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历史嬗变及当代启示
2018-02-07刘辉
刘 辉
(河南省社科院 《中州学刊》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作出“五位一体”的新概括。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1]2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表明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同时,这一崭新概念的提出,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与“五大目标”一一呼应、完美对接,在表述上更加合理、科学。
一、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演进轨迹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国现代化绘制了不同的蓝图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而为之奋斗。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陆续增添新鲜内容,提法越来越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一)“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对中国现代化作了初步构想。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建立政治自由、经济富强和文化文明先进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美好愿望。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对未来新社会的远景再次作了详细规划。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奋斗,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1949年3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望,当此之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并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经过几年时间的酝酿,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把这一任务写入党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关注我国现代化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丰富了“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明确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不久被概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后来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道:“我们现在讲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是周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出来的。”[4]这次会议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被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和全国人大会议反复提及,而且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街谈巷议的高频词和主流话语,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成为激励无数国人忘我工作的政治口号。
(二)从“四个现代化、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富强、民主、文明”。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在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进一步走向深入。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5]这段论述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认识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二大沿用了这一说法,只是表述上有所差别。大会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就是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总之,这些论述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涵盖了政治,反映了党对我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认识明显提高。当然,上述论述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提法表明我们党仍然没有摆脱在现代化建设这一问题上一贯的急于求成思想。另外,在语言表述上存在明显不对称的问题,在文明的认识上也存在分歧。
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的进程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明晰。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会将以往经济、文化、政治的顺序调整为经济、政治、文化。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富强、民主、文明”。这一概括表达更加清晰合理,也比较贴合实际。十三大后,“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退出历史舞台,新的“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长期被人们接受。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前进,“三位一体”的传统框架被打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到达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历史时期,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随着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我国国内各种矛盾交织叠加,主要表现在: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群体性事件攀升、社会建设滞后、消极腐败现象突出,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大后,实现社会和谐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高度关注的问题。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05年年初,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理论渊源、主要任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这是指导我国一段历史时期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提出,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样,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和谐在内的“四位一体”。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了“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决议,把这一目标写入党章。
(四)“五位一体”目标的提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对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新鲜命题,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已经围绕该命题展开持久的讨论,然而当时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很突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加剧。党的十八大高度概括了我国生态的严峻形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然而总体上看,生态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北方雾霾天气多发频发、城市废弃物堆积成山、河道水体变黑变臭、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绿水青山”的渴望比以往更加强烈。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工作时指出:“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6]党的十九大在时机成熟的基础上,正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由“四位一体”扩充为涵盖“美丽”的“五位一体”。
二、几点启示
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历史演进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紧密结合。这一演变过程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奋斗目标近70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不难看出,发展生产力始终是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中心工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化,其实现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来看,“富强”排在第一位,表明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十三大以后,我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由“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虽然现代化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富强”始终放在首位,体现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优先发展生产力方面达成的共识。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由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7]。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一旦停止生产,既不可能生存,也谈不上发展。换言之,生产力是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一切都不复存在。生产力不仅仅居于基础性地位,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事实胜于雄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生产力飞速发展,为其他方面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卓越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8]
(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客观而言,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把现代化基本上等同于工业化,在实际工作安排上,片面强调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一五计划时期,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突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即工业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我们党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强调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们发动了“大跃进”,突出“以钢为纲”,仍然片面强调发展工业,结果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继续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历史时期,虽然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刻,但是长期拘泥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扩展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更进了一步,即把社会建设作为单独章节并作出专门部署,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被写进党章。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十九大上把“美丽”纳入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中,“五大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谋划更加全面,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更加深入。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这句经典论述明确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生活,除了经济生活外,还包括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因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在优先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为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除了社会有机体诸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外,还离不开外部环境,即自然界。在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谋划上,需要统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问题,遗留下不少后遗症,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现代化的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都得到显著提升。
(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1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是也为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目标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人民立场、公仆情怀。站在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五位一体”奋斗目标的精髓,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党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切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战略目标。富强就是指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手段,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总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他多次强调:“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0]116“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10]373他在设计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时,落脚点均在于实现人民利益(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民主,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民主”一词的提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党的人民立场。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郑重地提出“民主”的奋斗目标并强调,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要,使人民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三大再提“民主”这一奋斗目标并从党政分开、下放权利、改革政府工作机构等方面进一步规定人民民主的权力。“文明”,就是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意识领域面临着“左”的和右的两方面的干扰。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思想禁锢,造成人们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盲目崇拜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实行对外开放,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抬头。此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因而,为了解放人民群众思想,为了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我们党提出了“文明”的奋斗目标。把“和谐”作为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是我们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集中、生动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密切关联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党同志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他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12]。《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定》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扩展为包括 “美丽”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一重大决定是党向人民群众作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新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来,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然而,这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不小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13]因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还原绿水青山,真正“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成为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50十九大报告把“美丽”确立为新的奋斗目标并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是对人民群众渴望重现蓝天碧水、重塑美好河山的及时回应。
综上所述,以人民为中心是五大奋斗目标的灵魂。当前,在继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本党价值的唯一选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切实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