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瞿昙——隐现在岁月深处的佛光

2018-02-06周存云

群文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寺院

周存云

时间沉淀着美好。

在青海之东,奔腾不息的湟水贯穿西宁海东,途经南凉古城时,与引胜河、瞿昙河交汇于岗子沟口,河水在养育了众多村庄的同时,也在长期的浸润中使脚下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母性的慈悲。

沿瞿昙河溯源而上,山势陡峭,峡谷幽深,道路蜿蜒,两岸山坡上农家村舍栉次相连,行至二十多公里处,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突然显现在黄土夯筑的古城堡内。南山积雪终年不化,山下古柏四季常青,牧场田园、风光秀丽,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明代皇家寺院——瞿昙寺,巍然屹立,阅尽尘世六百多年的沧桑。

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存留在岁月深处的便是这块大地上盛开的绚烂花朵,瞿昙寺宛如佛陀手中的莲花,怒放在多少善男信女的心中。是的,多少人在虔诚地朝拜,但也有人在深刻地思考。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自己出生成长的这块土地,竟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当我一点点地不断深入这块土地的更深处时,我的心灵仿佛经历了一次苏醒,因为恍然惊觉感受到这块土地深厚的恩情。

我多次到过瞿昙寺,一次次把探究的目光深入其中,每次都是不断的有新的发现和了解。

瞿昙寺,既是宗教的,也是政治的,最终是文化艺术的。

瞿昙寺是藏传佛教的寺院,但它的建筑风格是汉式的,这在藏传佛教地区是极少见到的。

瞿昙寺的前院宽敞舒适,苍松翠柏间矗立着造型别具一格的左右碑亭,据建筑学家考证,跟北京故宫城墙角楼的建筑风格非常相像。按照汉式的建筑风格,前院应建钟楼和鼓楼,但瞿昙寺为什么打破了这一常规,而别具匠心修建了御碑亭呢?

瞿昙寺的创寺僧人三罗喇嘛,是西藏山南人,他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的传人,为什么一个西藏的僧人在青海东部的偏远之地建立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呢?瞿昙寺又是何时因何缘由从噶玛噶举派的寺院改宗为今天的格鲁派寺院呢?

明太祖朱元璋给寺院赐名,并御赐用纯金的金片对贴而成的瞿昙寺牌匾,至今仍高高悬挂在瞿昙殿前檐,是瞿昙寺现今最为珍贵,价值连城的镇寺之宝。

瞿昙寺的中殿叫宝光殿,是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赐之名,也是永乐皇帝赐建的,宝光殿佛像下面的莲花宝座是云南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寺院还有四座从河南浚县运来的花斑石器物座,这些都是永乐皇帝的御赐之物。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继续扩建瞿昙寺,完成了后钟鼓楼、厢廊、隆国殿等建筑,工程十分浩大。明王朝派御用太监孟继、尚毅等人监工,并在工程竣工后,在隆国殿内供立“皇帝万万岁”牌。次年,明王朝又下令从西宁卫百户通事旗军中调拨五十二名兵士到瞿昙寺巡护寺宇,为什么明王朝对瞿昙寺如此尊崇呢?

在接连不断的疑问中,我们感受到了瞿昙寺的不同寻常。

瞿昙寺的修建绝非偶然。

瞿昙寺内现存的“永乐敕谕碑”,其文字内容说明了创建瞿昙寺的缘起:“刺麻三罗,葳扬佛法,忠顺朝廷,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特赐其所居寺额日瞿昙。”

这与《明史稿》(列传第二百三、西域二)的记载相一致:

初,西宁番僧三刺为书招降罕东诸部,又建佛刹于碾伯南川以居其众。至是来朝贡马请敕护持赐寺额,帝从所请,赐额日瞿昙寺。因立西宁僧纲司以三刺为都纲。

《明史稿》还进一步指出:“罕東卫在赤斤蒙古南,嘉峪关西南,汉敦煌郡地也。洪武二十五年凉国公蓝玉追逃寇祁者孙至罕东地,其部众多窜徙,西宁番僧三刺为书招之,遂相继来归。”这说明三罗喇嘛在当时的罕东各藏族部族中享有很高的声望,罕东诸部民众当时不了解明王朝讨伐征战的内幕,纷纷逃避。三罗喇嘛写信让那些部族安定下来,并归顺明朝,这使明王朝清楚地认识到宗教上层人物在信教群众中所起的社会作用。

