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8-02-06
中国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必然进入一个中高速增长阶段,一开始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增速换挡期,但是更加深刻和科学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
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2014年11月9日,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现实和实际。
一、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但仍维持在可观水平
增速回落是一种经济规律,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期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降至4.15%。
过去四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7.2%,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增速。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实际增速分别为6.9,6.9,6.8;一系列宏观数据,如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出等均进入L型底部。
从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来看,经济增速、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均体现出“稳”的态势。其中,城乡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增长1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价格收入实际增速达7.3%,继续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首先從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上看,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几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0%以上,对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从结构调整深化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实现了较为均衡的增长。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贡献率达63.4%。与此同时,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日趋稳固,服务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特征逐步从简单的数量增长转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升级并重。除了食品、居住支出之外,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是当前城乡居民最重要的消费选择。在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中,通信类消费的占比从1995年的4.8%上升到2015年的13.5%。未来,伴随信息化、网络化、老龄化而来的信息消费、健康医疗、文教娱乐、旅游休闲、养老等将主导城乡居民消费趋势,消费将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其次从产业结构来看,在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工业水平上升的同时,服务业成为了最大的产业。与此同时,在工业产业内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五年来连续保持接近10%甚至超过10%的增速。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1.6%,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13年-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2013年-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高于资本形成贡献率8.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
三、经济动能不断转换
工业技术改造、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快于整体投资,说明技术改造步伐在加快,反映了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改造升级。代表着新动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加快成长。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5年,反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经济增加值占到了全国GDP的14.8%,2016年数据总趋势比前一年更好。
首先,新兴产业发展表现突出。2016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0.5%、10.8%、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3%。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降至28.1%。一些高技术产品开始走向世界:雅万高铁等一批高铁项目正在推进;华为已经成为国际电信市场的主流供应商,华为手机销量已进入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前十名,遍及亚非美欧。
其次,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购物渐成主流,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达2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5%,比重较去年上升1.9个百分点。
再次,新产品、新服务快速增长。2016年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迅速,同比分别增长34.3%、38.7%、38.6%、17.8%;同时,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也快速发展。以旅游为例,2015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为1.28亿人次,接近日本的总人口数,较2005年增长312.9%。预计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中国大陆出境旅游的海外消费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大陆游客境外消费总额达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全球旅游总消费额的20.9%。另外,分享经济广泛渗透,跨境电商、共享单车、智能家庭、在线医疗等新服务模式方兴未艾。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精细分工、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必然选择;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继续利用对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的掌控,实现在全球高端价值链上的主导权。因此,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刻不容缓。endprint
近五年来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了改善,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新旧动力有序转换,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制造业是国家间经济角力和竞争的主战场。五年来,我们国家一手抓淘汰落后,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手抓转型升级,改善品质质量,取得了良好成效。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引发新业态,“四新”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有效提高了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以传统农业为例,我国粮食生产自2013年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以来,已连续4年站稳这一台阶。不仅如此,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迅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已初见端倪。
自2012年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以来,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成为服务业中最活跃的因素,表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
经合组织一份《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指出,中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生产率增长、高水平就业。
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年底首次提出以来,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现路径逐步清晰,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注入了持久动力。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市场预期和信心有效提振,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改革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
2015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去产能”,并采取严禁新增产能、严格环保执法、加大政策引导、带動优势产能“走出去”等五大措施化解产能过剩。进入2016年,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多项措施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并通过钢煤去产能部级联席会议等方式统筹协调。在多方努力下,去产能工作进度不断加快,各地区、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了有序推进去产能工作和制度体系。
2017年以来,去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地条钢”依法全部取缔,上半年煤炭去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有序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实施。
不仅如此,去库存、去杠杆和降成本方面效果初显。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减少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一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和停征,物流、用能等成本继续降低,减税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为企业减负超1万亿元的承诺已提前实现。
