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数据共享与金融变革

2018-02-06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公平银行监管

金融数据的割裂和分散一直以来都是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状况虽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利,但对普通用户和金融业本身的发展来讲,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金融数据共享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一、金融数据共享将对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银行的互联网化只触及互联网精神的皮毛,金融数据共享和开放才切近互联网精神的精髓,共享金融数据的新模式无疑将会给金融服务业带来新一轮的巨变。

对传统银行来说,金融数据共享的影响呈两面性。一些不适应数据共享新模式的银行将在巨变中被淘汰,因为金融数据共享的推进会使得客户和数据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银行利润将会受巨大挑战。然而,积极拥抱新模式的银行,将会转型成为金融服务基础平台,成为平台的银行不仅仅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平台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向客户提供间接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型银行的产品更加丰富,数据的价值得到提升,因此不仅留住老客户,还能吸引新客户。凭借金融服务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和金融牌照优势,转型后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收费外,平台服务也有可能成为利润增长点。以花旗银行为榜样的数家国际大银行、以美国中部堪萨斯州CBW为代表的几家社区银行,是银行转型的成功典范。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好处显而易见。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数据共享,借助银行提供的金融平台服务,不需金融牌照就可以开展金融服务,同时还能获得大量的用户和数据,有助于技術优化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各国金融数据共享计划实施结果已经在金融科技公司上初显成效。

对最终用户来讲,好处更加明显。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成本越来越低。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比较一目了然,更加容易统一管理,不会再有众多账号,不会再有记不住的密码和五花八门的密匙等烦恼。智能资产管理门户将成为个人金融活动唯一的入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将找到施展的天地。支付、借贷、记账和理财等金融服务和场景无缝连接,融为一体。

二、金融数据共享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金融数据共享受重视的原因不仅在于保护客户的利益,更在于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个体用户来说,共享数据的好处直接体现在:个人可以通过简单的统一界面管理所有的金融账户,从而更加便捷地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也更加有效地管理资产。

如果金融数据不能共享,那么个体用户无法轻易对比服务和费用,从而无法选择价廉物美的金融产品;无法得到全方位的金融数据,因此限制了有效资产配置和规划。

(二)金融科技的发展受制于金融数据的共享

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尽管有很多方式获得非金融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含金量,比不上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交易数据。倘若无法打破银行数据壁垒,金融科技公司将始终处于劣势,其发展必然受到制约。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由于缺少完整全面的数据支持而成为摆设。

(三)推动数据共享有利于推动金融竞争和创新

对银行来说,数据不公开,对自身业务是一种暂时的保护。但是这种数据封闭的代价是银行失去利用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在客户对金融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科技界巨头跨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和监管对开放数据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大潮下,闭关自守的银行将失去构筑平台生态圈的机会,其发展的路将越走越窄。而金融数据的共享有利于构建新的信用机制,进而推动互联网金融和其他金融向纵深发展。

(四)金融数据共享有利于构筑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金融监管

对监管来说,金融数据不公开造成了数据孤岛,大大减少了数据的价值,降低了整个社会金融运行的效率并提高了社会成本,同时也助长了因为封闭带来的金融垄断,不利于初创金融企业特别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

三、金融数据共享面临的挑战

尽管金融数据共享受到了不少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但其仍然受到很多的挑战。

(一)来自银行的抵制

对银行来说,金融数据共享等于把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拱手相让。在金融科技公司不断蚕食银行业务的大环境下,开放金融数据的直接后果是客户的流失和利润的减少,甚至会面临生存问题。

面对可能产生的严峻后果,很多银行抵制金融数据共享。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收到的社会意见中,银行和银行协会的代表各自提出了担忧和疑虑:金融科技公司享受到数据共享的很多好处,银行为何需要承担与之相关的费用;有些银行规模小、预算有限、IT系统老旧,根本无力承担数据共享的负担;一些银行认为数据共享等于主动交出市场和客户控制权,本身对银行来说极其不公平;目前没有统一法规,加上基于用户隐私安全考虑,很多银行认为不应该贸然推进金融数据共享变革。