瞿昙寺有五通明代御制的碑刻,其文字内容记叙了创建和扩建瞿昙寺的经过,并载明了瞿昙寺的管辖范围。特别是永乐十六年的敕谕碑等于是永乐皇帝向西宁地区下了一道圣旨,它的大体内容是:“皇帝敕谕西宁地面大小官员、军民、著色人等:佛教从西方传入我国,久兴不衰,它以四大皆空为宗,普度众生为心,旨在教化普天下之人以善为本,功德无处不在。为了以佛的教意教化众生强不凌弱、大不欺小,平息争斗之风,现有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班丹藏卜在西宁地区盖起佛堂,朕特赐名宝光,你等要尊崇其教,要让本寺僧人自在修行,为大明王朝祈祷祝福,对本寺的寺产和僧侣不能随意侵占和欺凌,本寺僧人或走或住,顺其自然,不得随意阻拦,应当以兴隆佛教,广大佛法来保一方平安,谁胆敢不尊朕命,不敬三宝,故意生事,沾污佛祖者必罚无赦,故谕。”永乐皇帝的敕谕碑巩固了瞿昙寺在明王朝中的重要地位,也为瞿昙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它真实地存在着,对某一个环节的不断深入,会让我们看清一段历史的轨迹。

瞿昙寺碑匾文字中的记事部分是很有价值的明代历史资料和青海地方志资料,是我们解开瞿昙寺种种谜团,考证瞿昙寺历史不可缺少的金石文献。

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瞿昙寺,封三罗喇嘛为西宁僧纲司都纲,“继将班丹藏卜、索南坚参等亲枝徒僧自幼赴藏学习经典”。这首先确立了三罗喇嘛在西宁卫的宗教领袖地位,也有意培养了其家族的宗教继承人。

三罗喇嘛于1392年创建瞿昙寺,经过明王朝历代皇帝的尊崇与支持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明王朝十六个皇帝中先后有七个皇帝为瞿昙寺赐建寺院,书写御碑牌,赠送大量的珍贵物品,明王朝还多次派太监到瞿昙寺视察,赐给该寺山场、园林、田地,领属十三寺,管辖七条沟,调拨五十二员旗军护寺。

如果说明太祖为瞿昙寺上层在青海的立足奠定了基础,那么明成祖使瞿昙寺上层在经济上享受种种特权,将瞿昙寺上层抬到了更高的地位,明成祖以后的明朝历代皇帝进一步使这种特权得以延伸和发展。

从瞿昙寺的创建经过和明王朝对寺院上层喇嘛大加扶持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瞿昙寺上层依附明王朝的实质。endprint

史书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三罗喇嘛带着弟子和许多贡品,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到当时的京城南京觐见洪武皇帝朱元璋,请求朱元璋为他的寺院赐名,也请求大明王朝支持他的这个寺院。可以想象,会见的过程,两人定是相谈甚欢。雄才伟略的朱元璋一方面要褒扬三罗喇嘛为安定青海做出的贡献,同时他也在中国西北地区找到了一个替明王朝以政教合一的形式统治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他清楚地知道,加强西部边地的统治,建一处寺院胜养十万雄兵,御笔一挥,敕赐瞿昙寺的金字牌匾就高高悬挂在了瞿昙寺殿前。而智慧的三罗喇嘛也深深地知道只有紧紧依附明王朝,得到大力扶持,才能实现他弘扬佛法的宗教事业。

至此,不难理解,为何在藏传佛教地区修建了一座汉式建筑风格的寺院。又缘何在前院打破常规修建御碑亭,因为碑文都是明代的皇帝为瞿昙寺题写的,在后院隆国殿供立皇帝万万岁牌,显示了皇权和威严,同时也是歌颂永乐皇帝尊崇佛教,兴修寺院,弘扬佛法呈现大统天下盛世的功德。

由此可见,瞿昙寺的兴起,其实是明王朝安定边地的战略措施,从瞿昙寺外残留的城墙可以看出,明朝初年的瞿昙寺绝不仅仅是一座佛教寺院,而是明朝的前沿阵地,是西部边陲的战略要地。

瞿昙寺在明朝声势显赫了二百多年,但随着明王朝的衰落,瞿昙寺也同步走向了衰落,到明宪宗成化年间,瞿昙寺不得不由噶玛噶举派的寺院改宗格鲁派。在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白成派大将贺锦率兵西征来到青海,当地的很多藏族部落都没有抵抗,而世受明王朝皇恩的瞿昙寺属民卓仓藏族起兵反抗,受到了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瞿昙寺的属民人口剧减,香火衰落。

清王朝建立后,瞿昙寺上层僧人曾给顺治皇帝写奏章,请求清王朝对瞿昙寺在明代的地位予以认可。

《大清会典》顺治十年阐化王遣索南木比拉习等进贡。

陕西总督奏称:西宁卫瞿昙寺九寺国师,禅师喇嘛进贡,缴明所给诰敕印刮,恳请换给礼部题准瞿昙寺国师公葛丹净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给镀金银印一颗;渣思欢卓儿封为观定广济弘善国师,给慈光普照象牙图章一方,各给诰命敕谕一道。其都总拉思俄卓儿给都总敕谕一道,铜印一颗。(《古今国书集成·边裔典》)