提高有效供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去产能的“减法”,为先进产能腾挪出了发展空间,倒逼低端产能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有效供给的“加法”,催生并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带来了创新的“乘法”和简政放权的“除法”。“双创”“互联网+”等触发的创新驱动力,正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动力。同时,随着“放管服”、减税降费等改革举措落地,制度性交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市场活力得到了更多释放。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8%左右开始进入到超过10%的关键时期。5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实现了年均15%的增长,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的临界点。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从“攻坚”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不断走向纵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超出了预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在转型阶段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路径,必将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新的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将形成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更高形态,中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的生动实践,还将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为务实有效的“中国方案”。
五、投资有增有减,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地产投资增速缓慢回落
房地产投资增速缓慢回落,未来仍在缓慢回落区间,但是下行速率极为缓慢。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第一,低库存对房地产投资形成底部支撑。房地产库存处于2014年11月以来的最低位,虽然地产销售回落,但房地产库存不高的情况下,地产商补库的意愿不弱,地产投资的底部不会太低。
第二,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开发投资的稳定性上升。房地产行业集中度CR8从2017年Q1的51.17%上升至2017年Q2的53.45%。大房企逆周期拿地提升房地产投资的稳定性,房地产投资的波动率下降。销售好,投资增速不会太高;销售差,投资增速也不会太低。
第三,土地供应弹性加大,房地产投资的顺周期性下降。2017年8月以来,热点一二线城市陆续下发“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至五年内大量增加土地供应。土地供应弹性加大,结合地产龙头集中度提升,大型房企逆周期拿地的特点加强,给土地购置费形成底部支撑。
第四,2018年房地产行业将在负债端加速行业洗牌,房地产行业的结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地产债到期压力集中在2018年-2021年,2018年-2021年分别到期2118亿、4295亿、4793亿和7229亿,其余年份均不超过2500亿。另一方面,销售回款占到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51%,随着房地产销售下滑和存量债务集中到期,销售回款现金流较弱的中小房企将逐渐出局。endprint
第五,随着棚改套数减少和货币化安置比例提高,棚改对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拉动效果已经边际弱化。2015年-2017年,棚户区改造共1800万套。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的提高对三四线地产销售的拉动效应明显,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共去化商品房库存2.5亿平方米。
(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放缓
较快上升的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债务约束长效机制限制了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和进一步举债的空间。自2015年初开始,政府赤字率开始持续高于政府目标赤字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2017年3月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下降,基建投资回落的趋势会持续。
(三)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2014年-2016年,70%的行业的资本开支正增长,但资本开支仅占比44%;30%的行业资本开支负增长,但资本开支占比56%。
经济增长的内核正在从“旧经济、重资本产业为主、债务驱动型模式”转向“新经济、轻资本产业为主、内生增长型模式”。
六、出口延续正增长,增速顶部小幅回落,周期底部抬升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同期增长19.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增长25.7%;贸易顺差1.28万亿元,收窄17.7%。
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0.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7%,比2016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二)对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回升,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
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7.4%、21.3%和21.9%,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4%。同期,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
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02万亿元,增长20.6%,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8.2%,比2016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7万亿元,增长17.8%,占出口总值的46.7%,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口1.65万亿元,增长26.8%。
(四)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
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13万亿元,增长14.6%,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7.2%。其中,汽车出口增长32.5%、船舶出口增长25.1%、手机出口增长13.5%。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2.9%,占出口总值的20.5%。
总的来看,我国进出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走势,增长的协调性在提升。
七、汇率和人民币
(一)外汇形势好转
2016年年底市场是极度看空的情绪,人民币肯定要破七,外汇储备要破三万亿,但是人民币并没有破七。在美元指数回调7.6%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双边汇率2017年10月底升了将近5%,多边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在2017年9月8日人民币升了将近7%,上升幅度比较大。汇率保住了,储备也保住了,外汇储备增加了987亿美元。
随着人民币升值,无论是从结汇,还是资本流出方面,都是实现了总体的正增长。在境外的人民币绝大部分时间比境内人民币偏长的情况下,企业只要想结汇一般会主动把外汇调入境内来结汇,这也减少了跨境人民币的流入。跨境的外币将近90%都是美元,而且在2016年以后,美元的集中度不但没有降低,还在进一步地提高,到2017年为止这个现象仍然是这样的。2017年前10个月,美元的占比为87.6%,比2016年高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比2015年高了0.4个百分点。
(二)人民币进入盘整阶段
2017年以来人民币总体上是止跌回升,但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又重回过去单边升值的通道,只是进入了平台整理的阶段,现在在6.50-6.70的区间之内盘整。不论从远期外汇市场,还是从境内外外汇市场的人民币的境内外汇差来看,应该说人民币既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也没有很强的升值预期。
市场在不知不觉中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能力在增强。2017年9月份,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9月初人民币最高升到6.43,但是9月份人民币曾经跌到了6.69。6.43-6.69这样一个区间,人民币调整了3%,这个调整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导致贬值的恐慌。银行虽然远期结售汇是逆差,但是逆差不大,只有55亿美元。这是政策的原因,9月11日当局把远期购汇的20%的外汇提前准备降到了零。虽然远期结售汇仍然是逆差,但是外汇占款是增加的,外汇储备也是增加的。
八、供给侧的新挑战不小
从供给角度看,经济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所决定。
(一)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从年龄结构看,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年抚养比上升成为发展趋势。2012年-2015年,中国16岁-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累计减少约1300万人,抚养比压力从2011年开始逐步上升,这意味着人口数量型红利逐步削弱。从城乡结构看,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减少,超过50%的45岁以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经不再务农,其中2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70%以上已经离开了农村。根据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资料,中国农村有劳动力4.97亿,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8亿人,尚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近几年农民工增速已明显放缓,从2010年5.4%的高点逐年降低至2015年的1.3%。勞动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将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endprint
(二)资本积累效率出现下降
中国边际资本产出比自2007年以来明显上升;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差距自2005年以来不断加大,2015年,前者约为后者的1.86倍。这说明,中国的投资向新增固定资本的转化程度与效率在不断降低,这主要与前期投资规模过高有关。特别是2009年,大量政府主导的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热情,当年投资增速高达33%。在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往往会引导和鼓励对短期内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的投资,使得地方投资过度集中于这些行业。同时,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未来资本形成增速将趋于下降。
(三)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自2008年后也出现明显降低
一方面,从技术创新来看,全球目前比较大的技术变革还没有出现。就中国而言,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仍需时日。另一方面,从制度方面来看,过去体制变革的红利逐步释放,未来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各方力量博弈明显增多,推动各领域实质性改革的阻力不小。同时,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上升,需要更为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目前中国市场化程度已经较过去有较大提升,未来要进一步拓展提升空间,既需要制度的改进,也需要政府自身职能的转变。
