”中处于中间地位,是实施其他改造必不可少的媒介、平台。在我国,监狱除了惩罚罪犯、监禁罪犯之外,还负有改造罪犯的职能。也就是说,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这才是监狱工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育改造在整个监狱工作中,占有中心任务地位,是监狱工作的主要职责,贯穿整个监狱工作的始终。而政治思想教育又是监狱对罪犯实施教育改造活动的核心内容。在全面推进“四个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监狱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转变观念,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积极推进教育改造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把监狱办成特殊“大学”,把罪犯培养成可造、可用、可为之才。

(四)文化改造强调监狱工作的教化性引导,监狱机关需要运用文化熏陶和导向引领增进四个自信。文化本原的意义在于“以文教化”。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价值境界,为生活提供社会意义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文化改造罪犯的内容蕴含丰富,它不仅包括运用政治文化、法治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和改造罪犯,还包括法律规章、科普知识传播、生产技能培训、道德品行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制度约束、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以及社会习俗、习惯养成等。文化改造作为“五大改造”之一,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监狱改造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要求。文化改造与政治改造等其他手段相比,具有积极的引领、明确的导向、精神的同化和意识的凝聚等功能,体现为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和知识等文化改造结构体系,可以让罪犯在文化改造中深刻认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文化根源,用补缺文化的方式重新拾起做人的哲学,凝聚起用文化改变意识、用文化重塑心灵的力量,并在文化改造中醒悟、侮过和自新,增强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使之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五)劳动改造强调监狱工作的功能性回归,监狱机关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发展需求重塑劳动素养。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制度,以矫正罪犯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谋生技能为目标,不断提高罪犯的素养和劳动技能,将罪犯改造成为有正确劳动观念、有良好劳动习惯、有谋生劳动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如何调动罪犯在新的监狱体制下参加劳动改造的积极性,提高罪犯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社会就业能力,从而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成为监狱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深刻问题。我们要着眼于罪犯刑释后走向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不断推进劳动改造的功能回归,科学设置劳动项目,加强劳动保护,提高罪犯劳动报酬,改进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就业辅导和创业培训,为罪犯刑满释放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三、全面领会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内在联系

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标志着监狱工作、监狱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大改造”是一个全面的改造罪犯工作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又各有侧重。在功能作用上既有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在领会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内在联系上,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政治改造是统领一切改造工作的,居于全局主导地位,具有方向性导向性权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改造的实质是思想改造。所谓“统领”作用,就是其他改造都应围绕政治改造来思考谋划、组织实施,并服务于这个目标。监狱机关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又是一个政治机关,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回顾我国监狱发展的历史,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始终坚持讲政治。可以说,讲政治是我国监狱机关完成监管改造任务的一贯要求和特有优势。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道德观去武装罪犯头脑,用正确的、科学的、时代的理论、理念去矫正罪犯思想认识中的错误、偏差,用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认知去根除罪犯思想中的堕落、腐朽、落后的思想残存。这正是实施其他改造的根本和基础。因而,必须把政治改造置于首要地位,并统领其他改造。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政治改造处于统领地位,是其他改造成效的评判重要标准和基本遵循,是落实监狱改造罪犯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二)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统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五大改造”既有各自的规定性和明确要求,又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集中体现为监狱工作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要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五大改造”既统领于政治改造,又自成体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目标指向一致。政治改造的精神内涵和具体内容,贯穿于监狱改造工作的整个环节和过程。其他改造的具体活动内容,处处体现政治改造的精神要义。政治改造也不是离开了或剥离了其他改造的单一体,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渗透、影响并融入在监管、教育、文化、劳动改造的方方面面。政治改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通过监管、教育、文化、劳动改造的深化和体现,才能焕发其巨大改造威力和改造统领作用。而忽略了其它改造手段的作用,政治改造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难以发挥应有效果。