瞿昙寺上层要求承袭明代旧制一事发生在顺治八年,从以上引文中得知,直到顺治十年,陕西总督才把这一要求报告给清世祖,而且清廷礼部是否题准,一直没有下文。而这时清王朝的目光已转向青海后起的塔尔寺、佑宁寺等。这些寺院的宗教上层后来受到清王朝的册封,他们受到很高的礼遇,取代了瞿昙寺上层在明代享有的地位。瞿昙寺失去了清王朝的支持,逐步走向衰败。尤其是雍正年间,青海的蒙古族贵族罗卜藏丹津起兵反叛朝廷,瞿昙寺的僧侣也加入了反叛行列,雍正王朝派大将年羹尧和岳钟琪征讨青海叛军,大战于佑宁寺,瞿昙寺住持阿旺宗泽被擒,并且在兰州关押七年,瞿昙寺的僧兵和卓仓地区的藏兵损失殆尽,使瞿昙寺又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三罗喇嘛曾在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他的佛法知识和修行精神在环湖地区影响很大,在当时的汉族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三罗喇嘛后来率其部族向青海东南部迁徙,他自己在现在瞿昙寺附近的“官隆古洞”继续修炼。

据谢佐先生描述,官隆古洞比一间房子稍大一点儿,坐西面东,洞壁为砂石层,大约为活砂石剥脱,抹以红泥,洞壁间有凹形台龛,可能是供佛之处,出洞门,人在半山中,极目远眺,青山、村落尽在苍茫中。洞周野葱花开,点点红絨;足下峭壁千仞,莫敢俯视。

在中国佛教史上,除修建寺庙塔殿之外,佛教徒们曾利用自然洞窟,稍加雕凿,即成栖身之地,称为佛窟。官隆古洞因是三罗喇嘛的修炼地而出名,作为佛门的历史陈迹,引发我们想象当初三罗喇嘛是怎样在此苦心修行。

瞿昙寺的前院有一些名贵的树种,其中有十三棵菩提树,也叫旃檀树和无忧树,是源于印度的,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在菩提树下,也悟道成佛在菩提树下,最后又涅槃于菩提树下,菩提树就是佛的化身,每一片树叶就是一尊佛像。据说当时瞿昙寺每年都有几次大的宗教活动,如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十五都有隆重的宗教仪轨。寺院举行宗教仪轨的日子,渐次形成了山区群众的集会,俗称赶庙会,四面八方的信徒到该寺进香还愿,倒也香火兴旺。但是我几次与寺院的僧人交流当时寺院举行的大的宗教活动情况时,现今的僧人都不甚清楚。

史书记载,1581年,三世达赖喇嘛与蒙古王爷俺答汗在青海湖仰华寺相会后不久,便风尘仆仆来到瞿昙寺释法布经,他看到寺与村庄相邻,不利僧人习法,建议另辟习法之所,寺院方面欣然接受,经过三十余年筹备,终于在1619年建成了习修法之地——扎西当噶(汉语俗称药草台寺)。从此,扎西当噶成为瞿昙寺的习经学院,全寺僧人均在扎西当噶修习法典。

继三世达赖之后,五世达赖亦亲莅扎西当噶寺讲法,扎西当噶寺的寺规就是由五世达赖亲手草拟撰写的。五世和六世班禅还从遥远的扎什伦布寺寄来了他们的馈赠品。历代达赖和班禅的扶持使扎西当噶佛光四射,声名远扬。僧人在本寺学成后,多进入拉萨三大寺和扎什伦布寺深造,精修苦研显密两宗和瑜伽法理,涌现出不少高僧大德。寺院平时聘请拉卜楞寺活佛高僧来寺讲经释法,创建有长净、安居、解例等三事规范仪则。按月辩经,寺规严格,长期传承,香火不衰,而瞿昙寺逐步演变为卓仓部落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因此,当时瞿昙寺和扎西当噶寺名称虽异实为一体,不分彼此。

但值得一提的是瞿昙寺隆国殿内有一棵裹着绫绸,挂满荷包、童鞋的“珍珠树”,其实“珍珠树”是旃檀树,顶端罩有铜帽,中间镶有沉香木一尺二寸,上有铜牌一块,镌有“大明宣德年施”字样。这株旃檀树被后来的善男信女们奉为神树,成了向神明祈求儿女的地方,但其中的缘由至今仍不甚了然。

瞿昙寺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的明代汉式建筑。虽然历朝历代对瞿昙寺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重建与维修,但仍然保留了这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1982年瞿昙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多次投资,本着以旧修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以维修和保护,使瞿昙寺再现了古朴、陈旧的原貌。endprint

瞿昙河两岸的村庄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雨后春笋般矗立的砖混结构的小楼正在取代用朴实的泥土夯筑的庄廓院,而田野里生长的麦子和油菜花依旧用它们鲜明的色彩装饰着大地,随地势起伏,色调明暗变化,层次丰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

瞿昙河两岸的风光是美丽的,但更美的是瞿昙寺百年不变的古朴风貌,展现出一段原汁原味的旧时光,在你不断深入的关注中那种暗暗传递的美,如大地上飘荡的花香,逐渐浓郁,直抵你的内心。

