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英雄归来再续豪情
2018-02-06张晏然
张晏然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这是《英雄本色》中的经典台词。11月17日,让影迷盼望已久的香港影史经典名作《英雄本色》重映,这是时隔三十年后内地观众第一次有幸在大荧幕上目睹周润发所饰演的小马哥的风采。另外,吴宇森导演新作《追捕》于11月14日上映,英雄归来,本色不改。
香港是华语电影中警匪片的重要产地,而其中吴宇森则是众多警匪片导演中的翘楚,他不仅开创了华语电影中的黑色浪漫暴力美学,开启了警匪片的全新时代,更影响了国内外无数导演与观众。
开启警匪片的全新类型
时间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此时徐克、许鞍华等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纷纷拍出了自己的代表作,票房与口碑双赢,而导演吴宇森辛苦执导的《英雄无泪》惨遭雪藏,远赴新艺城在台湾设立的机构担任行政,此时他郁郁不得志,心中的“英雄梦”难以实现。
在他潦倒之时,势头正盛的徐克拉了吴宇森一把,将《英雄本色》的剧本交给他来拍摄,随后他又拉上年近不惑时被邵氏公司辞退的狄龙,被冠以“票房毒药”之称的周润发以及刚刚走红的偶像歌手张国荣,将沉着冷静的宋子豪、桀骜不驯的Mark、正义敬业的宋子杰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义、江湖恩仇搬上了大银幕。没想到影片一炮而红,票房狂收3400万港元,创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纪录,还荣获了第六届台湾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以及第二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电影大奖,并于1990年在全美院线上映,成为继李小龙的《精武门》之后为数不多进入美国商业院线的华语电影之一。
《英雄本色》开创了香港警匪片的一个次类型,即江湖英雄片,这类影片的主角一般为重情重义的黑道中人,传统警匪片中警察与匪徒之间的矛盾冲突被推至背景位置,着力突出主角间的情义、道义。随后吴宇森又相继推出了《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多部同类型影片,其后潘文杰执导的枭雄片《跛豪》,刘伟强执导的系列江湖英雄片《古惑仔》,杜琪峰执导的枪战片《枪火》以及昆汀·塔伦蒂诺等导演执导的电影,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吴宇森所开创的江湖英雄片的影响,自《英雄本色》香港警匪片进入全新时代。
开创黑色浪漫暴力美学
吴宇森有“东方暴力诗人”之称,是华语电影中黑色浪漫暴力电影美学风格的开创者。在特定历史时期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却又富于诗意、传奇色彩的暴力,可被称作黑色浪漫暴力,这也是吴宇森江湖英雄片的典型风格。
吴宇森曾说:“枪战动作会做成一种像音乐剧那样的节奏感,开枪的时候用双枪,不要一起打,一发一发的连续打。那些影评人说像跳芭蕾,有音乐的节奏感,这就是我需要的。”吴宇森在江湖英雄片中将暴力风格化、形式化,使其影片中的枪战、打斗等动作具有形式美感。具体而言,吴宇森大量使用慢镜头表现暴力,发掘枪战、打斗等动作中的舞蹈之美。吴宇森曾师承香港新武侠电影名导张彻,他成功将张彻电影中男性的雄健之美,炽热情义,转化到其江湖英雄片中。在精神与风格层面吴宇森将其江湖英雄片传奇化、浪漫化,片中的主角通常为追求男性尊严、道义责任付出沉重代价,甚至牺牲生命,这些“理想化的英雄”具有超越现实的美感,电影中弥漫着豪情、激情与男性阳刚。
本色不改英雄再度归来
去年,吴宇森在日本导演日比游一的纪录片《健先生》中,大谈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北海道大追杀》(中国内地称之为《追捕》)对他的影响,这部电影在精神气质、人物造型等方面直接给吴宇森在创作《英雄本色》时以启示。
现在正在热映的《追捕》,与1976年的《追捕》都取材于日本小说《涉过愤怒的河》。这是时隔十四年后吴宇森再次涉足警匪片。陷入谋杀疑云的正义律师杜丘在反警探矢村追捕的过程中,与之发展出一段惺惺相惜的情谊,在探明真相的过程中却卷入更大的阴谋。一匪一警的双雄设置,华丽的追车、爆炸,眼花缭乱的枪战,标志性的白鸽、双枪,一如他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等经典力作。虽然在拍摄《追捕》时一度超出预算,上映后也因故事情节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口碑褒贬不一,甚至有“吴郎才尽”的论调,但是我们遍查他的“英雄本色”系列以及《纵横四海》等影片,可以发现吴宇森的江湖英雄片一向都不以缜密细致的探案情节取勝,从这方面来讲吴宇森可谓“廉颇未老”,英雄归来,本色不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