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星主观题智能机器人在学生作业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2018-02-06张洪梅
张洪梅
摘要: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也将重塑科技产业链。智能搜索、智能语音、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倍受公众期待,而准星机器人,则致力于用人工智能解决传统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而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则是在学生作业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准星主观题智能机器人;有效应用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教学多媒体的出现,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学理所当然更有趣、多彩、简单。然而,我们耳边还是经常充斥着各种抱怨——老师:学生多,作业多,批改耗时耗力;学生:各科作业多,又得不到及时反馈。究其原因:第一,现在社会信息化,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第二,虽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多年,但学生课后作业却是被人们长期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学校一般会通过听课和赛课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但在保障作业的教学环节方面的措施却少之又少,技术上的落后必然导致效果和质量上的缺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全面提高学习效率,课后作业必须做出重大变革,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学。
一、初中数学作业的现状
由于课程内容多、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出现了一定的惯性和随意性:
1.从作业编排的依据看
对数学作业设计,过度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使得作业形式单一,显得陈旧、缺乏活力性。
2.从作业设计的形式看
机械简单的题目多,缺乏趣味性。
3.从作业要求的标准看
数学作业要求一刀切,主张统一化,忽视了个别差异,缺少了个性化培养目标。尤为突出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导致学生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飽,缺乏层次性。
4.从作业练习的目的看
作业设计练习的目的不明,针对性不强,缺乏提高性。
因此,以最大限度减少学生的负担为目的,开展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提高一套科学规范、精巧高效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方案,是解决当前学生负担严重,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的突出问题。只有进行“作业的设计和优化”的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变“作业布置”为“作业设计”,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是数学本体特征的需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需要。而此时,准星主观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恰好就我们苦恼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地改善。
二、智能精准的评测—为教师减负
课堂教学环节之后,就是课后练习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作业和考试,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可以产生和收集大量有关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有用信息,以此来反馈和指导教学。然而,传统的作业和试卷的批改,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如果教的班级多,作业量大而时间少,更会加重作业批改负担,甚至,有些主科双班教师当天都不能全批全改完,也就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得到作业方面的反馈;再加上学生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拖得越久,记忆越差,评讲作业的效果就越差。
而准星主观题智能机器人却将教师从这项繁琐的工作解救出来。老师只需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并上传后,系统便能自动开始批阅作业和试卷(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并最终把批改结果、作业报告(包括正确率、错题分布、知识点错误率等)反馈给教师,让老师对照批改结果及时指导教学。除自动批改以外,教学系统还提供智能错题本、学情诊断反馈、班级知识分层等服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产品数据调整授课方法,实现典型错题汇总、知识缺陷不漏、学习轨迹分析等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及预测,实现精准施教。
教师的敬业精神可从“量性”与“质性”两方面审视。前者主要以牺牲休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等为标志。后者以勤于思索、探究奥秘、坚持巧干等为特征。对于当代的教师来说,前者诚可贵,后者价更高。因为前者缺少人文与科学的关怀,教师不仅不给自己安排必要的放松或休息时间,忽略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容易要求学生同样不惜血本的苦干。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教师想走质性敬业的道路,但也会因精力不济等作罢。而准星的应用,为他们腾出质性敬业的空间,使他们有可能把大量时间用在“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上,通过潜心探索,发现解决学生问题的更巧妙的方法,变苦干为巧干。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敬业重心由量性向质性的转移,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必不可少的策略。
三、智能辅助学习—为学习增效
众所周知,学生才是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指路人,辅助者。若课后作业没有针对性、提高性,那么学生也只是不断地寻找需要的答案,作业变成了任务,而学生也只是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不求甚解,随之而来就出现恶性循环,学生不堪重负。
而准星的应用,使得学生做完作业上传平台后,只要网络允许,只要半个小时,学生就可查看自己当天作业结果,学生可以根据作业考试的评测结果,进行错题再练,知识点补漏和推荐练习下载;对于常错的知识点继续视频学习等等, 及时查缺补漏一定能够快速提升成绩。同时,面向学生个人的全程学习数据采集, 使得任何知识缺陷不丢不漏,使得所有强化训练题、视频和教案等都极具针对性,从而真正将学生从书山题 海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养成“日清、周清、章清”的好习惯,稳步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学会学习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至关重要的是增强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判断是非、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自学难以落实,学会学习沦为空话。而准星的应用,使得学生有了作业批阅权也就有了新的责任。在参照平台提供的参考答案时,他们不得不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他们的相应能力得以增强。
四、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困惑
准星的使用不仅改变了现行的作业批改方式,同时引发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它为师生的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但是要真正高效地使用准星,需要教师课前更充分细致地备课,更多时间精力去探究,更多精力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网上作业,做到分层教学,个性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漏笔、识别不出、答案单一等问题,同时,根据平台给出的分析结果,学生分层后,通过活动优生的能力大大提升,而一些中等生觉得自身学习活动受到限制,后进生则更多是倾听者、旁观者、“寄生者”,从而两级分化更严重;其过程更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和习惯的培养,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没那么精确、准确。
因此,教师要“善用”准星,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其本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准星主观题智能机器人的有效作用,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高新顺江学校 6117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