瞿昙寺的后院是以北京故宫为蓝本的汉式宫廷式的建筑群,整组建筑完全采用了当时北京故宫建筑的最新设计。后殿隆国殿是整个瞿昙寺建筑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殿宇,屹立在全寺最高处的一个宽大的台基上,前面伸出月台一方,月台左右各设踏跺九级,四面绕以红砂石栏杆。建筑学家说那石栏杆“望柱头雕作宝珠,扶手下面雕荷叶净瓶,栏板部分仅浅雕海棠池子,不雕花饰,望柱和栏板比例拙壮,雄浑庄重”。又说隆国殿的四抹隔扇上木雕的“簇六雪花纹透剔玲珑,十分精细;裙板部分剔地起雕三幅云,婉转丰满,朴素大方”。在谈到这一建筑艺术的渊源时,认为“这一组隔扇与北京明长陵陵恩殿的外檐装修,在形制和权衡比例上可谓同出一范,但是雕作工艺比长陵大殿的装修更加精致,而与北京明正统智化寺如来殿的隔扇可相媲美,是明代小本作中的杰作”。建筑学家们对瞿昙寺的建筑艺术给予很高的评价。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君奇先生是古建筑专家,曾参与瞿昙寺的维修工作。他说,瞿昙寺院内最宏伟的建筑隆国殿及两侧抄手斜廊,就是依照故宫太和殿的前身明代的奉天殿为蓝本建成的,而隆国殿左右对称的大钟楼大鼓楼,则是依照奉天殿两侧的文昌阁和武昌阁(清代的体仁阁和弘义阁)建造的,“它们无论从土木结构、斗拱形制,还是四抹隔扇上的‘簇六雪花纹、枋头‘霸王拳、屋顶吻兽小跑、平座滴珠板、鼓镜柱础,均与故宫建筑一致无二”。高大雄伟的隆国殿矗立在红砂雕刻的高2.3米的塔垛之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蔚为壮观,充分显示了皇家建筑的雄伟气魄。

古代高明的建筑学家们绝妙地利用了当时的地形特征,在“瞿昙池”上建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隆国殿,那瞿昙池上面又盖了“泉神堂”。真是寺内有殿,殿内有堂,僧人们从瞿昙池取“净水”供佛,被传为美谈。距今六百多年而殿宇地基无损,不得不惊叹于建筑构思之奇巧,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隆国殿内有一尊石雕,象背鞍炉上托起石雕的叠云,云间架起一面真鼓,俗称这件艺术品为象背云鼓。

象背云鼓的制作者将鼓的实用性和工艺美术,以及佛教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卧象之下雕有须弥座,使整个工艺品置地平稳。卧象背部雕了香炉,香烟缭绕,云烟呈月牙形,正好安放一面真鼓。整个构思富有浪漫色彩而又具备了艺术创造的合理性。

瞿昙寺的建筑中体现了高超的木刻砖雕技艺。木刻中的隔扇、裙板,有的剔透玲珑,有的丰满大方,千姿百态,叫人赞叹不已。砖雕将大自然中引人喜爱的动植物、山石云彩等经过艺术加工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瞿昙寺不仅建筑年代久远而且包罗万象,宫式建筑与地方手法交相辉映,它的建筑、石雕、木刻、板画砖雕、瓦当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以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被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国宝中之国宝”。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瞿昙寺这座曾在青海显赫一时的古刹,随着时间的流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它那辉煌无比的建筑丰碑、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使瞿昙寺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光芒耀眼。

十一

瞿昙寺还有精美的壁画,主要分布在殿堂和回廊里面,在72间回廊里面以前有58间壁画,现残存的只有28间400平方米,其中明代壁画10间、清代壁画18间。明代壁画属宫廷画师所画,清代为民间画工所为,瞿昙寺壁画都是以天然石色为颜料,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但依然清晰可见,鲜艳夺目。

这些壁画构思奇巧,技法纯熟,形象逼真,其中的一些画面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瞿昙寺地区的人文历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画面中的亭台楼阁、山水云石、奇花异草、人物服饰、车舆仪仗等,很值得美术考古专家去研究和考察。特别是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有山水、花鸟、人物等,不仅内容有佛教故事、世俗生活场景等,而且壁画的技法、线条、色彩等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瞿昙寺隆国殿里南、西、北三面的壁画极为珍貴,这些壁画最大的高5.8米、宽6米,像这种高峰贴金式的壁画极为罕见,为艺术之珍品。

瞿昙寺壁画是甘肃敦煌壁画的一个补充和延伸,敦煌壁画是从北魏年间到隋唐、宋元时期。瞿昙寺是明清时期的壁画,正好填补了敦煌壁画的空白。

除了壁画外,殿堂内外还有不少的装饰画布满殿宇大小墙面和木隔板上,丰富而精美,使这座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至今还有不少画家去研究这些造型、线条和色彩,探究艺术的奥秘或真谛。

