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2018-02-06吴璇子
吴璇子
语文教学是一们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和谐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该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重视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有着情感与灵性的真实流露,使个体生命的多样性得到充分表达,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传统观念中“教”是主体,“学”是客体,而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更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盲目的优越感,以居高临下的视角观察课堂,对待学生,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的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感情中,同悲欢,共离合。
比如说在教学《游褒禅山记》的时候,有学生大胆质疑文本,说《游褒禅山记》不能将其视为“游记”。其中说理的成分较多,而记游的内容比较少。我叫学生探讨并就此发表看法。我的一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想我该运用我们读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知人论世来推断这个问题: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的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政治宣言,他是用‘游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政治改革的决心。”果然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于掌声阵阵,同学不禁佩服他的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更激起了深入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我接着讲述:这不仅是因为宋人的山水游记与唐人的有很大区别(宋人侧重说理,而唐人则侧重记游),还因为作为一位立志革新的未来政治家,作为一位立志改变颓废文风的文学家,王安石的写作意图是“有补于世”。他所说的“世”明显地包括了政治和文学两方面,并且文学又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这与传统的“文以载道”的观点是一致的。整节课学生思维的注意力集中,学得来劲,情绪高涨。试想没有平时的课堂上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学生即便心里敢大胆的质疑文本,会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吗?平等对话,亦师亦友,而使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更为顺畅,是必要的。在平和的氛围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索,才会有创造。
二、教学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郎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还停留在教材知识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更多的思考。许多老师认为完成了对教材的传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很多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从快速浏览课文到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发表深刻见解,不过是幾十分钟乃至几分钟的事。可以想见,理应“慢慢走,欣赏啊”的阅读过程成了步履匆匆的急行军,更不要谈学生能从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情致与光彩。语文学科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钱理群教授曾对语文课作过这样的描述:“这门课程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学生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今中外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你将在同哭同笑同焦虑同挣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被开发出来了,你的精神自由而开阔,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
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广阔自由的心灵高飞远举的精神空间,只要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份自由的天空,他们会绘画出美丽的生命画卷。我在教学陆蠡的《囚绿记》的时候,让学生扩展延伸探讨《囚绿记》带给我们的启示,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囚绿记》还揭示出一个哲理:孤独是美的伴侣,一个人静观时,最有可能发现、感受美。他欣赏绿藤,不是走在外面,而是透过一个小圆洞,这个特殊的角度使得绿藤朦胧美丽。发现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必须是一个内心安静敏感的人。幸运的是,陆蠡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种禅的境界,在人生中是难得而值得珍惜的。我羡慕作者是这样一个有慧根的人,而命运又垂青于他,给他一段悠闲寂寞的时光,在他的窗前又放下那棵绿色的常春藤。三者组成了和谐的美的整体”,我不失时机的引入:“由此,我想到,同样一位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写《花未眠》,他在北海的旅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凌晨四点,一个安静的时间,发现了海棠花的美,并由一朵花引发了那么多人生感叹。普希金因为流放,才从大海中看见了自由的光芒,写出了《致大海》。艾青在牢中,孤独无望,对着漫天的雪花,想起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写出了感人的诗章。人总有诗意、温柔的时候,总有最有缘分发现美的时候,捕捉住那个特定的时刻,就会让它成为人生中精彩的篇章。”自此学生对这篇优美深沉的散文有更深的感受之外,还透过语言世界进入了“文化”的层次,也只有在“文化”中,学生才能有体验和领悟、传承和创新。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尽量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对问题的思考,开放学生的思维,以期学生获得性灵的陶冶,完善的心智,而不再受制于相对贫血的阅读能力、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语言的和谐美——优美自然
作为教学的语言,是要表情达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明白你在讲些什么,如果教学语言中夹杂着方言,并且吐字不清,学生听讲就会很吃力,自然影响教学效果,也谈不上什么和谐美。
一首诗歌,会朗读的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就能使学生对诗歌充满了兴趣,比如说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通过景物意象突出诗歌的画面感,精心安排诗歌的句、节,重视诗句的音节、韵脚,都是对“三美”理论——“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格律诗派的艺术主张与风格。用标准的普通话准确清晰的咬字读音,能使学生倾心聆听。反之,则不然。因为清新、明晰、舒缓、流畅而自然的声音,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枯燥、结结巴巴、怪声怪调、暴风雨式的讲解,会让学生吃力、乏味,觉得刺耳,自然会让学生关闭接受通道。
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求语言和谐,语调自然。要从音色、音质、音素上加以控制,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有时徐缓舒慢,有时高昂激扬,有时间断停歇,有时一泻千里。
总之,对于老师而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保证课堂生态的鲜活:激荡着思想,喷射着激情,闪烁着灵性,跳跃着浪漫,升腾着人性,氤氲着诗意。在课堂教学中师与生情感交融,学生在营造出和谐之美的文学殿堂里流连忘返,生命神采顾盼飞扬,哪里还会有不好学的语文,哪里还会有不愿求知的学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中学3370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