如何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机制,平衡银行的利益,打消其顾虑并调动其积极性,是金融数据共享面临的第一道障碍。

(二)如何维持相对公平和平衡

共享金融数据目的在于打破不公平的数据壁垒,可是在打破旧的不公平后,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新的不公平。

譬如在推进金融数据共享中,金融科技公司是受益方,而数据接口的技术开发由银行来承担,如何创造机制打破这种责任和利益不匹配的不公平。又如在金融数据共享所倡导的银行转型成为平台生态圈,必然造成强者恒强、大者越大的格局,大银行更加容易垄断并挤压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上找到合适的平衡?再如金融科技公司在使用共享金融数据给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是否也和银行一样受到同样的法律法规监管?如果要在金融数据共享的监管上区别对待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如何把握尺度以杜绝法规的不公平造成的监管套利?这一系列的问题是金融数据共享的第二道障碍。

(三)共享模式的选择endprint

推动金融数据共享有多种途径,英国和欧盟根据本国情况选择自上而下的模式,由政府主导制定政策,银行配合;而美国选择自下而上的模式,由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均衡博弈,以市场机制推动为主而监管为辅。两种方式各有优劣。

(1)自上而下的方式目前看来实现成果效率高,但是公平性欠缺;同时行政命令很容易扼杀商业和技术的创造性,一刀切的行政命令会对一些没有实力的银行和机构造成巨大的负担,导致发展不可持续的后果。

(2)自下而上的方式让市场主导可以激发创新,达到市场各方利益均衡,可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数据共享标准,效率不高。同时离开政府的大力推动,银行开展金融数据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进展缓慢,也不易保持公平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适合本国、本地实际的共享模式是金融数据共享的另一道障碍。

(四)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如果说医疗数据代表的是个体的生理特征,那金融数据则体现的是用戶的金融属性,因此金融数据共享和医疗数据共享一样,面临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银行一直是客户信赖的数据保管者,因为银行耗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保障数据和隐私安全,同时面临诸多法律规范。在金融数据共享推进中,监管机构、银行和个人最大的疑虑是:金融科技公司如何保障共享数据的安全和用户隐私?共享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挑战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共享过程中,数据不会被盗用和篡改,隐私不会被侵犯?

二是使用范围和透明性:如何保证共享数据只能在客户授权范围和时间内使用?如何用直接明了的方式让用户了解什么数据在使用,谁在使用,有何风险?用户如何收回共享授权?如何保证收回共享授权后,数据真得被共享方永久删除?

三是明确职责:客户在共享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受损后,该找谁负责?如何补救?如果补救处理不当如何申述?

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在任何行业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金融业的数据直接涉及个人财产,所以这项任务就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充满挑战。金融数据共享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利益和职权划分,成为参与各方面临的最大难题。

(五)金融数据共享对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

金融数据共享作为未来银行变革的趋势之一,不仅对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带来巨大的挑战,对各国的金融监管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如何选择合适的监管模式

目前全球各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采取三种不同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限制性监管、以中国为代表的被动式监管、以英国为代表的主动型监管。这些模式各有利弊,以美国为代表的限制性监管适用于技术驱动的金融市场,而以中国为代表的被动式监管适用市场和商业模式为驱动的金融市场,以英国为代表的主动型监管则适用既无技术优势,也无市场优势的金融市场。在众多模式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监管模式,如何适当地根据本国实际改良已有的模式,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2.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

推动金融数据共享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推动金融创新和发展,但是也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在打破旧有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公平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机制处理这些公平问题是金融监管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难题。

3.如何避免金融数据共享过程中出现的无序很混乱

再周密的计划也不可能没有漏洞,向金融数据共享这样的计划异常复杂,很容易出现漏洞,容易被一些人利用来做出一些有违金融数据共享初衷的事情,如侵犯用户隐私、利用用户数据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是金融监管必须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蔡凯龙.金融数据共享正引发全球变革[OL].FT中文,2017-11.

[2]郝一生.共享金融:银行时代的终结与涅槃[OL].财经,20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平银行监管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公平比较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监管
银行激进求变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