十二

瞿昙寺现存的匾额有十块,其中明代的七块,清代的三块。从最早的明洪武二十六年所立金书“瞿昙寺”横匾到最晚的清同治元年立的“告往知来”横匾,经历了两个朝代共469年。

这十块匾额不仅为研究瞿昙寺历史提供了资料,从文化积累的意义上讲,它也很有价值。匾额题字出自明清两代书法家之手,那些字有的端庄、有的苍劲、有的深厚、有的秀丽,代表了各个时期不同的书法风格。就书法艺术而论,其佼佼者要属明代万历年间的“独尊”匾了,这块牌匾是明朝万历年间西宁屯兵解梁李本盛书赠瞿昙寺的,“独尊”二字字体苍劲有力,雄厚端庄。这块匾已收录于《中国名匾录》一书,这是极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保存价值的珍贵文物。

瞿昙寺保存完好的五通明代御制碑刻,其中永乐年间立了三通,洪熙元年一通,宣德二年一通。这五通明碑不但为研究历史、地方志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而且碑文的书法艺术水平也很高。其中尤以两座碑亭中的碑文,洪熙元年和宣德二年,从1425年至1427年,相距只有两年,两通碑文当为一人所书写,字体端庄秀丽,为楷书中的杰作。endprint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些匾额和碑刻的文字又可当作艺术珍品来欣赏,而且也展示了一个阶段我国书法发展变化的脉络轨迹。

在瞿昙,不说文化就没有真正了解瞿昙,就没有抵达它的核心。

十三

2007年,我即将离开乐都之际,因工作原因,接待了一批国际友人,陪同他们到瞿昙寺游玩,他们对瞿昙寺精美绝伦的文化艺术赞不绝口的同时,突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古建筑在历史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什么瞿昙寺却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当时,我不加思索地告诉他们,因为这块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上苍格外垂爱,留下了这样一笔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也许就是佛教所讲的因缘吧。实际上瞿昙寺曾是作为粮仓而免遭毁损的。

瞿昙寺的庭院一如往常笼罩在一片肃穆中,掩映在丁香树枝下的桑炉里,柏香正漫长地煨燃着,一袭轻盈的薄烟浮游于枝丫间将大地深处的气息带到了时间面前,岁月如此沉静幽深。不经意间,我想起谢佐先生,这位出生于瞿昙寺边的村子,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家乡的青海著名藏学专家,他是第一位全面系统研究瞿昙寺的学者,曾在1982年出版了具有很强史料价值的专著《瞿昙寺》。还有瞿昙寺文物管理所的原所长李素成先生,也是多年来潜心研究瞿昙寺的历史,我与他有过多次交流,也有幸获得他搜集整理的瞿昙寺解说词。谢佐、李素成、张君奇等都是引领我们走进瞿昙寺、了解瞿昙寺的掌灯人,他们与现存寺内的皇帝敕谕碑一起唤醒了那些沉睡于历史深处的往事,鲜活于我们的眼前,令人眼睛湿润,情绪荡漾。

瞿昙寺是幸运的,当它历经沧桑,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获得人们美的永恒的记忆时,我与谢佐先生、李素成先生一样内心是自豪而富足的。

十四

每个寺院都有它的特点,瞿昙寺以它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建筑、珍贵的文物、精美的壁画驰名中外。

瞿昙寺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曾经的显赫已成为遥远的回忆,而唯有那些无言的建筑及其装饰包括壁画、彩绘、石雕等,经过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使它显得更加厚重和深刻,它融合了汉藏两种文化,是一座历史文物与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为一体的辉煌的殿堂。

十五

一个秋日的午后,当我又一次走出瞿昙寺的山门,在回首一望的刹那,突然萌发了登上罗汉山的念头。我从寺院南侧沿着上山的便道来到了罗汉山顶,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空中不见一丝云彩,整个天空蓝得一尘不染,真是无极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放眼望去,瞿昙寺在密集的民居间显得格外醒目,寺院的整个建筑尽收眼底,从山门到隆国殿层层叠叠,气势恢宏。对面的凤凰山是寺院的朝案之山,风水上称为“案山如几,朝山如臣”,它以凤凰单展翅传语乡里,瞿昙河在寺前缓缓流过,像一条环绕的金带。李素成先生的解说词曾详细地描述过瞿昙寺的风水地理,瞿昙寺的金刚殿是前院通向中院的通道,在寺院建筑美学上又把金刚殿称为过白。他说,金刚殿的前后两道门好像两面镜子,透过镜子可以把寺院的风水看得一清二楚。

传说,当时三罗喇嘛沿拉脊山脉一路向东云游,有一天来到乐都南川地区的罗汉山下,看见一眼清泉,泉水清澈透底甘甜清香,他饮水解渴后上马而行,走到半路发现手里的马鞭不见了,想起可能遗忘在泉边,打马回转到泉边来找寻时,发现马鞭子变成一棵珍珠树长在泉边。三罗喇嘛看到这种景象觉得非常奇异,再看这里的地理风貌,山水环绕,景物天成,是一块建寺院的圣地。