十九大关于中国经济的新观点和新判断
党的十九大站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起跑线上对中国经济的全局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严谨的论述,对中国经济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深刻的见解和观点,并对涉及经济发展全局的若干问题做出了新的重大判断。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这一观点是习近平主席总结过去五年工作,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历史进程、全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新的历史方位到来的结论。
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的内涵对做好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而“新时代”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其次,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来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四部分提出了新时代的两大任务: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两项任务可谓伟大光荣,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要完成这两大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在正确认识“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奋斗。
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提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理论创新。1956年,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释“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就是重回党的八大的有关表述。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把什么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对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概括:“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那以后,我们党一再强调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并且都是将其同国情、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讲。
十九大站在新时代的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精辟论述,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同国情问题、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紧密联系的。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也就是说,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拓展。
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endprint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但面对新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供给还有许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成为我国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但是这个变化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因此,应把对最大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与时代同行中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十九大报告论述道“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宏观经济领域,经历了一些新的范畴,首先是2013年提出了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换挡期、发展动能的转换期,以及前期经济政策作用的消化期;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先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紧跟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是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国际国内环境新变化,特别是发展条件新变化做出新的重大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占全球经济比重不断提升。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形成了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体制机制,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储蓄率高的要素“红利”,得以通过国内外需求的持续拉动,得到充分的发挥。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持续低迷,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转弱;二是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变化,过去10年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制造业成本优势快速减弱;三是更多新兴经济体加快了工业化步伐,利用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吸纳制造业投资,加入了世界市场竞争;四是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制造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国内供给侧还不能很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品质服务需求等高端需求,外溢到海外市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到国外采购消费品和优质食品,并到海外留学、旅游、就医等。
上述发展条件的变化,使我国原来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制约。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表述,主要内涵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經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22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质量效益不高、增长动能转弱的问题变得日渐突出。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为目标,更有效地激励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效率提升,提高供给侧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和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二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九大报告在14条基本方略中,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的“和”改为了逗号,现在的表述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一个逗号的修改看起来是很小的改动,但意义重大而深远。这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决心和立场,将对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多年来产业政策和其他宏观、微观政策在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造成了一系列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其结果是产能过剩周而复始、僵尸企业死而不僵、民间投资不断下降。要改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实,根本就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endprint
三是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十九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但十九大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进一步聚焦到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两个方面,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这两个重点是针对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提出的,符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下一步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可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而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源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要触及到根本性的改革,必须建立起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四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加快发展高品质现代服务业,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特别是通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進跨界融合创新,使创新创业形成的燎原之势和新动能,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五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之间协同发展、互相支撑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要强化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更好发挥国家在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成本合理、品种多样的融资服务,特别是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服务;强化人力资本培育,为实体经济升级提供更多具有更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
六是营造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市场经济氛围。微观主体有活力就是要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好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宏观调控有度的核心就是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时要顺应市场规律,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和关系,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