(三)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有侧重,存在着差异性。“五大改造”既相互渗透、互为作用,又有各自的主题,不能互为替代。政治改造侧重于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把握。监管改造侧重于惩罚和规则的约束,教育改造侧重于思想认知提升,文化改造侧重于价值观的重塑,劳动改造侧重于恶习矫正。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必须始终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强化监管改造的基础地位,注重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作用,拓展文化改造的以文化人功能,彰显监狱改造罪犯的中国特色。这种改造新格局,有方向、有路径,有载体、有标准,既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下对监狱工作有了整体把握和战略性思考。

四、全面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思考

积极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科学引领监狱发展新实践,把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的“总目标”与“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路线图”,作为推进新时代监狱工作根本遵循,确保监狱改造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最大共识。目前,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级监狱机关和监狱警察的接受和认知程度还有较大差异,还掺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需要及时统一思想认识,汇聚智慧凝聚力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政法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抓好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思想宣传,形成最大共识。引导广大监狱警察正确理解、正确认识、正确把握改造工作新格局理论和实践意义;注重从强化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目标和方向上,把握其中蕴含的改造目标的一致性和改造手段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消除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深刻理解构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重大历史意义,明确“五大改造”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任务目标、改造手段、措施举措,积极研究探索构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实践方法及路径,让改造工作新格局尽快在监狱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应有效果。通过深入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强化管理,全力筑牢政治改造根基,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二)科学研究谋划,设计最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顶层和基层等不同角度,着重从顶层设计、宏观决策层面,系统研究落实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实践路径,结合监狱改造工作实际,制定相关改造工作标准体系和考核指标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有可操作性、可行性;要勇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新格局的实践路径;细化制定符合监狱实际的改造新格局工作方案。要始终把政治改造摆在统领位置,系统构建政治改造工作体系;牢固确立监管改造基础地位,严格监规纪律和改造规范,推动监管改造标准化、精细化和现代化;充分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进一步深化罪犯思想教育、认罪悔罪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个别教育,深入推进罪犯修心教育;积极拓展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增强罪犯的爱国精神、尊法精神、崇善精神和诚信精神;切实推进劳动改造的功能回归,进一步加强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及质量意识教育。

(三)突出功能作用,建立最佳组合。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要准确把握政治改造统领地位的涵义,统筹推进其他四项改造内容,形成辩证统一、互为作用、汇聚合力的工作方式方法,注重“五大改造”建设的有机组合,凝聚优势形成合力促进构建。突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明确政治改造目标、把握政治改造内容、创新政治改造方法;突出监管改造的基础地位,强化监狱安全监管、进行科学分押分管、严格规范文明管理;突出教育改造的治本作用,推进教育改造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突出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要积极拓展文化改造载体、占领文化宣传阵地,办好狱内广播站、电视台、教育专网等,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塑人、以文育人的效果;突出劳动改造的功能回归,明确劳动改造的非营利性,着力提升罪犯劳动素养,积极开展刑释前就业指导。

(四)强化改革举措,提供最强保障。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补强弱项、补齐短板,妥善解决改革存量问题,确保完成改革增量任务,实现工作创新发展。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是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全面深化监狱工作改革发展,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加快推进监狱基础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改造设施建设,不断适应改造工作新格局、服务改造工作新格局、保障改造工作新格局。

(五)加强队伍培训,建设最优力量。坚持以改革创新开创新时代监狱工作新局面,为实施“五大改造”提供动力支撑。坚持政治建设为根本,旗帜鲜明抓好监狱警察队伍的政治建设,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坚决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坚持实战、实用和实效,深化开展监狱警察岗位实战大练兵活动,完善练兵机制,扩大练兵范围,丰富练兵内容,提升监狱警察整体战斗力。深入推进警务模式改革,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创新完善指挥运行机制,探索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实战化警务运行模式,提升信息化条件监狱警察实战能力。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人才的培训,组建破解“五大改造”难题课题组,重点对监狱改造、心理矫治、行刑管理、信息应用、人才培养等课题进行攻坚克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提升监狱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依法治监能力,构建监狱改造工作新格局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新格局罪犯监狱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监狱选美
论监狱企业立法
欢迎你到监狱来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
逃出监狱
聪明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