《西宁府续志》“山川”条载瞿昙寺名泉“瞿昙池”。

“瞿昙池——在瞿昙寺永乐殿内,相传西域喇嘛由海心山率徒至斯池,饮马遗其鞭,番僧三刺建刹焉。”

这里所说的“永乐殿”就是“隆国殿”,番僧三刺就是三罗喇嘛。传说与《西宁府续志》所载略同。

几百年前,这里是大片的原始森林,据说隆国殿的梁柱都是就地取材而建的,它们都是合抱之木,可以想见当初这里是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瞿昙寺由最初的瞿昙殿逐渐扩建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整整经历了五代皇帝三十六年时间,建筑年代之长,工程之浩大,实属罕见。瞿昙寺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带着时光的印记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绽放出迷人的光彩。我细细地端详着,感觉一种深厚的气息隐隐传来,如一缕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轻烟飘散开来,试图告诉我一些什么。

十六

罗汉山上的植被有了明显的改观,移栽的雪松已有三米多高,整座山坡郁郁葱葱,使人想起这里曾经广阔的林野,而山下的树木多为杨树、榆树和一些果树,它们掩映着村庄的青堂瓦舍,色彩深绿灰绿金黄深褐各不相同,就是杨树也是黄绿相间,分布并不均衡,感觉到秋天正一步步地走向时光的深处。通向斜沟和药草台两个方向的公路在阳光下像两条白色的飘带,瞿昙河从大南山蜿蜒而来,忽隐忽现,树木合抱着田野,掩映著农舍,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也许是地势渐高和杨树树种单一的原因,通往这两个方向的树木叶子已全染黄了,带着些微凉气的河谷风偶尔吹过,这些树木又似乎是金色的流水哗哗地波动着,而实际上我只能看到它们波动的枝叶,听不到声音的,我是从身边的树木在风中摇动时的声响而产生的联想,一些金黄的叶子开始凋落。

刚刚竣工的瞿昙河大桥巍然屹立,横跨瞿昙河东西两岸,新建的寺院广场和水系景观展现出古镇的新颜,在寺院南侧和北侧更远些的地方,民俗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等项目正在开工建设,给这块沉寂的土地增添了许多活力。望着林立的塔吊,我在想六百多年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偏僻山区,是如何修建起这样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的寺院的。

瞿昙寺前院左右御碑亭的两通碑均为红砂石雕刻而成,红砂石取材于距离瞿昙寺32公里的乐都中坝乡,我曾多次观赏过这两通碑,它们由碑冠、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整块石料,碑身和碑座各自重15吨。六百多年前没有起载这么重的运输工具,这些石料都是在寒冬腊月路上泼水结冰后用木头滑过来的,32公里的路途整整滑了三年时间。石料运来制作完备后,工匠们为如何把碑立起来想尽了办法。传说,有一天晚上,一个工匠做了个梦,梦见从寺院后面的山上下来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工匠认为这是个世外高人,就非常恭敬地请教老者:“请问尊敬的老者,这通碑怎样才能立起来?”这位老者毫无表情地说:“我已经是土壅到脖子上快要死的人了,我什么都不知道。”说完他就不见了。这名工匠早上醒来想起梦中老者的话,他认为这是在点化他,突然顿悟,如果用土把碑座屯起来,然后在土堆上把碑身用木头滚上去,这碑不就立起来了吗?据说瞿昙寺隆国殿的大梁和安装后钟楼上的大青铜钟时一样都是用土垫托上去的。endprint

今天,当我们面对瞿昙寺这座辉煌的建筑时,不断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同时也让我们想起那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

十七

瞿昙寺的后钟楼修得巍峨壮丽,楼梯盘旋而上,窗隔游廊,布局奇巧,楼内悬起满间一口青铜铸就的巨钟,重有一吨,是宣德皇帝御赐,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传说当年挂起铜钟后,铸钟的工匠说,他要试试钟声最远能传到哪里,他对寺院的僧侣们说,你们先不要着急敲钟,我向南走到什么地方能听到钟声,钟声就会传到什么地方,然后他骑马从瞿昙寺出发向着那终年积雪的南山走去,他走了三十多里,来到乐都与化隆交界的克欠山口,这时寺院里的僧侣们等得不耐烦了,就敲响了钟,大钟的声音高亢洪亮,吓惊了工匠所骑之马,工匠从马上摔了下来,他非常惋惜,怨僧侣们钟敲得太早了,如果再敲晚点,他会走得更远,钟声也会传得更远。从此,钟声就只能传到克欠山口。“克欠”一词是当地方言,是“十分遗憾”的意思。瞿昙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瞿昙钟响,巴燕马惊”,形象地说明了当地群众对这口青铜巨钟最好的赞誉。

越过克欠山口便是化隆县巴燕镇的地界,沿山坡有天然的牧场,马的性子警觉,在吃草时也不忘竖着耳朵捕捉四周的动静,可以想象,在暖暖的阳光下,马群安详地咀嚼着碧绿的青草时,瞿昙寺的钟声传过克欠山口随风飘荡而来,使它们受到惊吓而突然跑动,之后又停住脚步寻找声音的所在。

但这口钟在1958年遭到破坏,有人要把它拿下来去炼铜,由于钟太沉,拿不下来,就组织人想把钟砸碎,结果费了很大的劲,只把钟的顶部砸出了一个洞,钟的音质全给破坏了。现今不要说钟声传出几十里,在几十米外的山门前也听不到它的声音,从此,这口威名远扬的钟就永远地沉寂了,但作为一件珍贵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了。当地人对这口钟非常崇拜,说年老体弱的、身体多病的、小孩夜闹啼哭的,在这钟下转一圈,金钟罩身会保佑一生平安。

十八

自佛教传入我国,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瞿昙寺的大钟穿越几百年的钟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也引发了我对古代科技的无限遐想。我曾查阅过相关资料,古法铸钟有着非常严谨的制作流程:第一步,粗选优质松土和上好原材料。第二步,將松土碾碎,用筛子过滤后加水搅拌到一定湿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据模子的大小来定。第三步,做模型,将调好的泥手工堆积成型,晾干。第四步,套模型,因为模型有内外两层,将内外模型分隔并套在一起,中间可用细沙子做成隔离。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结实。第六步,冶炼浇铸成型。六道工序延续千年,选材原始,秘方配制,程序严谨,形成了制作流程环环相扣、产品造型庄重典雅、结构完美独特的品位和风格。

别看铸钟的工序只有六道,但时间、火候、合金比率成分、形状设计等都影响到钟的声音和质量。我国古钟的基本形状是钟身高与口径之比在1:0.7左右。《周礼·考工记》“六齐”还明确指出合金配比“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意思是说铸造钟鼎的铜和锡之比为5:1或6:1,其锡含量占14%-16.7%,就使钟声强度、韧度适度,可以保持钟声振动的持续性。通过物理分析,钟声产生于撞钟引起的振动,而钟声的强弱高低、音色主要取决于钟体形状和材质。

铸造一口钟,最要紧的是有悠扬的声音,音色的好坏直接体现匠人的制作水平。瞿昙寺大钟上端闭塞下端钟口开放,钟身长2.2米,口宽1.4米,钟身高度与口径之比为1:0.64。当撞击时,引起钟声振动,使各分音的频率恰当,产生拍频现象,由此可见古人铸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铜钟荟萃了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精华,代表了当时的铸造、声学、乐律学、力学等高超技术水平,更是研究我国传统科技的宝贵实物。

十九

从举世瞩目的战国编钟到瞿昙寺大钟,时光走过了两千多年,而铸钟工艺更是炉火纯青。据初步统计,我国现存的“千斤钟”以上古代大铜钟有155口,青海有1口,但是否就是瞿昙寺大钟还需考证。

瞿昙寺大钟的声音究竟能传出多远,今天再也无法验证了,但我相信这位铸钟的师傅必定是一位优秀的能工巧匠,大钟铸造成功时,他对自己的这件作品定会有一种更大的期待,在不断铸造的过程中,他已深谙铸钟之道,所积累的经验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那日,他从瞿昙寺出发时,他有足够的自信,相信他铸造的大钟,其声音深沉而洪亮,定会传向比巴燕镇那片牧场更远的地方,但突然敲响的钟,使一切就此而止,让大钟的声音永远停留在了克欠山口,当时他的心里充满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其实我无法准确地猜测这个工匠几百年前的心思,但我坚信,每一口经他铸造的大钟,都带着他生命的呼吸和手掌的体温,他一定心思纯朴,心无旁骛地只想铸造出一口更完美的钟,他在严谨的工序中专注于如何更好地把握一切可能影响的因素,所以形成了专业的较高水准。但他不知道,几百年以后,会有人反复端详着他的作品,想象着他当时的心思,并为他的作品遭到毁坏而深深地惋惜。

名刹宝寺皆有钟,当暮霭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与僧人诵经声融为一体时,增添了莲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气氛。

二十

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四月十二日三罗喇嘛圆寂后,他的遗体被寺院的僧人们用药泥抹为佛身,置玻璃神龛内,供在瞿昙寺隆国殿中,这位名僧的遗体保存了五百多年,在佛教徒中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传闻,或说那脸上常常渗出油渍,或说那身上存在微温。他的遗体在1958年遭到毁坏,去向不明。但我无限惊奇于古人是怎样掌握这种技术使人的遗体得以保存完好几百年,古代藏医学的先进技术再次向我们证明了智慧的力量。

人类智力发展过程艰难曲折,在对瞿昙寺不断深入了解中,我看到了宗教和科技共生共存的阶段,它们彼此牵连不可分割。

瞿昙寺因清泉池选址的传说后面是拔地而起的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

瞿昙钟声的传说后面是古人精湛的铸钟工艺。

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怀特海,他认为影响人类最大的力量就是宗教与科学。endprint

科学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的生產力,提供更多物质产品,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宗教关注内在、主观的心灵世界,把以精神上摆脱自身的有限性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作为它的目的。它以对无限绝对的神的信仰为基础,诉诸于人的直觉和顿悟。宗教的核心是信仰,信仰也是人在各种困难、灾难、无望面前尚能坚持活下去的支柱,这是宗教的力量所在,通过宗教生活,人们可以在对神的信仰和追求中摆脱各种烦恼恐惧和痛苦,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与大自然的强大威力,许多自然现象人类无法认识其本质,由此产生了对自然界的恐惧与崇拜。面对无法解释的诡异的自然现象,人类只好把此归结为神秘力量的存在,并通过对神灵的恭顺来求得庇护。

人在面对茫茫的宇宙和深远的天空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同样,也不得不承认在自身之外还有许多所不能够知道的东西。因此,当科学还未能完全地揭开世界的面纱时,人们便对这些未知的事物怀着默默的敬畏。

信教徒们坚信瞿昙寺的种种传说,坚信某种神奇力量的真实存在,信徒们点一盏灯,虔心拜佛,表达一个生命对精神母体的忠诚,有时,也会祈求一个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因为他们深信神明的力量,深信出生与死亡都是一场轮回,他们坚信神一定会在某刻看见他的虔诚,每个心有敬畏的人,眼睛里都能望见那个终要抵达的远方。

我突然觉得,若没有专注,又何来远方?

二十一

坐在山顶上视野开阔,适合于放飞想象。四周静默,天地无言,置身宁静,总会有一些飘忽的念头突然出现,但它们稍纵即逝,令人无法把握。我不经意地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属于私人记忆,属于一个青春少年的生活片段,在生命的长河中,是容易被忽略的,但它还是在多年后的这样一个秋日的午后,被我清晰地记起,它被回忆是因为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在许多细碎的片段中被串联起来,成为对一个地区或一座建筑的最初到如今的认识过程。

那是1984年,我在乐都师范上学期间,学校组织的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徒步二十多公里来到了瞿昙寺,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久负盛名的寺院。当时我对它一无所知,只记得瞿昙寺护法殿的门额板上画着倒挂的熊皮、人皮和虎皮,门框上画着人头骷髅,平添了几分神秘,据说以前这里有三张人皮,里面阴森恐怖,让人心生敬畏。在寺院转了一圈也没有更多的兴趣,便和几个同学走出寺院来到了罗汉山顶,当时,我们也是坐在山顶上放眼远望。现在想想那时因为无知,竟然对它没有留下什么其他的印象。

我回想着人涉世之初的种种细节,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按照当时学校毕业分配就近上山的原则,十有八九毕业后要到这里开始我的教学生涯,因为我家就在瞿昙河沟口。当时,我望着远山的苍茫,对那不能把握的未来产生了一种少年的惆怅。年少时,我们的记忆是纯粹的,收集着无数平凡和美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只关注那些所谓重要的事物。但无论怎样,记忆总会在我们心里刻下深深浅浅的凹痕,通过回忆,我们回到过去,通过停留,我们充分地感受现在,生命也许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有各种可能的方向。

瞿昙寺的上空不时有鸟群飞过,也有鸟儿在瞿昙寺停留,它们落在屋檐或者树枝上,在煨桑的香炉前发现了被遗落的粮食,趁无人时,它们飞落在地面啄食,当有人走近时又疾速飞走停留在屋顶或枝头,有时它们也会飞到更远的一些地方,它们是怎样看待出现在它们生活中并日益熟悉的一座寺院,我不得而知。动物的记忆是碎片化的,但它们有了这儿能找到食物的记忆,仍不时会回到这里。

而人的经验是可以串成链条的。我从第一次走进瞿昙寺至今已三十多年了,尽管我并没有到瞿昙工作,但其间,我无数次到过这里,每次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感受,瞿昙寺就像一本深厚的典籍,需要我们专注而深入地研读。回想着瞿昙寺的种种传说,我恍然觉得远逝的历史已悄然从遥远时光的隐秘处一步步地来到我的眼前,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时间的长河中,生命只是一个停顿,一切的意义都只在它发生的那一刻。

历史的原貌总是能激发我们的想象,穿过时空长长的隧道,我们仍然能够连接起历史变迁的过程,以我们更为丰富的想象,触摸到它从岁月深处传递的温度。

瞿昙寺,不经意间就成了这块地方的精神高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寺院
拉卜楞
寺院财产归属问题的法律思考
京都佛教会反对“无现金支付香火钱”
寺院/豹子
宽恕
拜佛
灵隐寺不遇
寺院 朝阙圣光
沐浴在寺院的阳光里
悟道